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登录
琵琶与乐队《新翻羽调绿腰》方锦龙琵琶演奏
华音网
方锦龙琵琶与乐队 《新翻羽调绿腰》
演奏者:方锦龙
作曲:杨洁明
改编/编曲:张式业
演奏家方锦龙

中国国乐艺术家、当代五弦琵琶代表人物,方锦龙立足国乐、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承传,被誉为“以无法为有法,惟独秀于诸家”的民族音乐家,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望者。从艺以来,他出访了近五十个国家:在芬兰“赫尔辛基世界艺术节”、日本 “丝绸之路音乐会”、“奥地利传统音乐节”、“法兰西中国年”、“俄罗斯中国年”、“挪威中国节”、“财富”全球论坛等国际艺术交流中展示了中国音乐。成功地进行了五弦琵琶的改良,在理论和演奏技法上都有独树一帜的创新,取得了“盘龙琴轴”实用新型等设计专利。近年来多次受邀在各大电视台及高校举办国乐讲座,如广东卫视《国乐大典》、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等,成了“国乐网红”,

近年来,方锦龙在国内首个大型民族音乐真人秀节目《国乐大典》中担任推广大使和鉴赏团嘉宾,这其中一段8分钟的短视频在网络热播,点击量过亿;此外,在央视《经典咏流传》、《欢乐中国人》,以及《邻家诗话》等节目中展示了国乐的魅力,激发了不计其数的青少年重新认识国乐、热爱国乐的热情。其演讲《我的国,我的乐》--方锦龙国乐聆享会,也获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观众的好评。期间,《方锦龙国乐》世界巡演在中外各大城市、包括大阪、京都、悉尼、奥克兰等地举行。

乐曲《新翻羽调绿腰》

杨洁明根据唐诗中关于《绿腰》的描述而创作,乐曲清丽委婉,优美流畅颇具古风

《绿腰》为唐代著名歌舞大曲,属“软舞”类。据传唐贞元年间,乐乙进新曲。青乐清丽委婉,德宗十分喜爱,但又嫌其太长,命乐乙录其紧要精彩处演奏,故称《录要》,后亦称《绿腰》、《六么》,现已失传。1982年底陕西省歌舞团创作大型歌舞《仿唐乐舞》时,杨洁明根据唐诗中关于《绿腰》的描述而创作。

全曲有五个段落,结构上又可分为类似唐大曲的三个部分:散序(①散序多拢捻);中序(②轻盈绿腰舞;8慢态不能穷;④婉如游龙举);破(⑤繁姿曲向终)。五段小标题除第一段取自元稹《琵琶歌》外,其余皆取自李群玉诗《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乐曲以变奏和展衍相结合的手法写成。

第一段为自由舒展的散板,节奏由慢而快,具有“散序”的特点。二、三、四段为“中序”,即乐曲主体。其中第二段是主题的呈示,节奏平稳,音调带有江南风格,轻歌曼舞,柔美抒情,表现了舞女轻盈的舞姿;第三段渐快,对比强烈,掂分指法的运用与西域异族音调的融入,使音乐十分丰富生动,展现了变化万千的优美舞姿;第四段用勾轮、摇指等手法奏出,表现舞女穿行时翩若惊鸿,宛如游龙的情景。第五段为全曲的高潮“破”,也称“花十八”,主题作了较大的变动并加花演奏,音乐在琵琶宽广的音区中跌宕起伏,由慢渐快,强烈的扫拂指法,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及节拍的灵活变换,把全曲推向高潮。

全曲以羽调式为中心,并运用了清乐、雅乐及燕乐的音阶特点。此曲在1983年亚洲第六届音乐论坛上被评为优秀节目,并在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民族器乐)评奖中获二等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