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竹笛源流
赵松庭 华音网 2023-03-01

现在有些外国人,如日本的林谦三,他写了一本《东亚乐器考》说:中国笛子是从印度或西域传入的。我们中国人也有许多是这样说的,如明朝的朱载堉,这位平均律的创始人也认为横吹的笛子,是张骞出使西域后传入中原的。请参看有关竹笛源流的历代文献摘录,上面记载的真是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只有三种比较重要的见解:(一)笛自古已有,但“笛”字“不经见故”。就是说,笛子这个名词古书上没有。古书上的“笛”就是“篴”。“篴”“笛”音义并同。“篴”是雅乐,是竖吹的,不是今天的横笛。(二)“近世长笛从羌起”(马融《长笛赋》)。但羌笛是竖吹还是横吹的呢?尚争论不休。羌笛到底有几个孔?有的说二个、三个,有的说四个、五个。羌是四川省的一个少数民族,它与印度及西域有什么关系呢?在汉朝时,四川省属于西域,匈奴、羯、羌、鲜卑都属于西域,张骞都到过这些地方,也会将羌笛带到中原。那么是否在这以前,中原就没有竹笛呢?总的说,第二种见解的本身还非常含糊。(三)汉武帝时,丘仲作笛。这种说法也非常含糊。是丘仲将羌笛改革成长笛呢?还是将雅笛改成适合汉代的雅乐器?或者说是他将笛子创制出来?

以上三种说法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70年代,也就是最近几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两根竹制的横吹的笛子,有五个音孔。七声音阶完整,小巧玲珑,制作考究,这证明了在离开汉朝尚有三四百年的战国时代,我国就已有了横吹的竹笛。凭这一点,就足以把前面说的第二第三两种见解全部否定了,而且也把古代笛子只有竖吹的论点推翻了。横吹的笛子,我国自古已有,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千年。最近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一批文物,其中有四五十根骨制的笛子,我和吕骥同志一起观察了这批文物,并进行了照相和录音。它们中大多数的形制为手指一般粗细和长短,横开二个音孔,或三个音孔,这个形制和今天流行的口笛基本一样。因此,我曾对青年笛子演奏家俞逊发等说:“你们不要认为口笛是你们的创造,它早在七千年前就已经有了。不过你们是有贡献的,这贡献在于发音规范化,使它能演奏出美妙的旋律。”另外,还有一根非常宝贵的骨笛,中指般粗细,十厘米左右长,开有一个横吹的吹孔以及六个音孔,这简直是今天的六孔竹笛的缩影。这些珍贵文物的发现,使我们可以大胆地、有根据地说:笛子不但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而且是所有管乐器的鼻祖。任何事物都是从简单开始,然后向复杂发展。乐器的形成,必然与社会生活有关,它们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靠野兽的肉为主要生活资料,在吃肉吸髓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了骨头管子能发出好听的声音,于是就发明了骨制的笛子,这是最原始的乐器,也是最起码的、最古老的乐器。至于琴、钟等乐器,那是很久以后才制造出来的,比起骨笛来,要相差一个时代了。这些原始的管乐器,逐渐地向横的和纵的两个方面发展,先有一根,然后向横发展成二根三根,就变成了籥,也就是排箫。再进一步发展成了簧管耦合,形成了笙、篪、竽、管等乐器。向纵的方面发展就成了长长短短、大大小小、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笛子。到了汉晋时期,就有了长达三尺二寸的长笛,晋书中有列和(笛子演奏家)的一段话:“每合乐时,随声之清浊,用笛有长有短,假令声浊者用三尺二笛,因名曰此三尺二调也。声浊者,用二尺九笛,因名曰此二尺九调,汉魏相传,施行皆然……”说明了这时候已经有了长短不同的笛子。我们知道,中国的律学理论是很完善的,缺点是理论和实际往往脱节。三分损益律的理论,首先从管的长度开始实践,所谓黄钟长九寸,三分损一得六寸,为林钟,三分益一得八寸,为太簇……这种求律的理论应用到笛子上来,就产生了十二律笛。汉晋时期的蔡邕、荀勖、梁武帝等人,都曾制作了十二律笛。一根笛子一个律,这比起列和的以声的清浊定调,当然要完善得多。不过这种以律制笛的方法,往往会有脱离实际、走向繁琐哲学的倾向。因此,列和曾讥讽为“知昔日之作不可吹也”。隋朝后,为了解决十二律笛的过于繁琐,因此,就有了能演奏半音阶的笛子,相当于现代的十孔笛或十一孔笛。唐朝的吕才制成了“尺八”竖吹,在当时颇为流行,曾随着唐朝的雅乐流传到了日本,前几年日本还到中国来定制尺八三万支,说明他们至今还非常喜爱。唐朝的刘系,制作了七星管,蒙膜助声,这恐怕是记载笛子贴膜的最早文献。那么唐朝以前的笛子是否贴膜呢?这个问题还值得研究。有许多古书上说:有些人能将笛子吹破,如晋朝桓伊的一个部下,由于心情激动,一连吹破了三根笛子,最后只好用猪脚笛给他吹,才算把曲子吹下来。我想这种描写,很可能是演奏者把笛膜吹破,而不是把笛子吹破,把笛子吹破是不可能的,也许是记载者故意夸张,也许是记载者不知道笛子是贴膜的。如果是这样,那么竹笛贴膜的时代要比唐朝更早一些。这时候已经有了“顺笛”,笛子里塞一块木头,一吹就会响,这种笛子在我国是儿童作为玩具用的,而在世界各地却很流行,如法国笛、印度竖笛、巴基斯坦竖笛等,都属于这种形制。另外,还有手笛,长九寸,类似今天的高音笛。更有趣的是一种叉手笛,据宋史记载“……此笛足以协十二旋相为宫,亦可通八十四调,其制如雅笛而小,长九寸与黄钟管等。其窍有六,左四右二,乐人执持,两手相交有拱揖之状,请名曰拱辰管。”这种笛类似今天的大口笛,我曾试制了几支大口笛,的确很有特点,音域宽,变化非常复杂。因为它把开管和闭管混合起来了,因此,振动的规律很难掌握。大家如果有兴趣不妨试一试,找找规律,看有没有发展前途。以上说的许多笛子都是向纵的方面发展的结果。

到了元朝以后,竹笛的形制就和现在的六孔竹笛完全一样了。由于戏曲盛行,竹笛的名称,随着它伴奏的剧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梆笛,伴奏梆子戏;一类是曲笛,伴奏昆曲,乱弹等剧种。这种称呼,其实就是列和的“三尺二调”“二尺九调”的再版。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名词也需要改一改了,到底应该怎样称呼才好,请大家讨论。

以上谈的是关于竹笛的源流问题,我的结论是这样的:

早在七千年前,我国就已经有了如同今天的六孔笛形制的笛子,但是这种笛子是用骨头制成的。什么时候开始有竹制的笛子呢?随县的出土文物(二根竹制的横吹笛子)证明竹笛绝非外来,而是我国自古已有。按照推理,我国最迟在黄帝时代(公元前2400年)已有了竹制的笛子,这种推理的根据有三:

1.古代的传说,如《吕氏春秋》《玉海》等文献,都载有黄帝命伶伦伐昆仑之竹为笛的传说。

2.在黄帝时代,黄河流域生长有大量的竹子,竹子是当时人民的重要生活资料(据气象学家竺可祯的研究)。

3.我国古代的管乐器,笙、箫、管、篪、籥、竽、埙、篴,几乎全部是用竹子制成的。

还有一个问题附带地讲一讲:

一直以来,箫和笛这两个概念,总是混淆不清。我的家乡都把我说成是“吹箫儿的”,上次河南吹打班来京表演,节目中有一个“闷笛独奏”,我没有听过什么“闷笛”,一看了才知道是管子,是加上簧片发声的。他们告诉我说,在河南一带,管子叫笛,唢呐叫箫。说实在的,箫和笛这两个概念已经争论了两千年了。究竟什么叫箫,什么叫笛?我们应该用科学的办法把它弄清楚。应该说我国音乐史上,对乐器分类是不科学的,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的分类不能从本质上说明问题。近代的乐器分类采用体、皮、气、弦的分类法,是比较合理的,但是这样分类太简单化了。比如说,笛子是气鸣乐器,唢呐也是气鸣乐器,第二者有共性,但没有把个性分清楚。什么叫笛子?应该用科学含义给它定性:

笛,横吹的开管乐器。通过人体吹气并经过唇部的控制,使气流成一束,以斜面角度射入管的吹端,从而产生边振动,在管内形成驻波,发出与管长对应的频率。凡是属于这一类振动发声的都称为笛,如果是加上簧片振动发音的(如笙、双簧管、单簧管)那就不能称为笛。因此说,笛与箫可以不分,因为它们的振动原理一模一样,箫也是斜吹的,不然就不会发声。但是笛与管一定要分,单簧管与双簧管也一定要分,因为单簧管是闭管,而双簧管与唢呐就不一定要分,因为它们性质完全一样。音乐辞典上把单簧管称为“竖笛”,这都属于概念的含糊。为了尊重习惯,箫和笛子这两个概念可以竖吹横吹来区分,不管历史上的争论,从今后凡是竖吹的,性质和笛子一样的乐器,我们称它为箫,凡是横吹的则称为笛子。大家都这样叫,过了一个阶段也就会统一了。这是我的建议,不一定妥当。

刚才说到笛子是横吹的“开管”乐器,“开管”是声学上的术语。趁此机会,我向大家简单地介绍空气柱的振动,两端都和大气接通,就称为“开管”。图示如下:

笛子一端开吹孔,吹孔旁边是塞住的,气从孔进去,末端出来,它的声波形象和弦的振动不一样,弦的振动可以用实际的弦长来计算,而管振动则要校正。就是说,只有实际的管长还不能计算出波的长度,如果用管的实际长度来求律的话,那就不会准确,这个问题汉朝的音律学家京房就已发现了,他发现了“管不能度律”,以管求律的方法,如黄钟九寸、林钟六寸、太簇八寸等,做出笛子,发音不正确。因此他创造了“准”用弦来求律,这是对的。“开管”的校正数有两个,一个是末端校正,一个是吹端校正,究竟要校正多少呢?晋朝的荀勖,曾做了一番研究,在实际上也作了应用,杨荫浏先生认为荀勖已经成功地应用了管口校正数。不过,如何求得校正数,在那时候是不可能的,不要说荀勖,即使一百年前的波姆,他也想解决校正数问题,可是没有成功,因为那时的声学科学水平还达不到这一点。那么,现在是否能求出来呢?末端校正数已经公认为0.6R,“R”是管的半径,吹端校正数是我以及弟弟(他是物理学家)两个人,花了两年的时间研究出来的,但是现在还没有得到公认。这个校正数怎么求呢?算式如下:

让我们来举一个实例:

设:b为0.4  r为0.5   R为1

末端校正数为0.6×1=0.6

两个校正数加起来为:5.6+0.6=6.2

校正数求得后,就可以根据开管频率计算公式,求得所需要的频率,这个计算公式为:

F为频率

L为实际管长加上校正数

C为声速,即每秒331公尺,加温度系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