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笛和箫常常雕上龙凤作为装饰,美其名曰“龙凤笛”或“龙凤箫”。常言道,百鸟朝凤。凤者,鸟之王也,而凰者,凤之后也。一雄一雌,在鸟类王国中地位是很高的。不过中国人想象力很丰富,又造出一条龙来。在封建社会,龙是皇帝的象征,有皇帝就应该有皇后,于是把凤许配给了龙,所谓“有凤来仪,王道熙熙”,从此,凤和凰就合二而一,且变成了雌性。
龙代表了权力威仪,凤代表了美丽温柔,都是很高贵的物种。为什么不是那么高贵的笛和箫,却用这样高贵的物种作装饰呢?这里面有许多典故。
据《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黄帝命伶伦作笛,伶伦模仿凤的鸣声制六律,模仿凰的鸣声制六吕。因此,要想知道凤凰的鸣声怎样,只要听听竹笛的演奏就知道了。汉朝,马融写了一篇《长笛赋》。他写道:“近世长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这里,竹笛的声音又从凤凰的变成龙的了。到底笛声似凤鸣还是龙吟呢?唐朝李白在《宫中行乐辞》中写道:“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于是有了龙笛凤箫的说法。
由于竹子的颜色光洁如玉,又被美称为玉笛(也有用真玉雕成笛子的,那是货真价实的玉笛了,不过这样宝贵的笛子,大都只在宫廷中使用,民间是很少的)。竹笛既美称为龙笛或玉笛,因此“玉龙”也成为竹笛的代号。姜夔在《疏影》中写道:“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赵长卿《落梅》也写道:“玉龙声杳,正瑶台曲舞,雪山初砌。”吴文英《瑞龙吟》写道:“簪柳娇桃嫩,犹自有玉龙黄昏吹怨。”李白《听黄鹤楼吹笛》写道:“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玉笛、龙笛、玉龙,说的都是竹笛。
从“玉”又联想到“霜”。“霜竹”是笛子的异称,故吹笛又雅称为“喷霜”。黄庭坚《念奴娇》写道:“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周邦彦《锁阳台》写道:“潮声起,高楼喷霜,五两了无闻。”(“五两”是一种测风仪)。辛弃疾《念奴娇》写道:“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谢逸《鹊桥仙》写道:“珠帘日晚,银屏人散,楼上碎横霜竹。”陈氏《乐书》对“霜竹”作了一个说明:“剪云梦之霜筠,法龙吟之异韵。”把“霜竹”的来历说清楚了。
关于箫的典故最早恐怕要数屈原的《九歌·湘君》。他写道:“吹参差兮谁思。”“参差”就是箫,不过可能是排箫,因为,“参差不齐”,既不齐就不会只有一根管。苏东坡诗词中有好几首关于箫的描写,《独眠诗》中写道:“何人吹断参差竹,泗水茫茫鸭头绿。”《点绛唇》中写道:“箫声远,鬓云乱,愁入参差雁。”
关于箫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水经注》云:“雍有凤台、凤女祠。秦穆公时,有箫史者善吹箫,能致白鹊孔雀。穆公女弄玉好之,公为作凤台以居之,积数十年,一旦随风去。”李白《忆秦娥》写道:“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李煜《谢新恩》写道:“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既是用典,也是倾诉人间的悲欢离合。
竹笛从汉朝到唐朝还是重要的军乐器。岑参写“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按理说,军乐总是比较雄壮、刚健、能振奋人心的。可是由于历来多征战,人民受苦受难,就用悠扬的笛声来倾诉悲离惨别的痛苦心情。王之涣写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写道:“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折柳》、《杨柳》即乐府横吹曲《折杨柳歌》,在汉唐军乐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歌词粗犷豪放,但是乐曲是哀怨的。敦煌曲《乐世》中写道:“菊黄芦白雁南飞,羌笛胡琴泪湿衣。”
在军乐中的笛声尚且含悲难禁,一般民间的竹笛乐曲,表达哀怨情绪的就更多了。杜甫写道:“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杜甫一辈子颠沛流离,闻笛而肠断心碎是可以理解的。喻成龙写道:“谁知一曲中宵怨,霜雪无端两鬓生。”这样的描写,使我们想起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怨笛悲箫变了,冯子存的《喜相逢》首先吹出了劳动人民的欣喜心情。“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全国出版了三百多首笛箫独奏曲,其中多是欢歌喜曲,怨笛悲箫一变为歌颂劳动人民生活的欢笛喜箫了。
中国的竹笛什么时候才有的呢?
日本的林谦三写过一本《东亚乐器考》,内中说:中国笛子是从印度或西域传入的。我们中国也有许多人这样说。如明朝的朱载堉。这位平均律的创始人认为横吹的笛子,是张骞出使西域后传入中原的。查看有关竹笛源流的历代文献,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三种比较重要的说法①笛自古已有,但“笛”字“不见经传”。古书上有“篴”,字,“篴”“笛”音义并同。不过,“篴”是雅乐,是竖吹的,不是今天的横笛。②“近世长笛从羌起”(马融《长笛赋》)。但羌笛是竖吹还是横吹的呢?目前还争论不休。羌笛到底有几个孔?有的说两个、三个,有的说四个、五个。所以这种说法也未足为据。③汉武帝时,丘仲作笛。这种说法也非常含糊。是丘仲将羌笛改革成长笛呢?还是将羌笛改成适合汉代的雅乐器?或者说是他将笛子创制出来的?
总之,这三种说法都未能考出竹笛的源流。
70年代,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了两根竹制的横吹笛子(有人认为应该称为“篪”,如果是这样,那么,“笛”与“篪”都是同类乐器,因为它们之间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有五个音孔。七声音阶完整,小巧玲珑,制作考究,这证明在距汉朝尚有三四百年的战国时代,我国就已有了横吹的竹笛。凭这一点,就可以说明古代笛子有竖吹的也有横吹的。其实,横吹的笛子还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千年。近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地方,出土了一批文物,其中就有四五十根骨制的笛子。我和吕骥同志一起观察了这批文物,并照了相,录了音。它们的形制大多数为手指一般粗细和长短,横开两个或三个音孔,和今天流行的口笛基本一样。另外,还有一根非常宝贵的骨笛,中指般粗细,十厘米左右长,有一个横吹的吹孔,六个音孔,这和今天六孔竹笛十分相似。有这些珍贵文物做根据,我们就可以大胆地说:笛子不但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而且是所有管乐器的鼻祖。任何事物都是从简单向复杂发展的。乐器的形成,与社会生活有关,它们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以鸟兽肉为食,在吃肉吸髓中,发现骨头管子能发出好听的声音,于是就发明了骨制的笛子。这是最原始的乐器,也是最简单的乐器。至于琴、钟等,那是以后才制造出来的,比起骨笛来,要相差好几代。这些原始的管乐器,先向横的方面发展。比如笛,先有一根,然后向横发展成两根三根,“”就变成了籥,也就是排箫。再进一步发展成了簧管耦合,形成了笙、竽、管等乐器。向纵的方面发展就有了长长短短、大大小小、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笛子。到了汉、晋时期,有长达三尺二寸的长笛。晋书中载有列和(笛子演奏家)的一段话:“每合乐时,随声之清浊,用笛有长有短。假令声浊者用三尺二笛,因名曰此三尺二调也。声清者,用二尺九笛,因名曰此二尺九调。汉魏相传,施行皆然……”这说明当时已经有了长短不同的笛子。我们知道中国的律学理论是很完善的,缺点是理论和实际往往脱节。三分损益律的理论早就从管的长度开始实践所谓黄钟长九寸,三分损一得六寸,为林钟;三分益一得八寸,为太簇……这种求律的理论,应用到笛子上来,就产生了十二律笛。汉晋时期的蔡邕、荀勖、梁武帝等人,都曾制作了十二律笛。一根笛子一个律,这比起列和的以声的清浊定调,要完善得多,不过这种以律制笛的方法,往往脱离实际,也太繁琐。列和曾讥讽为“知昔日之作不可吹也”。隋朝后,为了解决十二律笛过于繁琐的弊病,就出现了能演奏半音阶的笛子,相当于现代的十孔笛,或十一孔笛。唐朝的吕才,制成了“尺八”竖吹,在当时颇为流行。它随着唐朝的雅乐,流传到日本。前几年日本还到中国来定制“尺八”三万支,说明他们至今还非常喜爱。唐朝的刘系,制作了七星管,蒙膜助声。他也是最早谈论笛子贴膜的人。唐朝以前的笛子,是否贴膜呢?这个问题还无人研究过。有一本古书上曾说,晋朝桓伊的一个部下,吹笛子心情激动,一连吹破了三根笛子,最后只好用猪脚笛给他吹,才算把曲子吹完。这种描写,很可能就是说的演奏者把笛膜吹破,而不是把笛子吹破。如果是这样,那么竹笛贴膜的时代就在唐朝以前的时代了。晋时已经有了“顺笛”——笛子里塞一块木头,一吹就会响。这种笛子在我国是儿童作为玩具用的,而在世界各地却很流行,如法国笛、印度竖笛、巴基斯坦竖笛等,都属于这种形制。另外,还有手笛,长九寸,类似今天的高音笛。更有趣的是叉手笛。据宋史记载:“……此笛足以协十二旋相为宫,亦可通八十四调,其制如雅笛而小,长九寸与黄钟管等。其窍有六,左四右二,乐人执持,两手相交有拱揖之状,请名曰拱辰管。”这种笛类似今天的大口笛。我曾试制了几支,它很有特点,音域宽,变化非常复杂,但由于把开管和闭管混合起来了,振动的规律很难掌握。
到了元朝以后,竹笛的形制就和现在的六孔竹笛完全一样了。由于戏曲盛行,竹笛的名称随着它所伴奏的剧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梆笛,伴奏梆子戏;一类是曲笛,伴奏昆曲、乱弹等。这其实类似列和的“二尺九调”、“三尺二调”。
关于竹笛的源流问题,我的结论是:
早在七千年前,我国就已经有了如同今天的六孔笛形制的笛子,但是这种笛子是用骨头制成的。什么时候才开始有竹制的笛子呢?还未考查清楚。从随县出土的文物(两根竹制的横吹笛子)来看,可以肯定我国的竹笛绝非外来,而是古已有之的。按照我的推理,我国最迟在黄帝时代(公元前2400年)已经有了竹制的笛子,其根据有三:
(一)古代的《吕氏春秋》、《玉海》等文献,都载有黄帝命伶伦伐昆仑之竹为笛的传说。
(二)在黄帝时代,黄河流域长有大量竹子,竹子是当时人民的重要生活资料(据气象学家竺可祯的研究),竹子中空,有人可能从骨笛得到启发用以制竹笛。
(三)我国古代的管乐器笙、箫、管、篪、籥、竽、埙、篴,几乎全部是用竹子制成的。
还有一个问题附带地讲一讲:
长期以来,箫和笛这两个概念混淆不清。我的家乡把我说成是“吹箫儿的”。上次河南吹打班来京表演,节目中有一个“闷笛独奏”。我不知什么是“闷笛”,一看才知道是只管子,是加上簧片发声的。他们告诉我,在河南一带,管子叫笛,唢呐叫箫。说实在的,箫和笛这两个概念已经混淆了两千年了。究竟什么叫箫,什么叫笛,我们要把它弄清楚。应该说,我国音乐史上对乐器的分类是不科学的,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的分类不能从本质上说明问题,近代乐器采用体、皮、气、弦的分类法,比较合理,但是又太简单化了。比如说,笛子是气鸣乐器,唢呐也是气鸣乐器,二者有共性,但个性没有分清楚。什么叫笛子?应该科学定性。
笛,横吹的开管乐器,通过人体吹气并经过唇部的控制,使气流成一束,以斜面角度射入管的吹端,从而产生边棱振动,在管内形成驻波,发出与管长对应的频率。凡是属于这一类振动发声的都可称为笛。如果是加上簧片振动发音的,如笙、双簧管、单簧管,就不能称为笛。笛与箫可以不分,因为它们的振动原理一模一样,箫也是斜吹的,不然就不会发声。但是笛与管一定要分。单簧管与双簧管也一定要分,因为单簧管是闭管,而双簧管与唢呐就不一定要分,因为它们性质完全一样。音乐辞典上把单簧管称为“竖笛”,这是概念模糊。为了尊重习惯,箫和笛子这两个概念可以竖吹横吹来区分,凡是竖吹的,性质和笛子一样的乐器,我们称它为箫,凡是横吹的则称为笛子。大家都这样叫,过一段时期,叫法就会统一了。
说到笛子是横吹的“开管”乐器,顺便谈一谈什么叫“开管”。“开管”是声学上的术语。空气柱的振动,两端都和大气接通,就称为“开管”。图示如下:
笛子一端开吹孔,吹孔旁塞住,气从孔进去,从另一末端出来。它的声波形象和弦的振动不一样,不易计算。弦的振动可以用实际的弦长来计算,而管振动则靠校正,用实际的管长还不能计算出波的长度,就是说,用管的长度来求律,不会准确。汉朝的音律学家京房就说过,“管不能度律”。以管求律(如黄钟九寸、林钟六寸、太簇八寸等)做出的笛子,发音不会正确。因此他创造了“准”——用弦来求律的办法。“开管”的校正数有两个,一个是末端校正,一个是吹端校正。究竟要校正多少呢?晋朝的荀勖曾做了一番研究,在实际上也作了应用。杨荫浏先生认为荀勖已经成功地应用了管口校正数。不过,如何求校正数,却还没有作出结论,在那时候也不可能作出。不要说荀勖,即使距今一百年前的波姆,他想解决校正数问题也没有成功。现在末端校正数已经公认为0.6R,“R”是管的半径。吹端校正数是我和弟弟(他是物理学家)两个人花了两年时间研究出来的(详见《横笛频率计算与应用》一文),但是现在还没有得到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