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赵松庭笛子作品艺术特色简析
施王伟 华音网 2024-02-21

摘要:赵松庭是我国著名的笛子演奏家,也是南派竹笛的代表人物。赵松庭创作改编的笛子作品对中国竹笛艺术的推动发展起到莫大作用。根据不同时期,将其分为“文革”前、“文革”中、“文革”后三个阶段。根据音乐风格,将其分为“时代气息”“地方特色”“南北交融”“个人风格”四个方面。对赵松庭笛子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旨在更好地推广和传播赵松庭的笛子作品。

关键词:赵松庭;笛子创作;1954—1979;作品简析

赵松庭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笛子演奏家,也是南派竹笛的代表人物。赵松庭先生在1954—1979年间创作改编的笛子作品,以《三五七》等为代表,历经数十年而不衰,这在中国民族音乐界是少有的。下面对赵松庭笛子作品的艺术特色进行简析。

一、赵松庭笛子创作二十五年

1924年,赵松庭出生于浙江东阳的一户讲究中国传统宗法制度的大家族,家族管教子弟甚严,重视教育和读书。然而,小时候的赵松庭生性顽皮,不喜读书求仕之道,而是喜欢戏曲、乐器。族人一致反对,但生性倔强的赵松庭却一头扎进戏曲音乐的吹拉弹打之中。赵松庭八九岁开始学习竹笛,十三四岁就能吹奏家乡浙江东阳一带的地方戏婺剧音乐曲调,17岁拜当地昆曲艺人叶小苟为师,向他学吹昆曲。1947年23岁时,怀着为艺术奋斗终生的志向,报考当时的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但遭到许多洋教授的鄙视,未考完就逃出考场。1949年春,他25岁,东阳解放。赵松庭带着试一试的心情报考一个部队文工团,没过几天,报上发了榜,在长长的一行录取名单中,他名列第一。于是,赵松庭带着竹笛,从和平的故乡—中国东阳,来到了战火弥漫的朝鲜战场,从一个封建家庭的少爷公子,成为了一名新的文艺工作者。在部队期间,他积极演出,不怕困难,和战友们完成了一件又一件组织交给的演出任务。演出间隙,他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如饥似渴地补充自己的不足,如碰到在朝鲜慰问演出的北派竹笛代表人物刘管乐,赵松庭认真地向刘管乐先生学习了两周。自此之后,他下定决心,要把北方风格的竹笛演奏技术学到手。同时,他决心把中国南北风格在竹笛乐曲上结合起来,为表现新的内容、新的时代服务。赵松庭在《笛艺生涯五十春》一文中写道:“这也是我创作笛子曲《早晨》最初的动机。”[1]228

赵松庭在朝鲜战场共获七次战功,其所在文工团冒战火上前线宣传演出,与电影《英雄儿女》中的情景几乎一模一样。1955年,赵松庭31岁时复员来到浙江东阳婺剧团工作。1956年春,赵松庭参加浙江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随后,又参加由浙江省文化局组织的浙江省民间音乐舞蹈巡回演出团,到上海和浙江各地巡回演出,受到热烈欢迎。1956年8月7日,32岁时,赵松庭的笛子独奏早晨》和民间器乐合奏《花头台》等,被浙江省代表团作为参加第一届全国音乐周的曲目在北京人民剧场演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等报刊共发表21篇评论浙江民间音乐的文章。音乐周期间,浙江省代表团共参加了3次公演和5次招待演出。在周恩来总理欢送南斯拉夫艺术家的酒会上,在怀仁堂招待中央首长的晚会上,浙江省代表团都做了表演。8月24日下午,音乐周最后一天,浙江省代表团和全国各地代表团一起在怀仁堂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朱德、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根据有关部门的指示,浙江省代表团全部留京,为9月中旬召开的中共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做招待演出。1957年5月7日,赵松庭从东阳婺剧团正式调入新成立的浙江民间歌舞团。

1956年前后,是赵松庭笛艺活动最旺盛的时期。当时他创作及改编了《早晨》《三五七》《鹧鸪飞》《和平鸽》《二凡》《牧羊歌》《海滨》《小淌水》《流水板》等竹笛曲,并录制《早晨》《和平鸽》《牧羊歌》等唱片,出版《赵松庭的笛子》一书,加入了中国音乐家协会,并应邀到上海音乐学院兼课。赵松庭在《笛艺生涯五十春》中写道:“最使我难忘的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还曾邀请我和其他几位文艺界老前辈到他家做客。在席间我为他演奏,他还指名要我参加中国青年艺术家代表团去访问西欧。遗憾的是,此行未果。从此后,我的头上开始笼罩起了乌云。当时我已听人说:‘赵某某骄傲自大,将自己的著作标上《赵松庭的笛子》之名,可谓目中无人’。这真是不白之冤。书名是当时的领导给安上的,我要想改也改不了。当时我还是个青年,还不懂得也不愿懂得‘不虞之誉,求全之毁’是什么含义。紧接着是1957年我被加上‘以笛子指挥党’的罪名,被错划为‘右派’。1957年夏天,我刚从莫斯科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回来,就被送到农村去劳动了。”[1]231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赵松庭52岁,在浙江省文化局领导和众多文艺界人士的关心帮助下,赵松庭正式调入浙江艺术学校。1979年,他以新创笛曲《幽兰逢春》,表达自己此时此刻愉悦的心情。在浙江艺术学校,赵松庭认真教学,爱生如命,同时,他抓住好的时机和有利条件,整理出《中国竹笛教学讲义》,写出了《中国竹笛教学方法》等论文。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赵松庭还先后受邀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台湾文化大学、杭州大学等高等院校讲学,为培养竹笛新人和为民族音乐的发扬光大而奋斗。

回顾赵松庭的一生,正如他的女儿赵晶晶在《笛艺春秋:赵松庭笛曲·文论集》序中所说:“父亲为中国文化的弘扬光大投注了毕生的精力。如今,中国经济的日益强盛,在世界上地位的日益提升,都为中国民族音乐的自信和跻身于世界之林奠定了基础。今后,中国的民族音乐必然会更为世界所知,而父亲为之所作的毕生努力和贡献也将载入音乐史册。应该说父亲虽然一生命运多舛,但其奋斗过程中主要的文化价值取向与世界整体的文化发展趋势是相吻合的—起码,在这一点上他是幸运的。”[1]4

本文根据赵松庭的艺术人生,把赵松庭笛子创作大致分为“文革”前、“文革”中、“文革”后三个时期。“文革”前,即1954—1962年,共八年,他处于30—38岁之间,正当青壮年。但这一时期有区别,前三年,他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热情的青年,后五年,他是一个头上带着“右派”帽子,但对民族音乐还是深深热爱的青年。“文革”中,即1966—1976年,共十年,他处于42—52岁之间,正当中年、盛年时期。这一时期,虽然社会动荡,人生不稳定,但他根据工作和演出的需要,改编创作了《采茶忙》和《火车向着韶山跑》等多首竹笛曲子。“文革”后,即1976—1979年,共三年,他处于52—55岁之间,正当中年、老年之间。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也是赵松庭脱离政治审查、人生完全自由的时期。在1979年,他和曹星先生一起共同创作了《幽兰逢春》,完成了他人生最后一首笛子作品。

要说明的是,这三个时期作品的数量不均匀、不等量,呈现的面貌是“前多后少”,尤其是“文革”前和“文革”后两个时间段不能相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年龄是一个,激情是一个,坎坷的人生也是一个。

二、赵松庭笛子创作作品简析

下面从技法结构和风格特色两个方面对赵松庭笛子创作作品进行简析。

(一)技法结构

赵松庭在笛子演奏、创作和教学中,对笛子技法技巧应用十分重视,甚至把它提到一个极高的高度来理解。他常说,技巧是表现内容的手段,不是目的。音乐艺术是通过一定的技巧演奏出来的有组织的乐音,它是一种艺术形象,能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风格是逐步形成的,也是逐渐发展成熟的。竹笛是中国的民族乐器,善于表达中国人民的思想感情,因此必须有民族与民间的特色,而且要注意表达今天的中国人民的思想感情,反映今天的社会生活。他把笛子的演奏技巧归结为“气功”“指法”“舌头技巧”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都有较为详细的说明和阐述。通读赵松庭《笛艺生涯五十春》一文,内中有关笛子演奏技法技巧运用谈得很多。如:“20世纪50年代,我用气息控制的技巧演奏《鹧鸪飞》,用了如箫一般的手法。《鹧鸪飞》中的快板,我一口气以极快的速度,演奏了56小节。”如:“1956年全国第一届音乐周,我在演奏《早晨》时运用了循环换气的技巧,在引子中吹奏了一个长音mi,曾使很多同行迷惑不解。”如:“我改编的《牧羊歌》中有这样的乐句,从f到PPP的音量变化很大,如果用一般的技巧演奏,是很难达到要求的。于是我采用了移调法:第一乐音强音la,开第四孔,第二句la弱音,开第五孔,指法翻高一个调,音的高度不变,这样就必然地使音量产生大幅度的变化。”又如:“《三五七》和《和平鸽》中,我以极长的气和快速指法相结合的技法,塑造出腾空飞翔、流利华彩的音乐形象,在当时听众感到新鲜,极受欢迎。”

赵松庭笛子创作作品中的曲式结构,以传统为主。如《三五七》,为“导板”“平板”“起板”“散板”“快板”“散板”“极快速”,大致呈现“散—平—快—散”四个部分。《二凡》,为“导板”“正板”“走马锣”“流水板”“紧皮·散板”“极快速”,大致呈现“散—快—散—快—散”五个部分。《幽兰逢春》,为“引子”“慢板”“小快板”“散板”,大致呈现“散—慢—快—散”四个部分。

除传统曲式外,赵松庭也学习和借鉴一些现代曲式结构,以适应新时代听众的欣赏需求。如《早晨》,为“慢板”“快板”“跳跃地”“尾声(慢速)”,有点类似于现代音乐中的“慢—快—慢”三部曲式。又如《鹧鸪飞》,为“极慢速”“快板”“更慢速”,中间的“快板”即赵松庭为了现代笛子曲和演出效果的需要,经过整理、加工、改编而加上的,演出效果比传统民间乐曲《鹧鸪飞》大为好转。该曲注中说:《鹧鸪飞》为传统民间乐曲。原曲在快板前结束,快板一段为1957年所加。本曲以唐代诗人李白诗“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唯有鹧鸪飞”为依据改编。乐曲的装饰演奏手法与江南丝竹相同,即灵活运用“颤”“叠”“赠”“打”,忌用“吐”“滑”“垛”“花”。快板一段用循环换气技巧演奏,指法应极富弹性,可以一口气连吹三遍,最快时要达到每分钟160拍。

(二)风格特色

赵松庭笛子创作的风格特色有两点极为重要,一是婺剧对他的影响,二是命运多舛的人生。家乡戏婺剧对他的影响,这个不用多说,大家一听赵松庭的笛子曲就很清楚,他创作改编的笛子曲的素材几乎全部来自婺剧,家乡戏婺剧的音乐已注入了赵松庭的脑海和心灵,它时而像连绵不断的丘陵山地,时而又像滔滔不绝的钱江水,从赵松庭的笛声中流淌出来。命运多舛的人生,这个也不用多说,他历经沧桑,饱经风雨,这些都成为他笛子曲创作中的生活积累和重要素材。下面结合笔者多年学习体会和聆听赵松庭笛子创作作品的感想感受,从“时代气息”“地方特色”“南北交融”“个人风格”四个方面,对赵松庭笛子创作风格特色做一简单的总结和归纳。

时代气息。20世纪是一个波澜起伏的时代,也是一个中西方文化剧烈碰撞的时代。20世纪后半叶,是中国笛乐艺术的高峰。处在这样一个时代,赵松庭的笛艺创作不可能没有它的影子和时代色彩。新中国成立后,赵松庭如饥似渴地学习民间音乐,学习西方音乐,研究民族器乐改革,不断探索中国竹笛艺术。所以他的笛子创作曲,不仅乡土气息浓郁,而且还充满着激情和时代感。正如他的学生、中国音乐学院竹笛教授张维良在赵松庭逝世十周年座谈会发言中所说:“他(赵松庭)用排笛的笛子独奏曲《采茶忙》,还是我教学中的曲目。我一吹到这些曲子就觉得非常亲切,感觉到那个时代的气息。而今天的很多音乐,就是缺乏时代感,缺乏人文精神。”[1]365

地方特色,实际上就是婺剧特色。婺剧丰富的唱腔、变化的节奏、浓厚的味道,是赵松庭笛子创作生生不息的源泉。赵松庭生在金华,长在金华,学在金华,金华给了他人生起步的一切。所以,赵松庭笛子创作曲富有金华味道、婺剧味道,一点也不奇怪。中国是一个戏曲大国,浙江也是一个戏曲大省,而我们只有俯下身去学习,把戏曲中最有精华的部分吸收过来,然后加以改革和创新,才会有好的作品出现,才能真正创作出富有中国民族民间风格特色的民族器乐曲。

南北交融,这是赵松庭一生努力探索的大课题,他做到了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孜孜不倦和努力探索,并成为这一领域最早的开拓人之一。正如他的学生、一级演奏员曾永清在赵松庭逝世十周年时所说:“赵老师虽属南派,但不同于‘丝竹’类。而是以浙江婺剧和昆曲为基础,兼容了北方技巧,确立了自己鲜明、独树一帜的赵派风格。(《早晨》)该曲以昆曲为基础,吸收了大量北方技巧创作而成。开始的散板引子,昆曲的基调已改变得明亮而富有朝气,展现了新中国正如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屹立于世界东方。……接下来进入快板乐段。它表现人的向上奋发精神最为强烈,也是发展北派技巧最多的。先是历音。北派刘管乐常用,但在一个八度之内,属一轮历音。而赵老师则创造性地开发出两个八度,成为双轮历音。再有双吐,南派少见的技巧,赵老师根据需要大量地运用进来。再有花舌也是打破常规的大胆使用。这都是创举,南北结合的经典。”[1]346

个人风格,即赵松庭在把握时代气息,抓住地方特色,利用南北交融的基础上形成“赵氏”独特的个人风格。这种风格,就是很多专家所说的

“刚柔相济,南北交融”。乔建中教授在纪念赵松庭先生八十诞辰研讨会上有段评语写得特别好。他说:“凡喜爱他(指赵松庭先生)作品的听众,似乎首先不是因为‘见’到了‘烟波淡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或‘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景色,而是被作品‘与生俱来’如钱塘江般的一种大气势、大格局所震撼。这种感觉,在《三五七》《二凡》中尤为明显。它与‘吴侬软语’‘旖旎轻缦’,即一般意义上的江南韵味可谓大异其趣。所以,他的作品是在南派的土壤上开拓出的一个新派。这一派兼融南北、刚柔相济、以刚抑柔、贯通古(传统)今(现代),是南派中的‘北派’,更明确一点说,就是赵松庭派。”[1]344

三、结语

以上对赵松庭先生1954—1979年间的笛子创作作品做了简析,也是笔者学习、领会赵松庭先生竹笛创作曲的一点体会,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研究和继承赵松庭先生留下的艺术遗产,同时,也希望中国笛子界及广大作曲家、民乐家创作出更多更好、受听众欢迎的笛子曲来,把中国竹笛艺术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

“赵派竹笛艺术”的建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取得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但离真正意义上的赵派竹笛艺术还有距离。我们不仅要整理和演奏好赵松庭先生的笛子作品,总结好赵松庭先生的笛艺理论,而且还要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中国竹笛作品出来,使赵派竹笛艺术真正完整系统地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 :

[1]笛艺春秋:赵松庭笛曲·文论集[M].赵晓笛,主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