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欣弦飞扬
宋飞二胡“双语”教学成果汇报音乐会
【欣弦飞扬2015-华音聚合】
扫描上方二维码
进入聚合页面欣赏整场音乐会
宋 飞:音乐会前言
教学是永远的“学习”,总要面对不同的学生,面对不断积累、增加的专业教学内容,以及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环境、文化生态以及观念的变化,因此,作为教学互动关系中的“教的主体”,就要不断积累、不断进行教学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音乐中蕴含、承载着丰富的一切。通过作品的传授,更多是把音乐作品中的生命情怀、人文风格所呈现的美好感受传递给学生,这也是一种文化的血脉相传。教与学双方本身就是一种处于互动中的能量体。老师与学生甚至有着某种“血脉亲情”,老师的观念、行为、态度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对学生特点、优点的提升、激发和促进,对学生的进步和关爱,甚至在学生受到挫折时对他的关心和鼓励,都会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学生就像我的一面镜子,映照着我的过去,也映照着他们的未来。教学中,看着学生的成长,我常会将心比心,回忆我当初学琴的每一步。人们常说我有一个很好的音乐家庭,也具备一个很好的天赋,能得益于父亲和其他诸多老师的培养。我至今铭记每一位老师对我的悉心教诲和关爱。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去吉桂珍老师家上课,她给我演奏的《空山鸟语》打了105分。回到家里,父亲听到后说,“老师还鼓励了你5分啊!”当时吉老师还用花手帕扎我的辫子,夸我漂亮。每当想起这些事,就能感受到她的呼吸、她的亲和以及她那善意的眼神……。老师给学生的影响,远不止那些课堂上传授的技能和艺术,还包括人格以及生活态度、人生信念、艺术观念的影响。在我的教学观念中,音乐的学习不只是技能训练,也不是职业训练,而是生命、情感、态度、人格、信念激发的引导和薰陶的过程,是人生道路上的修为。
谭欣今年只有14岁,在她跟随我一年半的学习中,我们共同完成了题材和体裁各异、广涉古今中外的26首大小篇幅二胡作品。这样的学习量,是本科三年级的曲目量。她所学的作品,不仅容量大,而且难度高。特别是对一些传统作品音乐风格、内涵、气质的把握,都是很有挑战性的。如何在一年半的学习中,让学生达到现在的演奏水准,除了演奏技巧和能力的训练,还包括演奏中对不同音乐风格、演奏技巧的品鉴、把控和调动能力,特别是如何将生活中的感受与音乐相融相合,这种迁移或者说移情能力的建立和调动,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给学生以引导和启发。而这种启发不仅在于对音乐技巧扎实的训练,更多的是对不同音乐语言以及承载的不同分寸的情感性格的分析、把控的能力,以及调动生活当中感受到的各种情感,在这种调动和启发中,除了对音乐的聆听、演唱外,还包括对各种文学作品、电影作品的观摩和体会对所接触的不同生活、事物、情境的体会,甚至还具体到对茶文化、服饰文化和视觉艺术的品鉴,在听觉与视觉味觉、触觉之间建立多种心理联系、启发引导、迁移关联,这个过程非常有趣,也非常有效。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了联觉、通感,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最终提升的是音乐精细而微妙的感知力和表现力,并在演奏中呈现这是非常让人欣慰的。不仅学到了音乐的表达,更在建立着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谭欣的汇报音乐会,不只是她学业道路中的一个足迹、一个检验,同时也是我的二胡艺术教学研究及实践的一次汇报和检验。这是我16年来针对二胡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探索中形成的较为系统的教学实践经验一次较为集中而且高效的尝试和检验。二胡艺术发展到今天,曲目量增大,作品风格多样,演奏难度也提高,音乐表演的要求也更高。我们的学生需要面对具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对演奏技术技巧的运用要有良好的掌控力,同时还要在训练中培养音乐演奏中的判断力和自我诠释能力。我常跟学生们讲,学习的过程应是动心、动脑、动情到动手的过程。而谭欣正是其中通过努力而有所收获的一员。在今天的音乐会中,我们会看到她这一年半的学习收获,与关爱她的师长同学一起分享。
这样一个学习、研修的过程,并非有技能训练的艰辛,而是经常充满着轻松、快乐,甚至充满趣味的在她心中,这样的学习甚至是幸福的。在我给她留的作业中,有歌唱、吟诵,有对电影作品、音乐作品的聆听思考和辨析。谭欣的学习非常用心,她在每一堂课后,都详细地做笔记,并且通过我对她笔记的修改,进一步理解、消化授课的内容。她甚至将与老师在一起的音乐乃至生活经历的点滴,也都记录下来,成为教学过程、学习足迹的佐证。这样一种学习状态,正是我所期望的。音乐的学习,不止是技能的学习,也不仅仅是音乐作品的传承,更多是通过音乐教学中的互动,在两颗心灵之间传递文化的种子。在我的教学中,学生不仅是教学方法的实践者,也是对有效甚至高效的教学方法的一种证明。在这点上,谭欣是又一个试验,她并不像黄晓晴,从9岁就跟我学琴,有很长的积累,她是在短短的一年半完成并达到我预设的教学目标。我正是想在这样一种实验中,探索一种不可能,挑战两代人之间的音乐表现空间的穿越,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对音乐的求知欲,建立学习的志向、自信乃至乐趣,这也是我从小到现在,在音乐中乐此不彼的。我想,教学中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就是真正的成功了。
谭 欣:音乐会感言
小时候,常常看着视频中的老师学习二胡。那时老师是我这个小琴童心中的偶像,是那么让我崇拜。从13岁开始我有幸跟随老师学习二胡。老师常对我说:“音乐的世界无限大,而且没有年龄的界定。儿童也能演奏出动人的音乐。也可以有成熟的表达。”专业课上,老师让我靠在她的肩上,让我明白自然的放松状态,和我一起拉出动听的旋律,让我体会到用心表达的音乐才会动人;当我看到老师亲切的眼神,就觉得自己无比幸福。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我学习了二胡的传统作品、风格作品以及各种狂想曲、协奏曲、随想曲等,总共 26 首。不管学习什么作品,老师都对技术要求严格,但更重视我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如果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可以表达我们的内心,我们的喜怒哀乐以及态度,那么我们表达音乐就可以像说话一样,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是最真实的。
随着学习的时间的增长,我也渐渐长大,参加的演出和比赛也越来越多。在紧张的准备中,老师鼓励我说:“有心中的真实,真诚的表达才是最重要和最可贵的。”
这次音乐会的曲目包括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二胡作品。第一次把这么多曲目放在一起呈现,要比平常演出和比赛的分量重得多。完成这些曲目,离不开老师给我的耐心指导以及通过学习给我建立起来的自信。
今天的音乐会,是我前一阶段学习的汇报,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和梳理,也是我新的起点,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对这些作品的演奏,虽然可能还不很成熟,甚至稚嫩,但是,这次音乐会将会是我学习音乐的道路上很重要、也是很珍贵的记忆。
【欣弦飞扬2015-华音聚合】
扫描上方二维码
进入聚合页面欣赏整场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