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知行合一·文汇成集 | 国家艺术基金2024“二胡表演艺术人才培训项目”第十五讲《闵惠芬二胡艺术风格特征》
赵梓月 华音网 2024-07-24

7月24日是国家艺术基金开班的第10天,闵惠芬先生关门弟子——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孙氏(孙文明)二胡艺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我们敬仰的二胡演奏家、学者、闵惠芬二胡艺术传承的“形象代言人”汝艺老师为我们倾情授课。传授内容是闵惠芬二胡艺术之风格特征研究。

汝艺老师的讲座不仅让我们对闵惠芬先生二胡艺术风格特征有更全面、更深入、更直接的了解,也扩展了我们对民族器乐二胡表演艺术的认知。从他的讲座也让我们感悟到汝老师作为一个二胡艺术研究领域的学者,他对闵惠芬先生的潜心研究和对二胡艺术的执着追求和贡献。汝老师对今天的专题讲座非常重视,是建构在演奏基础理论上的一堂非常生动风趣、具有仪式感的课程。首先,汝老师对闵惠芬“器乐演奏声腔化”风格特征研究进行梳理,为学员们清晰的呈现“器乐演奏声腔化”的脉络。对“器乐演奏声腔化”的理念进行提炼,并对其内涵做深层次的解读和横向的比较。

汝老师在谈及音乐的功能时,提出这样一种观点:“声音具有物理属性,其实音乐给人传达的是一种心与心的、灵魂深处的交流,这种情感、情绪的交互具有重要作用。”聆听闵老师的演奏能够迅速的进入到情景当中,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功能,使得我们身心舒畅,就像一杯清茶在玻璃杯的映照下沁人心扉。眼前又仿佛见到了闵老师。汝老师说到生活当中的闵老师性格开朗、风趣幽默、和蔼可亲、充满智慧、娓娓而谈,犹如邻家长辈;在给学生们上课时又是豪情澎湃、善于赞美和发现学生的优点,与学生之间亦师亦友,大大提高学生们的自信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伯乐”。我们采用与闵老师时空对话的方式来感悟闵老师的人格魅力。

闵老师在演奏任何乐曲时都会有一股“劲”和力量吸引着我们。汝老师说:“闵老师的演奏无论是二胡的音色、音乐情感、音乐风格、音乐语汇,总能似涓涓清泉、沁人心脾、如雄兵百万、大气磅礴,如泣如诉、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内涵深刻、深深地打动人们的心灵。”这得益于闵老师“器乐演奏声腔化”的理论研究和舞台实践。她曾概括提出:“器乐演奏声腔化为我确立了后半生的命题,引导我进入了中华文化传统之渊源,架起了攀登中国民族音乐艺术高峰的天梯”。

“腔”更着重某种风格的韵味,是一种神采、神韵,赋予人文和文化的涵义。声与腔一词的结合体现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形神兼备,是表情达意、抒发情怀的最佳方式。二胡这件乐器本身构造特点是最接近声腔、抒发情感的。能够做到声腔化的情感表现是二胡演奏所追求的高层次目标。要做到这个层次,闵老师提出四个要求:角色代入感、性格感、润饰特征感、语韵感。接着,汝老师对于“器乐演奏声腔化”的界定、概念进行概括和延展。分别从什么是“器乐演奏声腔化”;“器乐演奏声腔化”的起源与发展;“器乐演奏声腔化”与中国民族音乐特质和文化审美的契合;“器乐演奏声腔化”的特征与具体表象;“器乐演奏声腔化”对二胡艺术发展的重要意义五个方面进行诠释和讲解。

汝老师还是一位性情中人、“可爱的人”。他不仅文化底蕴丰厚,更是侃侃而谈将今天的讲座推向了一个高潮阶段,延展到宇宙万物、哲学、美学等。汝老师从哲学思想引出的观点和看法“”任何事物总有它的双面性,这个是无可避免的。对于事物的看法我们要保持双面性原则。”再次将今天的主题升华到哲学和美学宏观历史层面。汝老师为我们二胡艺术发展树立美学思维,即“继承与创新二胡艺术的道路上上不能盲目崇拜,盲从心态。”汝老师就“老师是什么”,“什么是老师”,“老师的职责是什么”提出看法和思考。汝老师讲到中国传统思想对于老师的理念是传道授业解惑,他强调我们更要借鉴西方对于老师的定义和职责要求,就是使学生有一种追求真理的、追求真相的自由的思想的引导,尊重历史的事实。汝老师的这一理念打破了既定的固有模式。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现代化教学模式与方法,更是新时代教师追求的目标和方向。汝老师作为二胡艺术发展--闵惠芬二胡艺术传承的灯塔,为我们指引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并且对于我们这些“黄埔特种兵”们给予真切的期望,就是富有一种追求真理和真相自由的思想。作为独立的人、独立的人格,艺术不能够被复制,时刻保持批判和怀疑精神,否定再否定。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才能在时代的潮流中继续创新的走下去。老师的职责非常重要,透过汝老师身上,他的言传身教我们能够看到闵老师的身影,这不正是代代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有力佐证。

汝老师还在现代音乐教学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他强调艺术门类特有的一种传授方式即“口传心授”。指出闵惠芬二胡艺术“器乐演奏声腔化”“口传心授”与讲解剖析戏曲音乐相结合”的作用和重要性。在演奏方面提出“打破惰性演奏”的观点,思维不可僵化,要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不能走入标新立异的误区。汝老师称之为“逆向思维--历史发展唐诗宋词式转化”。提出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要不断地磨练自身的心志,注重自身的品德,提升自身的能力,抓住契机随时迸发。“心境”到了,艺术就到了。最后提出“唱”、“听”对于“演”的作用和重要性。即学习音乐必须要走的道路:细致入微不断地去“磨耳-动脑-炼心-展情-心有所悟”。在此要特别说明“唱”就是要如痴如醉把音乐的韵味、行腔走韵唱出来,追求“功夫不负有心人”的艺术境界。这正是闵老师艺术生命当中“器乐演奏声腔化”最好的训练方法之一。

汝老师谈及音乐作品要制作精良的问题。不管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戏剧冲突是我们所有的艺术呈现形式的一个所必须的。中国音乐发展是以矛盾与冲突为动力源。西方音乐讲究结构和逻辑,即和声就是逻辑、色彩,曲式就是结构。而我们中国音乐发展讲究旋律上的加花延伸和腔与调上的行韵为主题。中国音乐美学强调韵味和意境,“器乐演奏声腔化”就是符合了二胡艺术发展的遗传基因。因为二胡就是从中国的戏曲中脱胎换骨而来,声腔化就是二胡最重要的母语。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这个母语现在离我们越来越远,要特别重视这个问题。如今深入研究传统风格作品对于我们二胡的现代演奏具有深刻意义,要仔细的去研磨。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手指机能会有所衰减和退化,但是由于我们社会阅历、文化程度、素质、人生经历的不断提升。对于传统作品的演奏、声腔化的音乐我们会逐渐领悟到它的意境感和变得具有深刻内涵,这个就是时代性问题,真实反映在我们的实际演奏中。国家艺术基金闵惠芬二胡表演艺术人才项目就是通过闵惠芬艺术的学习来尽量解决把两极的东西向中间靠拢,最好能融合的。

没有一定的技术,不能达到艺术的高峰。闵老师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善于接受事情的人。汝老师提出“什么才是艺术的高品,我们应该去做减法”的问题。在演奏上要注重神韵的勾勒,留白,要给听众留有空间感,并不是空洞的意思,而是大道至简艺术审美境界的体现。欣赏音乐的时候也是如此。闵惠芬二胡艺术在当代的传承深远而重大,它不仅是对闵惠芬个人卓越成就的一个延续,同时更是对二胡整体发展具有强大有力的作用。传承还涉及闵老师独特演奏技巧风格,即热情而又内涵、动人而不媚、夸张而不狂等。包括向后人去教育、去启迪以及对二胡事业传承都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反思。更重要的是二胡艺术的传承还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精神,也体现了我们艺术研究对人文历史、中华大地的一种深深的热爱。闵惠芬二胡艺术的发扬光大更多的激励每一代热忱挚爱传统文化与二胡艺术的莘莘学子们。也激励一线的教师们在教学上去探索、去创新,不断的修炼自身的文化底蕴,进一步推动中国二胡艺术的影响力和必备发展。

让我们怀抱一颗虔诚之心,潜心扎根,不断滋养,薪火相传。再次感谢汝艺教授的精彩授课!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