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讲座的题目是中国音乐学院二胡教授、博士生研究生导师曹德维教授的博士课题,经其博士生薛源老师深入研究已达两年之久,作为博士层次的研究课题,其内容深入且具体。在此研究中,有两个显著亮点值得提及,首先薛老师对闵惠芬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详尽的分类整理,将6部曲集、8部著作及82篇学术论文划分为闵惠芬相关介绍、闵惠芬二胡演奏及闵惠芬二胡艺术风格三大类别。薛老师逐篇罗列并提炼了每篇论文的精华,为后学者研究闵惠芬先生的艺术成就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与指引。其次,薛老师分享了其在博士阶段所绘制的闵惠芬传承谱系图,该谱系图严格依照拜师顺序编排,并详细标注了每位传承人的生平时间,对于深入剖析闵惠芬艺术思想的传播与发扬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在此次讲座中,不仅仅局限于学术层面的阐述,而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学员对讲座内容的深刻理解与体会,特别增设了互动环节。薛源老师巧妙地引入了唐山地区的民间佳作《皮影调》并进行现场演奏,此举极大地丰富了讲座的维度。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闵老师所演奏的杰出作品外,其余展示的曲目同样蕴含了器乐演奏中声腔化的深刻韵味,这一特色在互动环节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汝艺教授指导的博士一年级学生朱婧同学,在现场聆听了山东民歌《绣荷包》后,进行了精彩的模仿演奏,赢得了在场人员的热烈掌声与高度评价。
在讲座的尾声,曹教授向学员们展示了与闵惠芬先生三十多年前共同演绎的经典曲目《打猪草》,将黄梅戏的韵腔展现得精妙绝伦。曹教授随后分享道,经过多年对闵先生二胡演奏中声腔化理论与实践的深刻体悟,他对“蒋派”名曲《汉宫秋月》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理解,并现场演绎了融入声腔化元素的全新版本,令人耳目一新。曹教授更表示,未来他必将不遗余力地将闵老师关于二胡演奏的卓越理论与精湛技艺,全面融入日常教学与演奏实践之中,以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艺术遗产。
何为“器乐演奏声腔化”
曹德维教授与薛源老师所总结的“器乐演奏声腔化”概念,其灵感源自沈恰教授、杜亚雄教授提出的的“音腔论”学说。针对“器乐声腔化”的概念及其“声腔化”的定义,曹教授与薛老师持有一致观点,即声腔化作为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表达手法,其核心在于通过音的微妙变化与不确定性,以及器乐独有的表现力,赋予演奏以人声歌唱般的动人美感,旨在追求器乐音乐达到声腔化的艺术至高境界。
他们认为,闵惠芬先生所倡导的器乐演奏声腔化,标志着她艺术生涯的又一个新起点,同时也是她艺术探索中的一项重要成就。此处的“器乐声腔化”并非简单模仿,而是一种深层次的艺术追求,它要求演奏者在演绎音乐作品时,不仅要精准呈现乐谱上的音符与节奏,还需借助多样化的音色、力度及速度等要素的变化,来细腻模拟不仅限于唱腔,更涵盖戏曲、地方民歌等艺术形式中的抑扬顿挫与情感波动,进而赋予演奏更为丰富和生动的表现力。
曹教授与薛老师对闵惠芬先生所倡导的“器乐演奏声腔化”理念下的作品进行了详尽的分类。具体而言,他们将之作为三类来探讨:第一类作品,其特点在于存在明确的演唱者参与改编,诸如《洪湖人民的心愿》与《卧龙吊孝》等佳作;第二类作品,虽无明确的声腔演唱标识,但其创作灵感与唱腔紧密相关,系从唱腔中汲取养分并成功移植至器乐演奏之中。例如《阳关三叠》与《打猪草》等作品;第三类作品,则是闵惠芬先生通过其深厚的艺术造诣与二度创作能力,赋予作品以鲜明的江南丝竹或京剧韵味等独特风格,此类作品如《长城随想》等,不仅展现了闵先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尊重,更在器乐演奏中融入了丰富的声腔器乐技法,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回顾与展望
【传承】
曹德维教授与薛源老师强调,闵惠芬二胡艺术传承具有极其深远且重大的意义,它不仅是对闵惠芬个人非凡艺术成就的继承与延续,更是对二胡艺术整体进步与繁荣的强劲助力。闵惠芬独特的演奏技艺与风格,其演奏中蕴含的热情而不失内敛,动人心弦而不失庄重,表现夸张而不失分寸,抒发哀怨而不失节制,这种艺术表现方式将持续为后世的二胡演奏者提供宝贵的启示与影响。同时,闵惠芬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其教育事业的传承对于二胡艺术领域的人才培养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她致力于培养更多优秀的二胡演奏人才,推动了二胡艺术的普及与深入发展,为二胡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憧憬】
薛源老师对能够有幸深入研究闵先生相关的博士课题深感激动,并表示热切期望广大学者、演奏者及创作者在二胡艺术的探索道路上持续创新,他强调,在尊重并传承传统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赋予二胡艺术新生命与活力的关键所在,同时,薛源老师承诺在研究阶段将致力于发掘二胡与现代音乐的契合点,勇于尝试将新颖的音乐元素与演奏技巧融入二胡演奏之中,以期为二胡艺术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在最终总结时,曹德维教授明确指出,闵惠芬二胡艺术中传统风格与现代审美高度结合的美学思想,为当代的二胡演奏艺术注入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通过对其演奏艺术与美学追求的传承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进行演奏理论、教学理论、美学理论等方面的总结与升华,使其二胡艺术理论对现代二胡艺术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曹教授坚信,在闵惠芬先生的艺术精神指引下,二胡艺术一定能够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为世界音乐的多样性贡献出独特的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