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知行合一·文汇成集 | 国家艺术基金2024“二胡表演艺术人才培训项目”第十九讲《闵惠芬二胡艺术中一度创作与二度演绎》
薛辰茜 华音网 2024-07-26

7月26日,再次走进小音乐厅,由重庆市文联副主席、重庆市音乐家协会主席、闵惠芬先生弟子—刘光宇老师带来讲座《闵惠芬二胡艺术中一度创作与二度演绎的解构探析<长城随想>的典范性研究》。

讲座起始,刘老师先以宏大的视角分析国家艺术基金的初心与导向,以“高峰”比拟“闵惠芬”先生;设问当代青年人、传承人,如何攀越前世之高?当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何不辜负时代、不拉跨闵先生的高度、不浪费自己的人生?二胡能否成为世界级乐器?等问题的提出,引发学员们的思考。刘老师以“闵惠芬”为焦点,讲述了二胡与生活、二胡与情感、二胡与中华民族文明的紧密联系,体现了闵老师在二胡演奏艺术中的传承力、传播力、感染力和塑造力,刘老师认为她引领了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高举旗帜、聚拢民心、育英才、引新风、铸精神、攀高峰!随后,刘老师以讲演结合的方式,更加深入的剖析《长城随想》每个乐章所蕴藏的民族音乐文化与其精神内涵。

第一乐章《关山行》,乐曲开头的第一个音符便定下了浓厚深远的音乐基调。“吟唱”是闵老师演奏的特点,如同老生的派头,气沉丹田,更如她的演奏风格,气定神闲,这是闵惠芬器乐演奏声腔化的实践,更是闵惠芬器乐演奏声腔化的成果。在此,刘老师通过现场的演奏,深入浅出的对声腔化进行系统的讲解,其中包括旋律发展、呼吸、节律、顿挫等问题,也是演奏中应继续探寻的根本性、全局性、美学性、科学性命题。

第二乐章《烽火操》,刘老师认为:这一乐章是二胡用快板独立成章的首创,扩大了创演视野与思维。而闵惠芬的演奏中,她有着规定情景,将自己化身为京剧铜锤花脸的角色,犹如戏剧打击乐的武打。因此在演奏上,闵老师通过运用右手铿锵有力的音头,体现战场上昂扬斗志的战士们英勇杀敌的音乐场面。当刘老师的琴声再起时,将学员们带入进那个时代、沉浸在那个时代,亦是“闵惠芬的时代”!掌声如雷贯耳,绵延不绝,是对《长城随想》的感叹,也是对刘光宇老师与汪宇老师的赞叹,更是对闵惠芬二胡演奏艺术及传承的共鸣。

第三乐章《忠魂祭》,刘老师先带领我们观看了他本人与闵先生以及丈夫刘振学老师的采访。她决心用全部的力量与生命倾注在《长城随想》上,作为献给祖国的最后一支生命赞歌。乃至首演时,拖着重病的身体,如定海神针般屹立在舞台上,向世界庄严宣告《长城随想》的问世,更用血肉的声音赋予《长城随想》鲜活的生命。正如刘老师所说:“至此,闵惠芬也出色地圆满了中国二胡的一个时代。”

第四乐章《遥望篇》在刘老师围绕文化自信展开阐述。这一乐章作品表达的正是对祖国未来的展望与期盼,也是作曲家刘文金先生对美好、圆满的追求。华夏儿女用血肉筑成的新长城的刚毅精神与品格,是中国人民的底气、志气、骨气!而闵惠芬的演奏,正代表着华夏儿女的共同意志展现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心。

随着刘老师饱满却沉重的一弓,全场刹静,台上的他像胸怀大志的“诗人”,带着闵先生的精神与愿望,继续诉说那个时代的“长城”,追思与升华,所有的美与大爱,让我在声声诉说中潸然泪下,奏罢,时间仿佛定格,随后哗然,是对刘老师演奏技艺的赞叹,是对闵惠芬二胡演奏艺术的赞叹,更是对凝聚着浓郁情感的民族情的赞叹与感悟。

在短暂的小憩后,刘老师进入教学环节,分别针对每一个乐章对几位学生的演奏进行细致入微的指导教学。《关山行》由学员朱婧演奏,刘老师用生动形象的“声腔”范唱,结合身段,绘声绘色地引导朱婧感受旋律态势,更是在强弱变化上做了极其严苛的要求,“音乐性”的陈述与“诗人”主题融合一体,感悟民族精神的内核,拉出坚定自信的气魄。

《烽火操》由学员谭欣演奏,刘老师倾情演绎,用“嗓音”已经先行传递出风起云涌的紧张氛围,在力度与速度的把控上,他强调氛围的推进与营造,将“摩擦力”做到极致,掷地有声的“实”与“颗粒性”在他的引导下逐渐明晰在听众试听中,全情投入的肢体动作,带动着演奏者与全场的激情,丰富而生动,引得全场阵阵掌声。

《忠魂祭》由学员汪媛演奏,扎实的演奏与沉浸的表演,早已抓住听众的耳朵,刘老师表示,这一乐章,极其考验演奏者的修养,着眼历史文化的视角展开陈述,去诠释民族英雄的精神与中华民族的精神。他将旋律与画面相映衬,一一对照,引导演奏者进行深刻感悟,心中有感,方能出情。

《遥望篇》由龙壬哲、任洁、赵梓月、李幸臻学员齐奏,刘老师循循善诱,带领学员们感悟寻找“自信”,用“夸张”的肢体律动推动学员的演奏状态,将讲座气氛推向高潮。原本易困倦的午后,在栩栩如生的“演”与“奏”中圆满结束、余味无穷!

《长城随想》体现的是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深厚历史沉淀与民族情怀,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这与闵惠芬的愿望不谋而合,更是“闵惠芬精神”中的核心要义。感谢刘光宇老师的倾情演绎与讲解,感动此次培训让我们新一代文艺工作者继续秉承闵惠芬的思想精神传承发扬光大,感叹《长城随想》、感叹闵惠芬先生,大爱永存,您永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