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音乐创作的历史与人类社会一样漫长久远。在中国5000多年音乐文化的传承中,虽然有一些精华散落了,但每朝每代都会有一些值得采撷的音乐珍品积淀下来,成为经典。到今天,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朝代的民乐像今天这样异彩纷呈;然而也没有哪一个朝代的民乐能像今天这样面临着窘境:"据某音乐网站调查,现在一场民乐演出的平均上座率不足40%;而这40%中间,除了不到2成的听众是因为爱好而自费欣赏,另8成的听众则是民乐业内人士或者演奏者的亲人、学生。"当一些西方著名指挥大师以及陈美的小提琴和三大男高音的演唱在庄重肃穆的音乐厅里让国人趋之若鹜、“无人入眠"时,中国的<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等传统经典作品以及当代杰出的创作乐曲和民间音乐却默默地流淌在酒店大堂、茶楼的角落里。
是听众在文化选择中摈弃了传统音乐,还是传统音乐在发展中举措不当而远离听众?
任何文化现象的兴起或消亡都是受众文化选择行为的结果。要研究当代传统音乐听众的流失,首先要研究决定当代人文化心理的变迁。
在探究中国传统音乐听众流失的原因及对策时,仅仅以走进音乐厅的听众为考察对象是远远不够的。音乐不仅是音乐人的音乐,更是大众的音乐。大众的审美、共鸣是音乐传播的动力,也是音乐传承的土壤。中国传统音乐听众的流失,不仅使它的传播影响面越来越窄,而且不久的将来,某些种类的民族器乐甚至会面临后继乏人或渐渐流失的险境。因此,对传统音乐听众的研究和探讨,必须采取一个相对开阔而准确的视角,重视并研究这一课题。本文探讨的“听众",是从大众对文化不同的审美需求和对文化不同的价值取向出发的相对宽泛的概念。既包括坐在听众席的听众,又包括虽未走进音乐厅,但对音乐有一定认识和兴趣的“潜在听众",还包括一大批具有民族艺术审美心理素质、有可能接受传统音乐的"未来听众"。
(一)当代听众文化欣赏心理的特征
表面上看,传统音乐听众的流失,是因为当代音乐市场上越来越多的视听选择导致传统音乐市场的萎缩。辣妹组合、崔健摇滚、交响乐、爵士乐 然而在喧嚣浮华表象下,总有-种规律性的东西在起作用。这就是大众文化欣赏心理的变迁。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导致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审美习惯的千差万别。但形成当代大众文化欣赏心理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历史传承带来的民族性
一个民族的大众心理特征,不仅具有随社会一起发展的时代性,而且具有文化传承性。如果说,时代性是多变的;那么传承性则是稳定的。
任何民族在大众文化心理上,都或深驭浅地埋藏着一种对文化诉求的群体认同。中国传统音乐中蕴涵的礼乐文化和人生哲学,依然构成了当代听众最基本的审美需求。所以,无论是柔婉细腻的《渔翁><昭君怨》,还是粗犷豪放的<将军令><苏武牧羊>,经过一代又一代音乐人的演绎至今,依然流传不衰。传统音乐对当代听众文化心理而言,不仅是一种怡情赏性的艺术载体,更是一种能在特定范围内激起一个群体道德审美、人文精神共鸣的载体。
经济、文化全球化交汇带来的时代性
当代听众区别于以往历史年代大众心理的最根本特征,就是在他们身上具有新经济条件与后现代文明融合背景下的时代性。发展的经济、民主的政治、便捷的交通、发达的资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信仰的人群,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频繁而近距离地沟通过。交融的文明,形成了当代经济结构、思想意识、文化审美的多元性特征。从而导致音乐创作的主体和客体一一音乐制造者与音乐创作本身的多元性。在同样的心理诉求的支配下,完全可以在其它的文艺形式上得到满足。
相反,像过去某个历史阶段上,只有革命样板戏或其它任何一个单一种类占主导的时代,要么是缘于文化不得不屈从于某种外力的专制,要么是这个民族的文化心理还没有成熟到具有足够的包容性。从这一点看,当代传统音乐听众的分流有其合理性,既是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为什么听众在流失
大众文化心理的“民族性"决定了,听众走近传统音乐潜在的动因之一是“杯旧",是为了在一种熟悉的节奏和风格中找到属于一个群落共同的记忆和文化归属感。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十面埋伏入凤凰于飞<高山流水>总是长演不衰,甚至一些飘落异乡的老华侨常常在曲终幕落时泪水纵横。
然而大众文化心理中的“时代性"又决定,走近传统音乐的听众又不仅仅是为了“怀旧"。
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发展正处于转型期。当一座城市、或一个社会的经济主流,是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时代时,它所属的大众文化心理的主流特征也必然随之转变,从封闭的、满足的、田园般的农业文明审美,转向更加开放的、多元的、快节奏的工业文明审美。
当一个社会的转型尚未尘埃落定时,往往是大众心理变化最剧烈的时候: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新的利益格局尚未完善,不可预测的变数超过了人们对生活常态的经验估计,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定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当代音乐听众被迅速分化、瓦解成几个部分甚至被改变而形成新的审美群落。欢呼的、奋斗的、失落的、矛盾的、茫然的、惯懑的...这时,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比较单一欣赏情趣的“怀旧式"音乐,而是渴望听到更加关注现实,更能反映自身的音乐。
为什么《扬鞭催马运粮忙><赛马>转瞬之间传遍大江南北,至今让一代人念念不忘9因为作品真实地反映出在当时蒸蒸日上、百废待兴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心中进发的单纯而炽烈的热情。为什么《流浪者之歌>至今仍能让跨地城、跨民族的人们含着眼泪倾听,因为那悲怆而遒劲的旋律,几乎在每一个有历史的民族中都留下过相似的记忆,而今天,我们依然能够在这种旋律中看到东非、看到中东,那些因为饥饿、战乱或动荡而被迫背井离乡的人们。
然而回首我们这几年的音乐创作,能够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变革进行反映的;能够对当代人内心的动荡与困扰进行探讨的;能够对新出现的社会问题,诸如爱滋病、反恐、战争、环境污染等进行反省和思考的作品几乎寥寥无几。更多的作品,无论是创作的或是改编的,大都依然承袭了民乐中一成不变的小桥流水、品茶煮茗的古典式审美。当中国社会在发展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已经越来越不能回避的时候,人们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强烈关注,已经远远超出了农业文明时期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理平衡方式。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听众的心态和关注被传统音乐以一种古典的矜持加以漠视的时候,更多的人必然会把寻求理解与慰藉的目光投向其它更具贴近自身的音乐,例如摇滚、爵士乐、流行歌曲等。
(三)让传统音乐介入现代生活
没有听众的作品就没有生命。今天的听众所关注的、所感动的、所思考的、所困惑的,都已经与上几个世纪的人的心态大相径庭。如果没有以新的历史背景给传统音乐增加时代感,那么无论多么美轮美奂的音乐都只是对过去的一种模仿;而传统音乐不是装在玻璃柜里的手工艺品,让人们只是欣赏技巧的精湛或旋律的优美;也不是一种崇尚复古的赝品,只是为了引起人们怀旧的情绪。真正的传统音乐应当是把潜藏在大众心理的民族性审美定势,与当代社会结构调整过程中,人们从整体心态上体现的文化诉求相结合的作品。它应该具有当代生命的思考与内涵。对听众而言,它是一种缘于沟通而产生的理解;缘于理解而产生的共鸣。在满足听众文化顾赏或情感互动等浅层次审美愉悦的时候,传统音乐应该对听众的审美心理也产生重大影响,并赋有引导激发听众健康、积极的精神追求。那么,怎样使流失的听众重新回流?
创 新
有人说,音乐创作最重要的是感觉。的确,人在先天的悟性上有些许的差别,但除了极少数天才以外,由这种差别造成的表象上的不同是极其微小的。如果说有“感觉”的话,这种感觉决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更多的是来自我们后天积累的智慧和经验。它不是浅层次的一种感官体会,它更多的是一种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是与人生的经历、思考的程度息息相关的。所以与其说它是一种感觉,不如说是一种“思想",一种源于"体验"、源于"生活"的思想。
但思想也不是万能的。再新锐的思想也会在绵延无期的历史进程中稍纵即逝,成为过时的、僵化的东西。在几千年的人类文化进化历史进程中,无数的东西都被淘汰了一一我们的服装、流行语、甚至审美、观念,那么我们的传统音乐的出路在哪里?是坐以待毙、是被动固守、还是曲意迎和?究竟有没有永恒的东西存在?
正如在我们头顶照耀了几千年的太阳一样,文化的天空中也有一颗照耀了几千年的太阳从来没有改变过,并使万物生命生生不息,那就是创新。创新应当体现于传统音乐的方方面面:在创作的题材上,更加关注现实生活。这种关注可以是细腻的,但不是琐碎的;是庄重的,但不是空洞的。这种题材可以是我们周围的生活,也可能是跟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但关乎整个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例如,健康、和平、污染、贫穷及终极关怀等等。与题材的变化相适应,传统音乐在旋律、风格和结构等方面也应更加富有现代气质,贴近听众。
从心理角度研究传统音乐争取听众的对策
分为三个层面:
首先是巩固现有听众。现有听众群落大都是具有一定音乐专业知识背景,关注音乐界的最新动态,能够对不同的音乐曲式和创作进行精到的赏析甚至评点。因此这一部分的受众一般对传统音乐具有较高的忠诚度,无论是传统题材还是现代题材,只要能不断推陈出新,哪怕只是技巧上或演奏风格的些许变化,都能吸引这部分人走近音乐厅。
其次是争取潜在听众。这部分人一般受过良好的教育,对古典文化有一定的崇尚,渴望在雅文化的吸收中提升自我。在经济上属于中产,经过奋斗有了一定成就,但不满足于现状,渴望获得更大的成功,因此也会遇到一些矛盾和困扰。因此,对这部分听众,要增加传统音乐的互动性。同时在承袭民乐的民族性特色时,适当融入一些现代音乐的风格或特征,不把音乐仅仅当作一种纯艺术的欣赏,而是在音乐情理上贴近听众,使其在欣赏的同时有沟通感。
再次是培养未来听众。这一部分人对传统音乐的知识几乎空白,但承袭了民族性的审美心理,有待于被进一步启蒙。这就需要在演出过程中详细地策划、拟定节目单、解说词内容,甚至要加强日常的宣传活动,增加听众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极尽所能地创造演奏者和听众双方无障碍沟通的平台。
虽然我们对传统音乐的未来走向和现代听众的文化心理发展趋势尚不能准确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一定是具有亲和力的。它不漠视听众的心理诉求,而是寻求更多的理解与体贴。我们有理由期待,日臻成熟的传统音乐和听众将在民族文化的诉说与倾听中实现彼此的提升。
(责任端辑金兆钩)
《人民音乐》2003年第6期总第4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