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扬琴演奏的放松与紧张
于海英 华音网 2022-05-10

肌肉的放松与演奏力度的追求(肌肉的紧张运动状态)一直是器乐演奏的一对矛盾。调整及处理好放松与演奏力度的关系,是正确演奏乐器的重要法则,也是建立准确声音观念和获得完美音色的主要手段。应该说"绝对的"放松要求与"绝对的"肌肉紧张运动状态都是错误的,但"瞬间"的"绝对"却是必须的。紧张与放松,在循环往复的"瞬间"中进行,使"放松中的力度追求"与"力度追求中的放松"这一对矛盾体既对立又统一地存在。这一被无数演奏家实践了的真理,却一直困扰着我们无数青年学生及初学者。找寻这对矛盾的交换点,深切领会放松与紧张的交换关系,是本文所要阐述的中心问题。

放松与紧张的对立统一扬琴演奏动作是人体肌肉活动的方式之一。在演奏中,肌肉放松是相对于肌肉紧张而言的,它既不是持续的放松所导致的松懈,也不是由持续的紧张造成的僵硬,而是一次动作中辩证统-的两个环节。从演奏的实际意义来讲,放松是紧张的准备,紧张又是放松的目的。如果没有演奏前好的放松,则不可能出现演奏时合理的紧张,从而获得协调的动作和良好的音响效果。

在击弦运动中,我们可以感受和体会到:扬琴演奏的过程,是指、腕、臂用力(紧张)和回送(放松)交替进行的过程。这种紧和松的交替进行会逐渐养成一种自然的习惯。如果一味地追求绝对放松,则会造成演奏松懈;如果把合理的紧张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又会导致手臂持续紧张。以上两者均不可能求得任何演奏力度、速度的变化,获取良好音质。演奏时应注意:力不重、腕放松,做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松得自然,紧得合理,松时充分,紧时敏捷,并注意保持松紧关系的协调性和节律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在演奏时外观形态出现手臂某些部位持续紧张,动作机械两臂僵硬,身体上下颤动,过分挺胸躬腰、端肩、颈部僵直、两颊肌肉抖动、身躯僵硬并随音区的转换而呆板地摆动。演奏时出现速度快不上去,力度强不起来或弱不下去,强奏音响发噪,弱奏声音发虚,音色干瘪,缺乏结实度,没有颗粒性。有的人虽费九牛二虎之力,但音量却很小,没有达到弱而不虚、强而不噪的音响效果。在练琴、演奏之后常伴有手臂局部持续酸痛,甚至整个胳膊疼痛需请医敷药等现象。手臂持续紧张是初学时容易出现并且易被人们忽略的问题。在中等力度、速度的情况下,这个问题一般不易被察觉,而在难度较大、技术性较强的演奏中则暴露得十分明显,少数人甚至一持竹就紧张。所以,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技术方面

1.初学时容易忽视必要而科学的手臂松驰的基本训练,缺乏对手臂下垂,肩、肘放松习惯的培养。有的人甚至错误地追求进度,过早地进行超越本人实际能力的技巧练习和乐曲演奏,如在练习各种单音,双音时一味追求速度之快和跳动之大;练习轮音、弹轮时育目追求密度、长度和强度;练习乐曲时贪大难、贪多求快等。致使肌肉外表活动动作僵硬或不谐调,不该收缩的肌肉收缩,该松驰的肌肉和关节不松驰。这种超越程度的练习与演奏,往往还会使已经建立的正确动作的概念消失,使僵硬动作的概念加以巩固,久之则酿成手臂持续紧张的弊病。

2.由于持竹太紧,持竹部位不当,手指僵直、关节紧张,导致指、腕、臂在演奏前呈紧张状态。在难度较大的演奏中,又因持竹过松、食指和中指紧贴、中指脱竹、无名指和小指硬直或彼此张开等诸多现象,引起手指动作跟不上击弦运动的速度,导致手臂肌肉松紧关系紊乱。

3.由于手腕向两侧倾斜凸起、向里翘上凹下、腕关节与手背之间的最佳角度变化或消失、击弦前先提腕等不自然现象,导致腕部肌肉和关节呈局部或全局性紧张。

4.在具有一定难度的演奏中,采用以肘关节为活动中心,仅依靠前臂上下活动、臂指结合、臂腕结合,甚至只用手腕或手指等不科学的演奏方法(不包括特殊处理)。由于神经中枢不能协调控制,手臂运动功能不胜负担,因而导致肌肉松紧关系紊乱。

5.演奏中对肌肉放松与紧张的关系进行错误理解和应用,如强奏时一味依赖肌肉紧张增加手臂力量;快奏时一味依赖肌肉紧张加快运动频率:弱奏时借肌肉紧张,甚至把肩"吊"起来减轻手臂重量和弹奏力度;慢时靠肌肉紧张控制运动频率等等,这些都是导致肌肉松紧关系紊乱的因素。

(二)心理方面

因客观环境条件或者存在杂念而引起的怯场心理,技法或演奏不熟练而带来的精神负担和信心不足,疲劳或兴奋过度而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反常状态,心绪不佳或演奏时精神过分紧张,都会引起演奏者大脑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失调,从而失去对手臂的控制能力,导致肌肉松紧关系紊乱。

(三)物理方面

由于使用琴竹的竹头过重、过轻、过软,竹杆太软、太硬、太长或太短等,长度、硬度和重量不成比例,不合规格的琴竹;琴码过高或过低,码距过宽或过窄;坐椅过高或过低;琴面的倾斜度过大或过小等原因;这些对于使用者不习惯、不适应的物理条件将会给演奏者带来前述紧张心理或技术负担,引起大脑神经支配失调,导致肌肉松紧关系紊乱。上述技术、心理和物理方面的各种因素在实际演奏中往往相互交织,彼此转化,并集中在技术上反映出来。因此,我们应该透过演奏中出现的各种表面现象,经过认真分析与鉴别,找出导致手臂持续紧张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技术原因是主要的),对症下药,分别予以克服。

演奏中正确的手臂运动

(一)放松与紧张的运用

扬琴是靠两手持琴竹交替击弦来演奏的,演奏效果的好坏,与身体各部位动作的协调与否以及身体状态密切相关。因此在演奏过程中首先要排除心理的紧张状态,其次是整个手臂应自然弯曲、下垂,小臂向前平伸,呈下沉状态并有下坠感,始终保持向下垂落的基本感觉。肩、肘、腕、指各个关节松动自如。以腰部为基础,全身都要自然放松。

1.击弦前,在上述松驰状态和自我能够感觉到手臂重量下沉的条件下,用大指和食指轻轻捏住琴竹,中指托住琴竹,无名指和小指向掌心内自然弯曲并靠近琴竹的尾部,手型近似半握拳状。拇、食、中三个指头持竹时,既不要将琴竹捏得过紧也不可过松无力,要求松弛而不失去控制。三指持竹用力均匀,而无须任何多余动作和力量。

2.击弦时,指、腕以及臂部工作的肌、腱以不同程度的瞬间紧张即用力使琴竹弹击琴弦。手腕和琴竹的运动应是从上至下的直线运动,而不是左右转动。

3.击弦后,工作的肌、腱应立即回松即弹性放松,反应越快越好。竹头着弦要一触即离,富有弹性,以保证下一次击弦的有效进行。但应注意两手的动作不宜过大,避免出现僵硬的木偶似的错误动作。

(二)各部位的运用和调整

为了利落地进行各种技法演奏,准确地达到音乐表现中力度、速度及音色方面的要求,减少与避免手臂持续紧张,演奏者可在基本方法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对各部位加以灵活运用和适当调整。

1.强奏时,加强指、腕、臂动作的连续性,借助琴弦弹性快速下竹。适度加大弹击力度,扩大动作幅度,在可能的速度范围内,要充分运用手臂自然的重量和必要的臂部动作配合演奏。

2.弱奏时,肩肘极度放松,充分运用手指的灵活,加上手腕的细微配合。适当减轻弹击力量,缩小动作幅度。力度极弱时,可减少工作部位,以达到控制速度、力度和平均度的目的,并力求控制性与自如性的统一。

3.快奏时,一般运用手腕的灵活,加上手指以及小臂的密切配合。适度加强手指对琴竹的控制,缩小动作幅度以加快运动频率,充分发挥肌、腱的弹性机能。只有做到指、腕、臂三结合才能加快演奏速度。

4.慢奏时,肩、肘高度放松,臂、腕、指动作应更加协调,手腕轻抬并在击弦后慢起,但要避免松散无力。从举竹到下击的过程,要注意动作放松下沉并做到力量有机贯穿。

5.力度由弱渐强时,采用由手指、手腕、手臂层层发动、顺次加力的方法,逐步加强手腕的主动性,带动小臂的击弦力量,渐渐扩大动作幅度。力度由强渐弱时则相反。这时要注意肌肉快速反映和大脑神经灵敏度的调节,使肌肉从一定的紧张状态中逐步松驰下来。

6.速度由慢渐快时,一般逐渐加强手腕的主导作用和手指以及前臂的配合。逐步加强手指对琴竹的控制,缩小动作幅度以加快运动频率。速度由快渐慢时则相反。这时要注意动作的协调性,从举竹到击弦,手臂的运动速度要与逐渐减慢的演奏速度保持一致。

获取纯美的音质是一切演奏动作的核心(这里不涉及各演奏流派的音质要求与爱好)。它除与击弦部位准误,竹头垫物硬软、厚薄,乐器音质优劣以及琴弦好坏外,主要依靠演奏部位灵活协调的动作,产生轻巧的弹击力量。手指是音色变化的魔术师,拇、食、中指必须对琴竹进行贴切控制和灵活操纵。准确协调指、腕、臂各肌肉间紧张与放松的关系,将弹击力量适当而巧妙地传递给竹头击弦,使琴弦产生最佳振动,更是诸多要素中的重要环节。

人的一切运动,都是在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肌肉活动。各个肌群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处于对立统一状态。每一个协调的动作,都是肌肉在大脑神经兴奋与抑制精确地配合下,进行相互牵制、彼此协调的活动。指、腕、臂的肌与腱在击弦时应当相互配合协调,从而达到用力自如、反映迅速、准确有力的目的。演奏中参照上述方法,将各部位结合起来使用,可根据不同乐曲的思想内容,不同段落的音色要求,来变化持竹手形和持竹方法。概括地讲,就力度而言,用力大小、手臂力量贯通是关键。就速度而言,腕指灵活性是关键。就音质而言,用力巧妙与适度是关键。总之,无论音色、力度、速度怎样变化,都应以大臂下垂、手腕放松、手指灵活为基础,它们均与手臂的演奏机能密切相关。因此,在借鉴上述方法的同时,应致力于演奏能力的提高。

作为一名优秀的扬琴演奏者,必须具备娴熟的演奏技巧、广博的音乐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舞台经验。本文仅就手臂运动的特征、规律及基本技法进行论述,意在当前演奏方法因人而异,各有所长的情况下求得更多的共性,使演奏者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促进我国扬琴事业的发展。

(编辑朱默涵)

刊于: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