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从国内四种音乐学术期刊看扬琴艺术研究的缺失
张文禄 华音网 2024-10-31

内容提要:扬琴自明朝末年传入中国以来,已在中国发展了约400年,从最初的两排琴码的“洋琴”发展到现今,无论演奏艺术、乐器制作、乐器改革还是教育教学、作品创作、学术科研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随着扬琴艺术不断地深入发展,扬琴艺术走出了一条充满曲折但前途光明的发展壮大之路,然而我国目前最有影响的《人民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音乐艺术》等四种音乐学术期刊上刊登的有关扬琴艺术的学术论文却屈指可数,与扬琴艺术的理论发展不相适应。本文以上述四种学术期刊为研究蓝本,对扬琴艺术的理论学术论文进行归纳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扬琴艺术;学术期刊;学术论文;思考;建议

一、引言

史料表明,扬琴是在明朝末年由海上传入我国广东沿海一带,后逐渐流传于全国。在我国历史上,曾将外来的物品称为洋货,如“洋油”、“洋火”、“洋布”等等,扬琴也被呼为“洋琴”。在四百多年的流传过程中,“洋琴”经历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逐渐与中国的地方戏曲、说唱音乐等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相契合,成为具有鲜明特色、表现力十分丰富的乐器,深受人们的喜爱。“洋琴”在不断民族化的过程中,演奏工具由木制“琴槌”改为竹制的“琴竹”,“洋琴”也被改称为“扬琴”,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消化吸收和借鉴创新。

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扬琴已从最初的简单形制发展为具有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制作精良、转调方便、表现力十分丰富的民族乐器,历代都涌现了代表扬琴发展水平的精品佳作和演奏名家,形成了华丽明快的广东扬琴、激越遒劲的四川扬琴、质朴豪放的东北扬琴、清新幽雅的江南扬琴等多种不同地方风格和特色,使得中国扬琴无论在琴体结构、音位排列、音色音域还是击弦器具、演奏技法、风格特征上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同类乐器有所不同,已成为一件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乐器,不但用来伴奏、领奏、重奏、合奏,还经常用于独奏,在世界扬琴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中国扬琴艺术的理论研究仍显滞后,无法适应迅猛发展的扬琴演奏艺术。本文选取国内众多音乐学术期刊中较为引人关注的《人民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音乐艺术》等四种学术期刊作为本次研究的基础蓝本,管窥我国扬琴艺术研究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二、学术论文的基本情况

20世纪50年代后,我国的音乐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出现了欣欣向荣的繁荣局面,各种学术期刊也纷纷创刊问世,为音乐创作、教学、研究、艺术实践、学术交流等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人民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音乐艺术》就是众多学术期刊中较有影响的重点核心期刊中的佼佼者。

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的学报《中国音乐》(季刊)1981年3月创刊,至2006年底,共出刊104期,其中发表有关扬琴的论文、评论、报导、扬琴相关知识等共计38篇。

1983年桂习礼先生发表《扬琴演奏的手臂运动》的学术论文,对扬琴演奏中的手臂运动的重要作用及演奏的基本方法、肌肉合理的放松与紧张是演奏的生理基础、放松与紧张的关系及导致持续紧张的原因、演奏中正确的手臂运动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作了详细论述,对扬琴演奏艺术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其后,项祖华、刘寒力、徐平心先生分别撰文对《江南丝竹扬琴流派及其风格》、《广东音乐中扬琴流派及其风格》、《东北扬琴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四川扬琴流派》作了深入细致地研究考察,论述了近现代扬琴风格流派的形成与发展。而王沂甫先生发表的《论扬琴竹法》,从八个方面对扬琴的竹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扬琴上轮竹技法》的文章,论述的是轮竹的产生、特征,以及轮竹的种类、训练方法和运用等。他认为,轮竹可用来将每个单音连成一串,弥补不能奏长音的短处。刘寒力先生《扬琴竹法研究》-文从建立竹法体系框架的设想出发,对扬琴的竹法状况进行了分类、归纳。指出竹法分为正手竹法、反手竹法,混合竹法和传统竹法,并分别介绍了它们演奏的基本规律。除此之外,刘先生认为竹法还有四种变化形式。他还介绍了多声部竹法的计算、技巧竹法安排、创意式竹法安排、代用性竹法、竹法标记及音位标记等设定竹法的特殊情况,并简单介绍了教学中应用的训练方法,最后指出竹法设计正在逐渐成为扬琴乐曲创作中的组成部分。李玲玲老师《现代扬琴音乐作品竹法探讨》一文在传统竹法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现代扬琴作品中竹法运用的比较分析,将竹法定义为“是扬琴音乐作品演奏中运用琴竹的各种方法和技巧的总称”,①阐明竹法运用应适应新时代音乐创作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和提高扬琴演奏艺术的表现力。徐平心先生发表的《中外扬琴的比较》则将中国扬琴置于世界扬琴的大环境中进行比较。项祖华先生《扬琴艺术的世纪回眸与展望》一文从宏观的多元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心理着眼,结合国际扬琴本体的传承衍化、形制构造、演奏技巧、风格特点、译名词义等多方面进行纵横比较研究,将世界扬琴的源流与传布,分为欧洲扬琴体系、西亚南亚扬琴体系和中国扬琴体系,从而划分了世界扬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世界格局。在论述扬琴演奏技艺的审美特征和发展趋势时,他用十六字琴诀予以概括:即“左右全能,点线有致,曲直兼济、纵横交织”。②刘寒力先生1996年发表《东北扬琴“吟揉滑颤”之训练与三步教学法》一文,介绍了东北扬琴“吟揉滑颤”技巧训练的三步教学法,即第一,理论学习、作品赏析;第二,训练掌握、实习演奏;第三,运用提高、探索创新。赵艳芳老师在《中国扬琴演奏技术发展的内在因素》一文中,抓住弹弦乐器(扬琴)并不特别擅长表达“如歌的旋律”这一特点,研究前人是怎样把自己偏爱的但又不擅长表现旋律的乐器与崇尚旋律的音乐审美观念融洽起来这个问题,进而探求中国乐器演奏技术发展的内在因素。她认为扬琴是传入中国最晚而又被改造认同为民族乐器的“外来乐器”,抓住“洋琴”演变为“中国扬琴”的技术发展过程,对扬琴的演奏技术发展作了进一步探讨,找到了研究中国乐器技术发展特点的一条重要途径。吴顺章先生《论扬琴演奏中力的运筹、释放与流动》一文从扬琴演奏中力的运筹、释放与流动三个方面论述了肩、大臂、小臂、肘关节、手腕、手指等各部位应有的状态。张翠兰老师发表的《稀见清代洋琴史料二题》,从乐器发展史的角度,对清代顾禄《桐桥倚棹录》所记“洋琴”史料进行考证以及樊彬的《问青阁诗集》中的《听陈伶打洋琴歌》一诗进行解读,具有乐器学和音乐文献学的重要价值。

另外,《中国音乐》还刊登有赵艳芳、吴军、郑培东、潘广德、李玲玲、李荣珊、李向颖、邱怀生等人从技术技巧、扬琴起源、地方风格、乐曲演奏解析等方面所写较有特色与影响的学术论文。

上海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季刊)1979年12月创刊,截止2006年底,共出版107期,其中只刊载有两则通讯报导性质的短文,介绍了上海音乐学院洪圣茂先生研究设计的四排码十二平均律扬琴的乐器改革情况,附有十二平均律扬琴音位排列图一张。1982年第1期报导了“扬琴经验交流大会在武汉举行”的消息。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比上海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晚出刊一年,于1980年12月创刊,至2006年底共出版105期。共刊载有关扬琴的论文和评论3篇。1985年第1期发表项祖华先生的论文《扬琴技法分类、术语、符号规范化之我见》,项先生有感于各地区、乐种、流派和演奏习惯的不同,技法分类、术语、符号等一直未达到统一规范的现状,认为经过长期发展而如今到了“分久必合,去异求同”的时候了。项先生按照“统筹兼顾,系统分类,名副其实,简明形象,乐语通用”的原则,将扬琴演奏综合规范为十大技法系统,即单竹、齐竹、轮竹、颤竹、滑抹、揉弦、拨弦、抓弦、点弦及装饰音十类,是对扬琴的传统技巧、常规技巧及创新技巧的总体概括和系统分类,使其在每种母项下,又分若干子项,各类技法又可组合成新的复合技法,形成了中国扬琴独具的音色个性、竹法特点和演奏技巧,是现代扬琴演奏技巧的总体概括。张前先生的评论《演奏者的创造——听黄河扬琴独奏会有感》(1988年第4期)以黄河独奏音乐会为切入点,对黄河先生的演奏给予评价,认为他乐感好,基本功扎实,眼界开阔,善于博采众长,成为新一代民族器乐演奏的佼佼者之一。在这篇评论中,张前先生对扬琴作品的创作与改编发表了自己看法。在如何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音乐遗产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邝晴在《我国第一部扬琴教材〈琴学新编〉的历史价值》(2003年第4期)中对丘鹤俦(1880~1942)于1921年出版的第一部广东音乐扬琴的专著《琴学新编》的历史价值作了论述。

《人民音乐》创刊于1950年9月,是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一份发行量可观的学术期刊,至2006年底共出版499期(含1期增刊),发表有关扬琴的学术文章、评论等共计19篇。

从1956年起,《人民音乐》除先后发表了雷庆文先生《怎样演奏扬琴》、张晓峰先生《浅谈几首扬琴曲的创作和演奏》(1963年)、李德真先生《漫话扬琴》(1985年)等文章外,1982年郑宝恒先生发表《扬琴演奏技法中的滑抹音》的学术论文,主要介绍了在“直嗓子”扬琴上如何演奏滑抹音这一新的技术技巧。黎胜元先生在从事多年演奏与教学的基础上,接触大量作品,就现代扬琴作品创作的概况、创作特征以及创作对推动乐器改革和演奏技法的创新等问题作了探讨,发表《现代扬琴作品的创作》(1998年)一文。王文礼先生《论视觉在扬琴演奏中的作用及其运用》(2006年)一文认为不少演奏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不能准确地弹奏出每一个音符,究其原因,除了各种技术动作上的问题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即缺乏良好的视觉意识和正确的视觉运用方法,使得视觉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导致琴竹击弦不准、分辨不出音位,甚至引发节奏不准、句子脱节等问题,对此,作者谈了自己的研究体会。

除此之外,《人民音乐》还用较多篇幅,发表了许多评论性文章。如:周青青《黄河扬琴独奏音乐会给人的启发》(1988年)、何昌林《风云变色,星辰失度-听项祖华的扬琴新作〈林冲夜奔〉》(1989年)、项祖华《扬琴的艺术魅力与生命力-李玲玲扬琴独奏音乐会听后》(1992年)、杨秀荣《评项祖华的扬琴艺术》(1994年)、陈自明《立足传统面向世界-记刘月宁扬琴独奏会》(1995年)、何昌林《三分天下百弦琴-记国际扬琴学会副主席项祖华教授》(2001年)等。这些评论从不同角度对当代演奏家的艺术特色或对扬琴作品的创作特点给予评介。

三、思考及建议

以上四种音乐学术期刊从创刊至2006年底,累计共出刊815期,发表有关扬琴的论文、评论、报导、活动综述等共计62篇。从发表的扬琴学术论文来看,它涉及的研究领域应该说还是比较宽的,不但有对风格流派的探讨、对技术技巧的研究,也有对扬琴历史和文化内涵以及演奏美学和作品创作等方面的研究。其中虽然有不少上乘之作,但与迅猛发展的扬琴艺术的要求相比,感觉还远远不够,数量仅占总出刊期数的7∙6%。上述四种国内较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代表了当今学术领域的最高水平,以往扬琴学术论文发表较少的情况应当引起我们扬琴艺术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大家不妨思考一下,是这些学术期刊忽视扬琴艺术,不愿发表有关扬琴的科研论文?或是我们扬琴界还不够重视理论研究?还是业内科研的水平和能力无法达到要求?如是后者,我们就应当急起直追,改变目前这种落后的现状。在此,笔者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与扬琴界同仁共勉。

1.加大扬琴艺术的宣传力度

扬琴自海外传入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演奏、教学、创作,还是科研、乐改、对外交流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绩,中国扬琴已迈向独树一帜、自成体系、走向世界的新阶段。

过去的许多年里,扬琴界举行了多次全国性的教学研讨会,推进了教材建设,促进了一批包括扬琴传统及创作曲集、技术训练、演奏法以及艺术理论等方面的学术著作的出版,发表了很多学术论文。2000年在北京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召开了“首届全国扬琴艺术研讨会”,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中国扬琴专业委员会领导班子,出版了内部刊物《全国扬琴艺术研讨会论文集》③。2001年6月在南京举行“第二届扬琴艺术研讨会”,进一步推进了扬琴艺术的发展工作。2004年11月在厦门召开了“第三届全国扬琴艺术研讨会”,与会人数约160人,为历届之最。其间举办多场扬琴音乐会和学术交流会,提交新作品35首,论文36篇。④2005年10月,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八届国际扬琴大会”,来自世界各地的扬琴艺术家、学者、乐器制作商等欢聚一堂,共商世界扬琴艺术的发展大计。这次国际扬琴大会共收到国内扬琴界人士撰写的论文25篇,曲谱13首。⑤三次“全国扬琴艺术研讨会”和“第八届国际扬琴大会”的召开,无疑对发展和推动中国扬琴艺术事业起到了无可估量作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如果说这些活动的举办让我们看到了国内以及世界扬琴的发展现状,世界各地的演奏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那么与演奏水平的发展相比,正如有识之士在肯定了大会圆满成功的同时,也发出了“美中不足的是较多地注重了音乐会的丰富性,较少理论上的研讨,如能使各国会员有机会坐下来交流一下各自的乐器改革、创作、音乐欣赏和教学方法上的经验和体会,相信会有更好的效果”的感叹。⑥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这些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活动的宣传报道力度,在今天各种传媒日益发达的情况下,尚未取得预想中的效果。我们应当加大扬琴艺术的宣传力度,让人们更多地认识和热爱这件特色鲜明的乐器。中国扬琴如今三分天下,与欧洲扬琴、西亚南亚扬琴成鼎足之势,成为三大体系之一,我们理应发展强大,让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百花园中这一既有世界性又有民族性的乐器之花-中国扬琴声名远扬,越开越艳。

2.加强科研,写出高水平的论文

理论既是实践的结晶,又是实践的指针。如果对一门学科归纳不出整套扎实的理论,这就意味着实践尚未升华,这种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难免局限于经验甚至成为盲目的实践。扬琴艺术发展至今,虽然有不少优秀的扬琴艺术论文发表(包括在其他学术刊物上发表,由于本文研究范围所限,此次未作为研究重点),也引起了学界同仁的关注,但长期以来,大家的目光更多的是集中在演奏、教学、作品创作等方面,由于我们的扬琴理论研究起步较迟、投入较少,多局限于对中国扬琴自身的纵向研究,缺少对世界扬琴宏观的横向研究比较,加之许多人对科研论文的写作关注度还不够,科研论文质量尚不能令人满意,更无法达到国际水平。扬琴艺术领域的科研有许多方面显然还是空白,需要我们去填补。比如,大家熟知的小提琴、钢琴等这些毫无争议的外来乐器传入中国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作品,而外国传入的“洋琴”是否有曲目同时传入中国?如有,为什么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如没有,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只有乐器传入,而无乐曲传入?扬琴是由海外传入的说法是否还需要进一步考证?凡此种种,需要我们加大科研力度。因此,科研领域的工作具有开创性、前瞻性、创新性。当然,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我们努力奋斗。单纯的演奏家或理论家、作曲家、乐器制造家单打独斗的局面显然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要有全能型的人才发展扬琴事业,在演奏、创作、乐改之余,更要善于进行理论总结。广大扬琴工作者,更要有科研意识,强化理论研究,从扬琴艺术的理论著作、科研论文、作品创作、演奏技术技巧的发展创新等方面都需要花大力气,全方位提升扬琴艺术的理论研究水平。

3.加强乐器改革步伐,跟上时代发展

在传统扬琴的基础上,现代扬琴对音位排列、琴体结构及制作工艺进行全面的改革提高,律吕式大扬琴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比较成功

的扬琴改革成果,后杨竞明先生改革研制的“五二多排并列”的三排、四排码转调扬琴相继问世,奠定了现代扬琴的基础。70年代起以401型扬琴为主流,其后派生研制生产的还有81型扬琴、红旗牌扬琴、501型扬琴以及402型扬琴,音色圆润、明亮厚实,扩大了音域,具备半音转调功能。国际音乐界评论中国扬琴:“经过汉化和改良,半音已齐备并可随意转调,因而乐器的功能大大提高,琴竹的使用比较木槌更为灵活而富于弹性,因此也就增强了它的表现力”。⑦但是,当前的乐器形制、琴体结构、音位排列、音色音质、制音装置、使用寿命、工艺技术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有待进一步改良和提高。而热心从事乐器改革的有志之士越来越少,乐器质量在客观上已制约扬琴艺术整体的发展,值得引起扬琴界和有关部门的思考与关注。我们应当立足开发高标准、高层次、高品位、高质量的乐器,设计研制具有中国特色与气派的音域宽广、音色完美丰富的扬琴,提高扬琴的表现力。同时,也应考虑琴体本身的重量与体积,采用新型材料研制琴体轻、携带方便的扬琴,以免很多初学者一看到这个重量级的“庞然大物”就心生畏惧,进而改学其他轻巧的乐器了。现在高科技越来越发达了,乐器的改革还远没有结束,要追求高科技含量,试问我们能否试制出多种形制、新型材料、适合不同需要的更轻便、更美观、更不易跑音的新型扬琴?

4.抓好普及工作

如今国内九所高等专业音乐学院,还有其他艺术院校、师范院校及艺术类中专等,都已先后开设了扬琴专业,从民间化、业余化转向正规化、专业化。中央、中国、上海音乐学院等还建立了附属音乐中学及音乐小学,形成“一条龙”连贯完整的专业音乐教育体制。近20年来,扬琴专业一批又一批硕士研究生先后毕业,充实到教学、科研、艺术实践的队伍中来,这是中国扬琴艺术史上的重大变革与硕果,标志着扬琴教学研究向深层次与高水平发展。根本改变和优化了专业队伍的素质,从而涌现出一批才华横溢、技艺精湛的青年扬琴演奏家、教育家群体,对提高扬琴专业教学、艺术实践、学术研究水平起着积极推进作用。

与此同时,许多扬琴教育工作者也都身体力行,在重点发展专业音乐教育的同时,广泛开展社会业余音乐教育,多渠道、多元化的形成社会音乐教育网络和广泛的业余扬琴队伍。把教育作为百年大计来抓,大力普及扬琴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上世纪80年代开展的扬琴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规模呈现几何效应,学习扬琴的人越来越多,培养了一大批热爱扬琴事业的人,业余队伍和水平不断壮大提高,有些也走上了专业化的艺术道路。扬琴艺术构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网络和梯队结构,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绝对数量的扩大并不意味着绝对水平的提高,我们面前的道路还很曲折,困难还很多,需要加速前进。只有专业和业余“两手抓”,我们的扬琴艺术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和兴旺。

5.广泛交流,兼容并蓄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以及各地相继成立的扬琴学会,是一个很好的组织,它把扬琴界的人士很好地聚集在一起,起到了团结、交流、引导、示范的作用。各地的扬琴学会成立之后都开展了许多有益于扬琴事业的工作,但过去的工作多集中在本地区、本学会内部,今后应当在省市之间、学会与学会之间,条件成熟的要开展全国性的广泛交流,沟通信息,扩大扬琴的影响力。多举办海内外的扬琴艺术节和演奏、创作、乐器制作的单项或综合大赛,举办学术论坛,进行科研论文交流、评比,争取继续举办世界扬琴大会和国际性的演出、研讨等文化交流活动,开拓艺术视野。艺术院校要站在事业发展的前沿高度,努力培养、造就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艺术人才,造就集演奏、创作、教学、科研于一身的复合型、学者型的扬琴大师和创新学派的大家。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蓬勃发展,使中国扬琴艺术未来的前景和蓝图更加灿烂夺目。

四、结论

扬琴传入我国四百年来,历经数代琴家的耕耘创造,从乐器形制到演奏技艺,从作品积累到音乐风格,从口传心授到进入高等音乐学府,从民间形态到建成一支可观的专业演奏家队伍,都标志着已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扬琴体系。这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晶,也反映出华夏民族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但大家应当看到我们的科研论文与迅猛发展的扬琴艺术事业还不相适应,作为扬琴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科研工作还需要加快发展步伐,不但要在演奏的技术技艺方面,还要将中国扬琴置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层面上,进行全方位研究,多发表高水平、有创新性、见解独特的学术论文。随着扩大开放,中外音乐文化交流日益广泛深入,我们要全方位审视我们的扬琴艺术,演奏、教学、科研、乐改等方面比翼齐飞,才能将中国扬琴放到世界这个开放性的大环境中去撞击和交融,中国扬琴才能产生新的发展和超越,中国扬琴才能以“中国扬琴体系”的全新面貌,走向世界。

注释:

①李玲玲:《现代扬琴音乐作品竹法探讨》,载《中国音乐》,2006年第4期。

②项祖华:《扬琴艺术的世纪回眸与展望》,载《中国音乐》,2001年第4期。

③参见《第一届扬琴研讨会论文集》,2000,内部交流。

④赵艳芳:《第三届全国扬琴艺术研讨会综述》,载《中国音乐》,2005年第2期。

⑤参见《第八届国际扬琴大会论文集》2005,内部交流

⑥张宁:《世界扬琴艺术的大融合-第八届世界扬琴大会综述》,载《人民音乐》,2005年第12期。

⑦项祖华:《扬琴艺术的世纪回眸与展望》,载《中国音乐》,2001年第4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