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项祖华先生的扬琴作品《竹林涌翠》以丰富多彩的音响色彩和对民间素材富有新意的创作改编在众多扬琴作品中独到一帜。本文从结构处理和扬琴技法两方面对其写作特色及创新之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扬琴;竹林涌翠;项祖华
项祖华先生的扬琴作品《竹林涌翠》收录于他的作品集《风情录》一篇中。全曲融合了云南多个少数民族的音乐素材,紧扣“左右全能、点线结合、曲直相兼、纵横交织”这16字创作理念,以清新优美的旋律、生动明快、动感十足的节奏型和纵横交错、变化多样的织体配置,为我们勾画出西南边陲所特有的异域风情,加之作品对扬琴特殊演奏技法的大胆开发和应用,创造出新奇而又充满现代感的音响效果。作品仿佛一幅浓墨重彩的民俗风情画展现在听者面前,极具艺术魅力。
纵观全曲,它的最大创作特色在于“对比”二字上,这也是项祖华先生在谈到这部作品的创作感受时反复强调的一点。无论是从曲式结构、调性色彩上的创新性安排,对左右手、各声部之间织体的配置,还是对于民族旋律素材的广泛收集,以及对扬琴技法的开发运用上,无不显示出作曲家为避免单调,不断创造对比性因素的良苦用心。因此,本文试图从结构处理与扬琴技法两个方面对《竹林涌翠》这部作品的写作特色以及创新之处进行分析,探索作曲家是如何在作品中利用有限的资源不断制造出新鲜感,创造出奇风异俗的听觉感受的。
一、对丰富多彩的民族旋律音调的有机巧妙应用
《竹林涌翠》是项祖华先生根据他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长期生活的实际体验所创作的,作品的结构为回旋曲式,因而全曲凝结了云南多个少数民族音乐的旋律、音调之精华,加之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对这些民族音乐元素进行整理和编排,使其在作品中通过扬琴化的语言一一得以展现,既羽翼丰满又错落有致,毫无生硬堆砌的痕迹,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创作功力。
引子为我们描绘了云南深山竹林的早晨,用极自由的节奏、极宁静的音响与颤音、琶音、分解和弦的组合营造出悠远、缥缈的意境,拨弦、泛音相呼应,一连串的4度双音由高音区自上而下,色彩化的离调处理,仿佛林中鸟儿在晨雾中苏醒,相互争鸣,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主部主题A是作者在傣家竹楼中生活的真实感受,整个主部都洋溢着浓郁的傣族风味。主题呈示时滑音指套的运用使得旋律轻盈、婉转,好似青春靓丽的傣族姑娘,婀娜多姿,柔情似水。
插部B的音乐是对彝族舞蹈音乐元素的一次成功运用。作者在该部分巧妙地将彝族腊倮支的“打歌”与楚雄彝族自治州白彝支系的舞蹈歌相结合,旋律着重强调了1、2、5这3个音,同时多用切分与后十六这样俏皮的节奏,使得整个插部B的音乐欢快活跃,展现了彝族青年朝气蓬勃的独特气质。
插部C取用了云南哈尼族富于装饰性的特色音调,变化音的引入制造出半音序进的和声运动方式,配以扬琴特有的击板技法,使得旋律动感强烈,音响新奇刺激,令人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忘怀。
二、结构处理方式上的中西融合、安排精妙
在一首扬琴曲中同时融入多个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但给人的听觉感受却是丰富又不显凌乱,靠的就是作曲家在结构安排上的独具匠心。
首先,变奏性的原则在作品中得以创造性地运用。这首作品是用回旋曲式写成的,但无论从曲式结构安排和调性配置方式上,都与西方典型回旋曲式有很大不同。为了突显各部分之间的对比性因素,作者巧妙地将变奏的原则融入回旋曲式中,使各种基本的音乐素材衍生出新的生命,并散发出时代的气息。这种传统与时代的融合,令作品丰满又富表现力,同时也很好地维护了结构的统一性。
主部与插部主题都有反复,却完全不存在原型再现的情况。主部主题第一次呈示采用了单音织体,旋律优美且富有歌唱性。紧接着出现的三度四度双音织体为后面变奏一做了连接。变奏一由两部分组成,前两个乐句的写法尤其值得一提:主旋律的反竹应用,制造出清脆明亮的对比音色。它的伴奏由民族化的和声音调进行与固定音调g#gag两个因素构成,赋予旋律鲜明的个性,同时也在听觉上造成新鲜感。
后两个乐句,复调织体开始出现,作者将一个小的卡农段与主调段落相并置,旋律线在左右手、高低音两个声部间交错、对话。在演奏技法上,由左手长轮音奏主旋律转向左右手交替轮奏出主旋律,造成演奏上与听觉上双重的新鲜感受,也充分体现出作者“左右全能”的创作理念。
主部的第二次出现A’引入了“性格变奏”的表现手法,这段傣族音乐主题性格变得轻盈而富有舞蹈性。作者对旋律线进行了简化处理,小2度的和声配置造成奇风异俗的音响效果。节奏改用了3拍子,加上附点的多次出现,旋律的律动感增强,美妙的音符尽情跳跃。
紧跟着的一次反复在主调上出现,这段旋律又保留了主部第一次呈示时的特征,正是由于主部的这一特殊处理,使得全曲形成了中国式慢快慢大三部结构,又呈现了清晰的回旋结构,达到了中西结合的自然融合,浑然天成,实现了结构的统一性和独特性。
三、调性布局上富有民族性和创意
作品在整体调性布局安排上也是独具创意的。它将两个回旋性的调性布局三部性循环再现,制造出新颖而又个性十足的音乐色彩。
由上面这个结构图可以看出:主部的第一次呈示是从下属调性上开始,并在陈述过程中再次转向重下属,之后又回到原调变化反复。主部再现时也是从D调进入后又转回主调G调,形成突出下属调性色彩的独特韵味和调性的对比。这样的调性安排在传统的扬琴作品中并不常见。
插部的调性安排也独树一帜,它从主调上进入又转入上属调变化反复,没有采用西方典型回旋曲式的调性安排原则,使插部的进入更为自然、流畅,体现了中国音乐展衍变化的特征。
调性的不断转化打破了传统扬琴作品长时间之内调式调性陈述的单调性,既彰显了音乐的对比,又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征,使作品在调式调性的不断变换中获取丰富而多彩的表情色彩。
另外,这部扬琴作品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丰富的音响色彩和浓郁的民族风味,变化音的大量应用是功不可没的。作曲家大胆采用了传统扬琴作品不常用到的变化音,提高了演奏的难度,同时造成听觉上的新鲜感,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异域风情,大大提高了扬琴的表现力。
在插部B中,作者特别强调了b3音的运用,民族风味大增。在华彩段以及第二插部C中,变化音的使用造就了充满现代感、与主部性格迥异的一个激动人心的段落,给人印象深刻。
四、音乐表述方式上的开拓性思维
作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作者在音乐表述方式上的创造性思维。其突出表现在两方面:
(一)调式调性的游移性处理,独具匠心
作者为了渲染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那多彩的异域风情,在调式调性安排上做了精心的设计。最为突出地表现在插部B中,宫调式与羽调式相互交织,构成富有特点的“偏羽宫调式”,色彩对比增强,为我们展现了彝族人民轻松、愉悦的生活场景。插部C虽然从G调进入,但它的调式却已经由宫调式转变为羽调式。所有这些安排都在为色彩性对比提供服务,使旋律展现总是充满新意。
(二)织体、陈述方式上的大胆借鉴,充分显示出纵横交错的创作理念
在表现方法上,《竹林涌翠》对传统扬琴作品有了很大突破。首先,复调的写作手法在曲中得以有个性的应用。主部的第一次变化反复,作者首先采用主调+固定音调的写作手法,紧接着出现的小卡农段仿佛作者内心的潮涌般充满着激情。这次复调写法的运用在造成对比的同时也增强了旋律的线条感。另一次复调写法的应用出现在那个充满戏剧性的插部C,这次复调的应用是项祖华先生的得意之笔。它彻底改变了主部悠扬的、柔美的性格,而成为一个激动人心的、充满现代感的段落。演奏时左手用反竹奏出一个相对宽广的歌唱性的旋律线条,与右手极具性格的舞动着的节奏型相互交织,加上现代演奏技巧的运用,逐步将乐曲推向高潮。这个部分真可谓是“左右全能、点线结合、曲直相兼、纵横交错”,色彩性与艺术感染力都得到了极好的发挥。
另一方面,半音序进的运动方式也在这部扬琴作品中得以展现。作品打破了传统扬琴音区带来的束缚,洋溢着现代气息的音响,尽情挥洒,让演奏者能够酣畅淋漓地发挥,给人以奇妙的艺术享受。
五、对现代扬琴演奏技术的创造性运用
乐曲中对现代扬琴技术的创造性运用形成了乐曲的特色之一,大大增强了乐曲的个性和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滑抹音的广泛运用形成了独特的韵味
滑抹音技巧是项祖华先生在创作中比较钟爱的一种演奏技法。它通过滑音指套在发音琴弦上来回滑抹、颤动,带出一种柔美、秀丽的婉转韵味,既增强了旋律陈述的歌唱性,又扩大了扬琴的表现力。在《竹林涌翠》这部作品中,主部主题的第一次呈示就将滑抹音的各种演奏手法展现得淋漓尽致。上滑、下滑、回滑音与颤音、琶音的完美结合,可谓曲直相兼、动静相映,使得主题旋律婉转而优美,把美丽温柔的傣族姑娘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充满诗情画意。
(二)双勾弦与滑抓技法的结合运用增强了浓郁的个性色彩
这两种技法同属于扬琴抓拨类的技法,但在传统扬琴作品中将两者并置运用的并不多见。作曲家巧妙地将它们安排在作品主部再现的A’部分。这个段落中,主部主题的线条被简化了,节奏变为3/8拍,跳动着的附点在下方奏出旋律,而上方则由左手抓弦的双勾配以4小节一次的手指滑抓音。主部主题的这个“性格变奏”在作者的精心安排下,既保留了主部的一些特征,维护了结构的统一,又个性鲜明,充满着律动感和舞蹈性,给人以愉悦的音乐感受。
(三)击板技术的创新应用丰富了扬琴的表现力
用琴竹敲击板盖能够制造出类似于击掌的声音效果。在传统的扬琴作品中,这种技巧很少用到,特别是在整个段落里大范围使用击板技术更是少见。作者把这种技巧大范围地运用在最后一个插部中。这个规模宏大的段落,调式由宫调式变为羽调式,速度也加快了,此时作者需要采用强烈对比的因素来增强该插部的动力性,以便与B插部又形成对比。而击板技巧正符合这个要求。节奏感极强的旋律配合击板营造出的击掌效果,给人以强烈的音响刺激,让听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盛大的篝火晚会,激情彭湃。
《竹林涌翠》这部作品以其丰富多彩的音响色彩和对民间素材富有新意的创作改编,在众多扬琴作品中显示出自身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历经近20年岁月仍为许多扬琴演奏者所喜爱。作品旋律清新优美,技法复杂多样,曲式结构安排别出心裁,在创作手法上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西方音乐的有机融合。它用新鲜的曲风与贴近传统的技法,展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近期,项祖华先生又将这部作品重新编排,以5台扬琴同时演奏,身着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少女们在舞台上边弹边舞,美仑美奂,令人陶醉。这样的编排使得作品具备了听觉与视觉的双重欣赏价值,在新的时代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