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飞 二胡独奏
名家 名琴 名曲
最新黑胶唱片发行
《名家名琴名曲——宋飞二胡独奏》专辑由龙音制作有限公司策划、录制,这是龙音公司首次为宋飞老师灌制黑胶唱片。
本专辑共包含八首二胡经典曲目:《二泉映月》《听松》《病中吟》《月夜》《流波曲》《弹乐》《汉宫秋月》与《薰风曲》。一大亮点是乐曲录音均由宋飞老师用《国粹胡琴艺术收藏馆》馆藏的“镇馆之宝灵芝头周少梅时期老胡琴”和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收藏的两百年胡琴等传世老胡琴演绎。
宋飞老师是当今首屈一指的优秀二胡演奏家,本张专辑她身体力行让“旧琴焕琴声”,也让大家能更直观地感受老胡琴的音色魅力。专辑内容与黑胶这一传统音乐格式相对应,百年老琴和优秀传统曲目的加持,似一场跨越历史时空的琴声寻根之旅,为这张专辑增添传承意义与收藏价值。
名 琴
Historical Erhu
本张专辑乐曲所用到的百年胡琴
一号琴
1920年代制造
紫檀木、灵芝头二胡
二号琴
1930-1940年代制造
老红木、龙头丝弦二胡
十号琴
1940年代制造
老红木、盘龙琴头二胡
200年琴
传世琴缘
与百年胡琴相遇,是缘分。感谢蒋国粹先生多年来的收藏,提供了民国时期的胡琴,让我有机会将其应用于演奏、教学与展示、研究。
这些老胡琴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更让我期待它们的『复活』。
我常视琴为情谊无尽的知己,甚至是另一面的自己。演奏这些老胡琴,像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我喜欢它们深邃、沧桑、带着久远历史感的声音,仿佛是与一个沉静的老人相遇、心灵相交……
我特别选择了传统经典的作品《病中吟》《二泉映月》《流波曲》等曲目,录制了本张唱片,与大家分享这些老琴的『复活』,感受这份独特的魅力。其中《汉宫秋月》的录制,我还要感谢张礼东先生,他提供演奏使用的老胡琴具有两百年历史,其形制样貌与今天的胡琴不同,发出的声音也是独具韵味。
这些老胡琴以其物化影像和音响形态,传达着百年的历史信息。当我们今天观其形制、识其工艺,幷再次操控这些老琴,运指行弓时,我们获得的不仅是历史的声音与记忆,更重要的是从中获得一种真切的体验,乃至穿越百年的心灵交流。虽说『器不假妙瞽而良,龠不因慧心而调』(嵇康),然弓弦旧器,虽曰老琴,若遇妙手慧心,行腔走韵,依然出彩,由此可窥琴艺之真谛。
宋 飞
2019.8.8
国粹胡琴
欣悉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中国二胡学会会长宋飞教授,用《国粹胡琴艺术收藏馆》馆藏的“镇馆之宝灵芝头周少梅时期老胡琴”和6把百年民国老胡琴虔诚演绎优秀传统古典曲目和百年二胡经典曲目,灌制传统黑胶唱片,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国乐盛事!
我作为一位百年老胡琴收藏家只是把老胡琴珍藏下来了,而今天宋飞教授将这些中国弓弦春秋百年老胡琴埋藏着的百年声响重新复活,而载入中国民乐史册!她必将从历史学、文化学和器乐学的角度,让后人知道百年二胡曾经走过的历史;和百年二胡乐器、乐曲、乐人在百年二胡艺术奠基、传承发展道路上的心路历程!
蒋国粹
2019.7.26
名 曲
Classical Songs
乐曲.A面
1.《二泉映月》(使用10号琴演奏)
华彦钧 曲
华彦钧(瞎子阿炳)的代表作,也是最为世人熟悉的二胡曲之一。此曲旋律如泣如诉、委婉动人,诉说着这位盲艺人一生的坎坷、表达了无限悲凉愤慨之情。
2.《听 松》(宋飞40年用琴演奏)
华彦钧 曲
华彦均(瞎子阿炳) 三首二胡曲之一,乐曲气魄豪迈,感情奔放,恰似反映了阿炳刚直不阿的性格和坚定自信意志。曲调刚劲有力,跌宕起伏,结构前后对称,主体突出。
3.《病中吟》(使用2号琴演奏)
刘天华 曲
刘天华先生第一首二胡作品,时为1918年,又名《安适》《胡适》,为二胡曲的经典之作。此曲的“病”幷非生病的意思,而是心中苦闷如病,当时天华先生诸事不顺,父亲去世、自己失业,于是创作此曲,倾诉内心的苦闷、悲哀和彷徨,也反映了五四时代知识分子不满现状和挣扎奋斗的意志和精神。
4.《月 夜》(使用2号琴演奏)
刘天华 曲
刘天华先生1924年的作品,按天华先生自述,此曲乃当年夏季某夕在月下纳凉时所作,故名《月夜》,乐曲写景亦写情,描绘了夏夜星空的美好景色,同时亦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感受及自身思想感情的探索。
乐曲.B面
1.《流波曲》(使用10号琴演奏)
孙文明 曲
孙文明1952年的作品,孙文明跟阿炳一样,是盲人民间音乐家,命途亦同样坎坷,短暂的一生到处飘泊、饱尝百苦,《流波曲》就是孙文明自身的写照。
2.《弹 乐》(使用1号琴演奏)
孙文明 曲
又名“弹六”,创作于1951年,是孙文明的第一首二胡作品,曲调揉合了评弹音乐与江南丝竹的“三六”而成,喻意“弹弹乐乐”,给人以欢乐愉快的感觉。因受评弹乐器的声效启迪,创造性地运用了“弹弓奏法”及不用千斤的演奏。
3.《汉宫秋月》(使用200年琴演奏)
古曲/蒋风之 改编
此曲是刘天华在1929年左右从唱片的粤胡演奏《汉宫秋月》记录下来,描写古代深宫内,宫廷妇女的哀怨苦闷。
4.《熏风曲》(使用2号琴演奏)
古 曲
此曲是民间流传久远的《老六板》加花变奏而成,有人据此称之为《花花六板》;“熏风”为南风之意,故此曲又称《南风曲》;清代李芳园将之收录在他的《琵琶新谱》中,更名为《虞舜熏风操》填上虞舜的《南风》诗,幷伪托为虞舜所作,曲调华丽、明快,使人兴奋不已,又能感觉到它的庄重与典雅,极富江南特色。
名 家
Famous Expert
宋 飞
著名胡琴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职于中央民族乐团、中国音乐学院。现任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表演艺术委员会主任、二胡学会会长。
曾荣获国务院颁发的特殊贡献奖、获国家表彰的“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曾获首届“ART”杯国际比赛二胡专业组一等奖(1989),中国“金唱片”奖(2003),中国唱片“金碟”奖(2005),中国十大发烧唱片奖(2006)、中国音像博览会“特金奖”(2006),亚洲十大发烧唱片最佳唱片奖和最佳演奏奖(2007),杰出民乐演奏家(2017)等重大奖项。
自1995年以来,宋飞在中国以及亚洲、欧洲、北美洲、澳洲各国举办了多场个人独奏音乐会。因其精湛、高超而极富艺术表现力的演奏才华,被誉为世界级的中国弓弦艺术演奏大家。多年来,宋飞作为中国弓弦艺术大师,曾出访了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林肯中心、柏林爱乐大厅、维也纳金色大厅、悉尼歌剧院等音乐殿堂演奏幷传播中国音乐,其演奏受到观众的高度赞赏。
宋飞自幼得到其父宋国生教授严格且科学、系统的二胡演奏训练,16岁时已因其精湛的演奏而享有盛名。后曾随刘明源、张子谦、王范地、安如砺、宋国生等中国当代民族器乐大师,学习各类弓弦乐器以及古琴、琵琶等弹拨乐器的演奏,得其真传。
宋飞作为当今中国弓弦艺术领域的代表人物,她的演奏风格和对作品的诠释,她录制的二胡作品,以及由她示范的音像教材和亲自编订的乐谱,已经成为最具权威性的演奏版本,幷深深影响着年青一代演奏家的二胡审美观念。
宋飞首演了《竹韵》《楚魂》《燕赵春潮》《野草》《清明上河图》《风雨思秋》《第三二胡协奏曲~诗魂》《逐梦》《宋词意境》等60余首新作品。宋飞也是唯一一位能够演奏和录制中国一百年来所有二胡经典作品,幷获得音乐评论界高度评价的二胡表演艺术家。
她曾经在《弦索十三弄》演奏会上,分别演奏各种类型的胡琴以及琵琶、古琴等13种乐器,展示出博学、贯通、出类拔萃的艺术才能。她的“中国音画《清明上河图》——宋飞胡琴多媒体音乐会”和“无伴奏套曲《如来梦》——宋飞胡琴情景音乐会”,将现代多媒体舞台艺术与二胡的独奏相结合,引领了中国弓弦艺术新的探索方向。多年来,宋飞为国内外电台、电视台录制了大量的音乐节目,出版了《江河云梦》《长城随想》《宋飞与爱乐女》《种子灯焰》《胡琴与胡琴》《二胡协奏曲》等十余张独奏专辑。
在二胡教学领域,宋飞编撰和录制有成系统的教材,其中包括《宋飞二胡教学经典》《中国二胡名曲指导》《怎样演奏二胡》《中国二胡考级指导》等大量教学VCD,出版了《胡琴家族演奏入门》专著。宋飞还撰有《二胡演奏风格类型20种》等学术论文,阐发其二胡演奏与教学理论。在二胡教学方面,宋飞不断丰富幷提升其父宋国生教授创立的二胡教学法,形成了一整套可谓“手-脑-心-身-体”的系统化二胡教学法。
宋飞还开创了独具特色的二胡“双语”教学模式,以开放的理念、多元的思维兼容传统和现代、中国和世界各种音乐风格及元素,启发学生了解、体会不同民族、地域和国家,以及不同时代、语境中音乐的文化特质,从而更好地运用不同的音乐语言来表达、诠释音乐的内涵。为此,她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宋飞师生二胡演奏会》,不仅到全国各院校作教学示范和巡演,同时也带着学生到各地学习传统音乐。宋飞已经培养出一批才华出众的学生,这批学生在全国的高级别专业比赛中均曾获得大奖。
宋飞的二胡演奏艺术,可以说是集各家各派之精华,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她的二胡演奏在已经成为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楷模。她的演奏风格着重于作品的意、情、趣,听来自然流畅,挥洒自如。被媒体喻为“中国二胡皇后”和“中国当代誉满国际乐坛的二胡演奏家”。宋飞作为倍受中外音乐界、唱片界瞩目的顶级音乐家,因其艺术地位和影响力,已经成为中国弓弦艺术的顶级演奏家,幷被认为是中国民族器乐表演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
购 买 链 接
长按保存上方图片
打开手机淘宝即可看见
或
复制以下网址到浏览器打开
https://m.tb.cn/a.ZRs8?scm=20140619.pc_detail.itemId.0&id=635833793763
限 时 福 利
2021年2月10日前购买
可顺丰包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