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值新中国戏曲高等教育70年。戏与乐的共生共荣,是促进艺术繁荣发展的良好文化生态。因此,我们将2020年中国弓弦艺术节的主题定为“戏乐共生·交辉共荣”。
本届中国弓弦艺术节将举办主题各异、相得益彰的系列音乐会以及以戏曲主弦传承体验等内容为主的专题讲座和研讨会。其中的4场系列音乐会分别为:
1
戏彩弦风——多剧种戏曲音乐表演人才成果展示专场音乐会
2
戏韵弦歌——中国戏曲学院师生胡琴专场音乐会
3
四海弦风——胡琴名家专场音乐会
4
宋词意境——二胡与民族管弦乐专场音乐会
本届中国弓弦艺术节的“戏彩弦风——多剧种戏曲音乐表演人才成果展示专场音乐会”,是各戏曲剧种音乐主弦人才培养成果展示的特色平台。此场演出将由受聘承担学院戏曲主弦人才培养的多个剧团的主弦教师,携同优秀学生共同展示:曲剧曲胡、豫剧板胡、晋剧板胡、河北梆子板胡、越剧越二胡、汉剧吊规(头弦)、阿宫腔板胡、评剧板胡、越调越胡(头弦)、赣剧赣胡、琼剧琼胡、邕剧二弦等。这些领域的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地方戏曲音乐演奏的主力,集中体现了在特色教育品牌建设中推动戏乐传承的整体成果。
已经成为中国弓弦艺术节固有品牌的“戏韵弦歌——中国戏曲学院师生胡琴专场音乐会”和“四海弦风——胡琴名家专场音乐会”,是在“戏乐共生”的背景下,通过展示胡琴专业的艺术成就和教学成果,表明其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是如何通过胡琴作品的创作、演奏和传播,形成一个戏与乐“交辉共荣”、富有生命力的艺术生态。在师生同台展示的音乐会中,多种胡琴在舞台上的齐奏、合奏、独奏与协奏,不仅展现出演奏技艺的传承,更能透过对传统曲目、新创作品的内涵理解与表演实践,体现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勃勃生机。这当是我院胡琴专业师资力量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成果的集中展示。这是我院胡琴专业师资力量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成果的集中展示。这些有着丰厚民族音乐历史文化积淀的二胡、京胡、软弓京胡、板胡、皮弦胡,将会在胡琴名家们的精彩演绎之下,透过传统曲目与多种戏曲元素风格的新编创作品,展现更浓郁的风姿与韵味。
民国百年老胡琴的展演与品鉴的特色活动,将通过老胡琴展示、复活演奏与黑胶唱片的品赏,在“声影-记忆-体验”的互动中,体味、感受和品鉴百年戏乐发展中的历史遗存。
本届中国弓弦艺术节的专题讲座和研讨会将主要围绕弓弦艺术发展中的传统与创新、戏乐主胡的演奏特色、戏乐主胡的历史发展溯源、经典胡琴作品研究与赏析以及戏乐共生与传承中的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以宽博的文化视野和专精的研究成果,通过一系列学术活动,为教学传承、艺术实践及人才培养不断提供支持、充实新的教学资源,为中国弓弦艺术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2020北京·中国弓弦艺术节
日 程 表
学院领导致辞
“七秩春秋、戏彩如虹,弦歌不辍、戏乐增荣”。今年是中国戏曲学院70周年华诞。七十年来,在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在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方针的指引下,中国戏曲学院秉持“德艺双馨,继往开来”的校训,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不断作出新的成绩,为戏曲事业的发展增光添色。
在建校70周年之际,“2020北京·中国弓弦艺术节”以“戏乐共生·交辉共荣”为主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这也是中国戏曲学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战略合作进一步深化的成果。本届中国弓弦艺术节将举办以戏曲主弦传承体验等内容为主的专题讲座,以戏乐共生与传承中弓弦人才的培养、胡琴艺术与历史发展等为主题的学术讲座与研讨会,以及具有特色的胡琴文物品鉴等系列活动。其中,具有“国戏品牌”意义的戏曲多剧种音乐表演人才成果展示专场音乐会,将是一个突出的亮点。相信本届弓弦艺术节定会精彩纷呈。
在此,我们代表学院,祝各位同仁、学生和远道而来的艺术家们,一抒胸襟,尽展风采,呈现中国民族弓弦艺术的多彩乐风!预祝“2020北京·中国弓弦艺术节”圆满成功!
2020北京·中国弓弦艺术节
系 列 音 乐 会
时间:2020年12月18日下午15:00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剧场
导聆:马笑、张莉佳
节 目 单
一、开场曲 《四龙戏海》
编曲:王介甫 配器:张浩文
评剧板胡:王悦萌
赣剧赣胡:余汶杰
邕剧二弦:陆袁媛
琼剧调弦:李乐一
二、越剧越胡合奏曲
1、越剧《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2、越剧“西湖山水还依旧”
越胡:田稼丰
副胡:汪玉立
三、河北梆子板胡演奏曲《王宝钏·大登殿》“金牌调来银牌宣”
河北梆子板胡:张龙华
板鼓:杜涛
二胡:赵敏
笙:庞铁良
中胡:李德全
琵琶:李乃瑶
中阮:赵清波
梆子:闫啸宇
伴唱:张警月
四、越调曲目
1、《越韵》
2、越调《收姜维》“四千岁你莫要羞愧难当”
越胡: 时腾飞、吕家印
司鼓: 方小雷
五、晋剧曲牌联奏
晋剧板胡:韩全鸿、李 晶
二弦:李云飞
三弦:李玉龙
四弦:李振玉
鼓板:贾天圆
梆子:韩国帅
六、评剧《杨三姐告状》选段 “一见哥哥”
评剧板胡: 王悦萌
二胡:董郝斌
司鼓:王介甫
梆子:闫啸宇
伴唱:王维
七、阿宫腔演奏曲目《阿宫雅韵》
板胡:李随望
硬弦:郝魏星
司鼓:李树军
梆子:闫啸宇
八、赣剧赣胡 《游园惊梦》片段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赣剧赣胡:余汶杰
赣剧二胡:万巧妮
司鼓:张亚敬
伴唱:吴娜
帮腔:郎雨、胡文馨、李妍
九、豫剧板胡联奏
1、《豫韵流芳》
2、豫剧《朝阳沟》“亲家母你坐下”
豫剧板胡:李永志、陈建国、王志红
司鼓:栗毅
二胡:任丽艳
笙:张海山
琵琶:杨鹤仙
键盘:张智峰
打击乐:蔡许兵
伴唱:曹新芳、刘帅毅、李洋洋、时露露
十、湘剧高腔《抢伞》选段
湘剧二胡:龚玥颖
伴唱:荣媚
十一、邕剧曲目《行花街》《西蓬击掌》
邕剧二弦:陆袁媛
琵琶:姚小妮
竹提琴:谭艳艳
短筒喉管:卢志强
笛子:罗志双
大笛:钟晓俊
打击乐:张铁锋 、庞富兴、周奕君
伴唱:刘希瑛、庞富兴、李金峰
十二、琼剧曲目《中板头》
琼剧调弦:李乐一
二胡:毕晓辰 张雨豪
扬琴:张笑涵
大提琴:魏一
中阮:李思漩
十三、曲剧曲牌演奏
1、《大起板》
2、曲剧《卷席筒》“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
曲剧曲胡:梁献军、董渊博、耿立新、郭乐乐、孙晨虎、马壮、李耀阁
司鼓:方小雷
梆子:闫啸宇
伴唱:杨帅学、常向克、董渊博
二胡:钱昊、毕晓辰、张雨豪、万巧妮
中胡:贾涵、宋佳璇
扬琴:张笑涵
琵琶:历世艺、韩娜
笙:曹敬彬
中阮:李思漩
古筝:赵雅威
笛子:耿子晨、张铭宇
唢呐:艾锦涛、彭辰晖
大提琴:魏一 、陈皓龙、陈慧怡、单琪雅
贝司:任浩铭、马睿
打击乐:关文达、孙鸣、张峪昆、许垚翔、满子傲、周子麟
时间:2020年12月19日 15:00-17:00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剧场
导聆:马笑
节 目 单
一、民族弦乐四重奏第四乐章《竞》(首演)
杨春林 曲
演奏:“乐道”胡琴重奏组
高胡:张雯迪、陈佳欣
二胡:张钟云、董涵伊
中胡:彭子达、亢剀开
低音中胡:朱宏博、谭欣
二、二胡大提琴二重奏《河曲》
杨勇 曲
演奏:邓超伦、聂双
三、京胡独奏《大宅门组曲》(首演)
赵季平 曲;杨霄龙 编曲
演奏:宋婷婷
京二胡:吴孟怡
月琴:王欢
琵琶:历世艺
三弦:刘懿
四、二胡齐奏《铡美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演奏:朱宏博 张雯迪 彭子达
伴奏:中国戏曲学院京剧小乐队
京胡:宋婷婷
月琴:王欢
三弦:金志强
中阮:程琬琳
大阮:吴允显
板鼓:张畅
打击乐:李琛、王心雨、孙先亮
休 息
五、板胡重奏
1、《如歌》(首演)刘畅 曲
2、《柳子戏韵》白浩钰 曲
3、《影调》马帅 编曲
指挥:马帅
演奏:“国风板胡乐团”
高音板胡:裴若雯、陈开、朱嘉仪、王静晗、李锦程
中音板胡:林柏村、尤子吟、丰亿博、牛芊茜、张琦晗、邓文睿、崔宸、
吕佳璐、马欣怡、于洪飞
低音板胡:薛颢、曹旺晨、蒋晓敏、罗炜垚、孙宇轩、陈旭辉
六、民族弓弦乐合奏
1、《夫妻逗趣》关乃忠 曲
2、《皮黄二首》温展力 曲
指挥:张鸣
演奏:中国戏曲学院民族弓弦乐团
高胡:裴若雯、朱宏博、张雯迪、尤子吟、黄晓晴、陈佳欣、张钟云、邵禹
二胡:邹东池、钱昊、乔伊丹、董涵伊、毕晓辰、张雨豪、路世源、王浩羽、贾涵、周业钠、徐嘉仪、凌艺城、刘乃萱、白轩、宋佳璇
中胡:彭子达、崔宸、吕佳璐、邓文睿、李锦程(兼低中胡)、邵呈呈、谭欣(兼低中胡)、亢剀开(兼低中胡)、孙浩然(兼低中胡)
大提琴:陈皓龙、陈慧怡、魏一、单琪雅
贝司:吴妍润、李诗婧
时间:2020年12月20日 15:00-17:00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剧场
导聆:马笑
节 目 单
一、二胡齐奏《桃花坞》
李渊清 曲
演奏:马可、黄晓晴、张雯迪、谭欣、张钟云、朱宏博、董涵伊
钢琴伴奏:原丁
二、二胡独奏《黄梅戏变奏曲》
周维 曲;刘卓夫 编配
演奏:周维
钢琴伴奏:原丁
三、软弓京胡独奏《花乡鸟语》
胡化山 改编
演奏:胡化山
伴奏:菏泽市琴筝清曲古乐社乐队
四、二胡独奏
1、《珠帘寨》京剧唱段
2、《昭君出塞》粤剧唱段
演奏:汝艺
扬琴伴奏:应皓同
伴奏:中国戏曲学院京剧小乐队
京胡:宋婷婷
月琴:王欢
三弦:金志强
中阮:程琬琳
大阮:吴允显
板鼓:王广辰
打击乐:张旭霖、梁瀚丰、司亚琪
五、《线腔曲牌》合阳提线木偶戏
皮弦胡(主奏):王坤
司鼓:肖成军
皮弦胡:巍煜坤
中阮:王艳莉
二胡:聂晓宏
高胡:雷艺军
笛子:梁王权
扬琴:雷阳萍
琵琶:雷凤珍
大提琴:成宇
铮子(兼唱):王永波
铙钹:郭镇江
大锣:肖庆荣
休 息
六、京胡与乐队《白蛇传组曲》(节选)
吴华 曲
演奏:王彩云
七、板胡与乐队《气贯长虹》(首演)
王啸冰 曲
演奏:牛长虹
八、二胡与乐队《山河颂》三乐章“颂”
关乃忠 曲
演奏:宋飞
九、合奏《我的祖国》
刘炽 曲;曲大卫 改编
领奏:宋飞(二胡)、牛长虹(板胡)、王彩云(京胡)
指挥:张鸣
协奏:北京民族乐团民族管弦乐队
时间:2020年12月21日 19:30-21:30
央视频、百度APP、百家号、中国戏曲学院建校70周年展播平台及中国国家博物馆抖音、快手平台联合播出
导聆:于海音
二胡独奏:宋飞 崔璨 黄晓晴
特邀演唱:王晓燕
指挥:张鸣
演奏:北京民族乐团
节 目 单
1、花去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阮昆申 曲
二胡独奏:宋飞
笛子:宁英杰
琵琶:周娇
笙:霍佳雨
打击乐:孔繁瑞、白凯、孟宪莹
2、谁会凭澜意(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阮昆申 曲
二胡独奏:黄晓晴
南萧(尺八):罗萌
琵琶:周娇
打击乐:张晨、白凯、孟宪莹、孔繁瑞、刘梦
3、丝雨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阮昆申 曲
二胡独奏:黄晓晴
指挥:张鸣
协奏:北京民族乐团
4、眉意(欧阳修《诉衷情·眉意》)
阮昆申 曲
二胡独奏:崔璨
指挥:张鸣
协奏:北京民族乐团
5、寻寻觅觅(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阮昆申 曲
二胡独奏:宋飞
女高音:王晓燕
指挥:张鸣
协奏:北京民族乐团
6、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阮昆申 曲
二胡独奏:宋飞
指挥:张鸣
协奏:北京民族乐团
7、断桥咏梅(陆游《卜算子·咏梅》)
阮昆申 曲
二胡独奏:宋飞
女高音:王晓燕
指挥:张鸣
协奏:北京民族乐团
8、赤壁怀古(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阮昆申 曲
二胡独奏:宋飞
指挥:张鸣
协奏:北京民族乐团
专 题 讲 座
戏乐胡琴溯源
在中国的各种传统表演艺术中,戏曲的存在,就是“戏”与“乐”共情共生的存在。戏曲艺术的舞台实践,是“戏”与“曲”的结合;戏曲音乐的实践,是依托于戏曲的创作编导,在舞台实践中,通过戏曲演唱艺术与戏曲演奏艺术的合作,将戏曲声腔艺术之美乃至戏曲作为综合艺术的整体表演,通过戏与乐的共为,传情达意、演绎剧情,最终完成其艺术表演。
中国传统戏曲的声腔之美,从其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在与器乐艺术的合作中,寻求依腔托调、以曲传情的完美表现。无论是声音高亢悠长的笛子还是音质近似人声腔韵丰富的胡琴,都以其擅长的旋律性进行情感的表达,并由此成为戏曲声腔伴奏的主奏乐器。戏曲艺术因其丰沃的土壤、深厚的积累和传承,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提供了难以想象的养分、资源、灵感甚至动力,而中国的传统音乐、特别是其中的器乐艺术,不仅从戏曲这个“文化高地”中汲取无尽的营养,并且也在很大程度上,以其器乐艺术、尤其是弓弦艺术的特点和优势,在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为戏曲声腔艺术的推广、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本次弓弦艺术节专题讲座中、修海林教授、任宏副教授将通过追溯戏曲主胡的历史,对民族弓弦艺术在戏曲发展中曾经起到何种作用、有何作为与成就,追踪历史,探索、呈现,分享心得,以飨听者。
经典胡琴作品分析与赏析
音乐是用音符传递信息的一种特殊的语言,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可以从局部到整体、从形式到内容、从技术到艺术等不同层面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如何从中国音乐
的思维逻辑去解析中国音乐作品?中国传统音乐分析的奠基人李西安先生受其师姚锦新先生影响,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借鉴西方作曲技术理论的方法论,历经数十年的潜心钻研,携弟子中国音乐学院赵冬梅教授完成了中国传统旋律与曲式系列理论丛书(四卷本),其中《中国传统旋律的构成要素》《中国传统曲式学》已经出版发行。
在2020中国弓弦艺术节当中,赵冬梅教授将以经典胡琴作品《夜深沉》《听松》《汉宫秋月》和关乃忠作曲的《第四二胡协奏曲》第一乐章为例,从音乐作品分析的角度,和大家一同探寻中国传统音乐旋律的迷宫,为大家揭开中国传统音乐的神秘面纱。
通过孙文明生平经历概括其音乐理念,风格特点,创新思维,技艺绝技等。通过与刘天华、阿炳两位二胡发展史上的巨匠的对照,发现孙文明,认识孙文明,了解孙文明。从而填补过去对孙文明认知的空白,丰富二胡艺术发展历史的呈现。另外,通过对其代表作《弹乐》的详释,更加具体地展现孙文明二胡艺术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本次活动将通过民国老胡琴展示、采用最新数字技术录制的黑胶唱片的鉴赏、演奏家现场演奏,在音乐史学家、胡琴演奏家、胡琴制作家、胡琴收藏家们的跨界对话与现场演奏中,聚焦民国百年老胡琴的舞台“复活”与品鉴;在“声影-记忆-体验”的互动中,体味、感受百年戏乐发展中的历史遗存。此次活动中展示的近20把民国百年胡琴展品均由上海的民间胡琴收藏家蒋国粹先生提供。
主讲:苏本栋
主奏:胡化山
协奏:山东省菏泽市文化馆 琴筝清曲古乐社
讲座内容
一、软弓胡艺术概说
二、软弓胡在山东琴书中的运用
欣赏1、南路山东琴书《断桥》
三、软弓胡在菏泽弦索乐中的运用
欣赏2、弦索乐《碰八板》
四、软弓胡的独奏曲
欣赏3、《花乡鸟语》
欣赏4、《海丽花》
(互动环节)
一、软弓胡艺术概说
软弓胡,又名“软弓京胡”,民间俗称“二鼓子”,是中国民族弓弦乐器中独具特色的民间乐器之一,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它是在清代乾隆年间,从蒙古传入中原的。在鲁西南民间,主要用于山东琴书等曲艺的伴奏和弦索乐的演奏。清乾隆年间京剧形成后,软弓胡琴被用于京剧皮簧腔的伴奏。后经胡琴乐师不断加工改进,将软弓子改为硬弓,成为了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京胡。但流传在菏泽民间的软弓胡琴,却在南路山东琴书和菏泽弦索乐的演奏中,被保存了下来。
软弓胡艺术在其流传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具风格的演奏特点,有着独特的演奏技法和曲目,在胡琴大家族里独树一帜。在鲁西南民间,软弓胡除用于南路山东琴书的伴奏和菏泽弦索乐的合奏外,还经常用于独奏或协奏。因而有着独特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二、软弓胡在山东琴书中的运用
软弓胡在南路山东琴书的伴奏中被广泛使用,成为独具特色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软弓胡音色明亮,与坠琴、扬琴、古筝等乐器相互搭配,在伴奏中接腔送韵,点缀于唱腔间隙;间奏中加花变奏,以高音色彩和独特技法游弋于众乐器之间,是形成独具特色的南路山东琴书伴奏音乐的重要因素。
欣赏1、南路山东琴书《断桥》(现场演唱)
山东琴书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源于宋元的诸宫调。《断桥》是山东琴书早期“琴筝清曲”时期的经典传统唱段,是长篇牌子曲书目二十四回《白蛇传》中的一折。该唱段连缀了十几个唱腔曲牌,表现了白娘子为救许仙与金山寺法海结怨,夫妻二人历尽艰辛,断桥重逢,互诉衷肠的爱情故事。
三、软弓胡在菏泽弦索乐中的运用
菏泽弦索乐,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弦索乐,又称“丝弦乐”、“弦索调”,是以弹拨乐器和拉弦乐器组合演奏的小型合奏乐。菏泽弦索乐历史悠久、风格典雅,又有“古乐”和“雅乐”之称,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其传统曲目的乐器组合搭配多样,乐器之间进退有致、跌宕起伏,形成的复调音乐极具中国特色,被专家称之为“东方交响乐”。主要分布在山东省菏泽市的郓城、鄄城等县的乡村。也是唯一在民间活态传承的“北方风格”的弦索乐。
欣赏2、弦索乐《碰八板》(现场演奏)
《碰八板》是一首弦索乐的经典传统套曲。演奏《碰八板》时,多种民间乐器演奏各自不同的“八板体”乐曲,乐器之间你进我退,你简我繁,相互衬托,错落有致,形成跌宕起伏、悦耳动听的复调音乐,是民间乐种的经典组合。
四、软弓胡的独奏曲
欣赏3、《花乡鸟语》(现场演奏)
《花香鸟语》这首乐曲,描绘了春到菏泽牡丹乡,鸟语虫鸣、花香习习。软弓胡独特的音效和演奏技法,把大地万物复苏的自然界声响模仿的惟妙惟肖,艺术地表现了大自然的无尽魅力。乐曲是胡化山老师根据唢呐曲《百鸟朝凤》改编而成,与唢呐曲有同工之妙,而又有软弓胡的独到之处。
欣赏4、《海丽花》(现场演奏)
《海丽花》是一首改编的传统乐曲,曲调源自古老的戏曲大弦子戏音乐。乐曲风格典雅,旋律流畅,节奏顿挫。软弓胡和其它乐器之间张弛有度,动静结合,富有歌唱性。
互动环节:讲座最后安排观众与主奏乐师现场交流,了解软弓胡的演奏技艺。
讲座项目人
1、主讲 苏本栋
苏本栋,1953年生,山东郓城人。国家一级作曲,济南大学、菏泽学院客座教授,国家级非遗项目菏泽弦索乐代表性传承人,琴筝清曲古乐社艺术总监、社长。作品曾荣获文化部编曲一等奖、文华音乐创作奖、群星奖、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一等奖和山东文化艺术节作曲一等奖等。曾任菏泽市戏剧院院长、菏泽市艺术研究所所长、菏泽市曲艺家协会主席等职。被聘为《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曲艺志》山东卷常务编委、《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编委、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山东菏泽弦索乐表演人才培养》特聘教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器乐乐种传承发展研究》课题组专家。
2、主奏 胡化山
胡化山,1952年生,山东鄄城人。国家一级演员,济南大学、菏泽学院特聘教师。国家级非遗项目山东琴书代表性传承人,琴筝清曲古乐社乐师、副社长。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音乐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雷琴研究会会员。创作演出的节目曾获得文化部表演一等奖、群星奖和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曲艺大赛一等奖及菏泽市首届牡丹文艺奖。软弓胡《抬花轿》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组织的“金胡琴”奖评选中,荣获优秀作品奖、最佳原生态奖和最佳演奏奖。参加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音乐公开课》节目录制,演出的软弓胡、雷琴节目曾多次在央视播出。近几年来,随琴筝清曲古乐社多次应邀在中国音乐学院和台湾艺术大学等多所音乐学府交流演出,对软弓胡、雷琴艺术的传播与推广做出积极贡献,产生重要影响。
3、协奏团队 琴筝清曲古乐社
山东菏泽琴筝清曲古乐社创建于2011年。乐社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琴筝清曲传统艺术为宗旨,承担着菏泽弦索乐、山东古筝乐、山东琴书(南路)三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软弓胡音乐、雷琴艺术两个省市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乐社乐师集中了菏泽优秀的民间艺术家,他们大多是国家级和省、市级非遗传承人。既是琴书演唱大家,又是弦索乐演奏能手。一专多能,技艺精湛。乐社聘请著名音乐学家乔建中先生和弦索、筝乐大师赵登山先生担任乐社艺术指导,挖掘、收集、整理复排了一大批优秀传统曲目、唱段和曲牌。获得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优秀演奏奖、中国民间乐种组合展演一等奖、全国优秀曲艺节目展演奖和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中国民族器乐展演奖的佳绩。并应邀在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和台湾艺术大学、台湾世新大学、台湾大同大学等高校作学术交流演出,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
座谈会以展览中的民国胡琴为中心,深度研讨胡琴制作技术、形制的历史演变及其文化内涵等。
温 馨 提 示
1.线下音乐会、讲座门票可通过“活动行”App或微信小程序,搜索“中国弓弦艺术节”进行预约。
预约成功后请于活动开始前至少半小时到国家博物馆剧场或学术报告厅门口凭预约信息领取音乐会、讲座门票,对号入座。
2.成功预约线下音乐会、讲座门票后,需同时预约活动当日国家博物馆入馆名额,国家博物馆现实行错峰限流预约开放。
观众需提前1-7天
在“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 www.chnmuseum.cn
或 微信公众号预约
入馆前一天16:00点前停止预约。为避免预约名额不足,建议尽量提前预约。如同时成功报名参加当日上午、下午的活动,预约一次国家博物馆入馆名额即可,中途请勿出馆,国家博物馆剧场门口设有饮食中心可提供餐饮,还有丰富展览供您参观。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预约国博门票
咨询电话
卞老师 18810582933
王老师 13811256424
杜老师 13520478341
期 待 您 的 光 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