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赵夺良教授“有趣的《胡琴教学四步程序理论运用》”讲座成功举办
国乐学科拉弦教研室 华音网 2024-10-23

2024年10月16日下午,2024“校外名师讲学计划”迎来了国乐学科拉弦教研室本学期首次学术讲座及公开课活动。本次“有趣的《胡琴教学四步程序理论运用》”讲座,由著名音乐教育家、演奏家,沈阳音乐学院教授,板胡、二胡研究方向硕士(博士)生导师,民乐系第六任主任,韩国大真大学博士生导师赵夺良教授主讲。活动由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主办,国乐学科拉弦教研室承办,拉弦教研室主任刘虹副教授与板胡专业教师晏璐婷老师担任主持,拉弦教研室全体学生及部分中国音乐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到场观摩学习。

讲座围绕赵老师著作《胡琴教学四步程序理论运用》展开。这部著作是赵老师针对胡琴演奏形成科学系统与规范学习原则的思考与研究,形成了:基本演奏技术与基础音乐知识同步学习提升;风格性演奏技法与民间音乐、民俗同步学习提升;高难度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同步学习提升;作品意境创作与个人感怀同步学习提升的四步程序。赵老师通过对书中基本训练方式和不同地域风格乐曲片段的演奏与演示,让现场师生对胡琴教学四步程序理论运用有了具象化认知。与此同时,赵老师将“有趣”一词贯穿讲座始末,同学们在通俗、凝练的讲解下,发现在练习中“寻求变化”“展开想象”,可以获得无限趣味,因此对看似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产生了新的认识与动力。




讲座的第二部分,赵老师分享了由他本人创作的两首作品:《湘西音画》和《关东小曲》。从《湘西音画》的创作背景引入,对国音研究生一年级板胡专业学生沙小茹、本科二年级板胡专业学生王德烨的演奏风格,弓压弓速等方面进行逐一指导与纠正,还针对曲中复杂的技法进行了现场演示;参与《关东小曲》互动的三位学生分别为:本科三年级板胡专业学生孙千芮、附中高二年级板胡专业学生杜冰倩,高一年级板胡专业学生马源,赵老师首先肯定了三位同学的演奏,与此同时通过速度、滑音等作品细节的处理,将《关东小曲》的核心韵味倾囊相授。



长达5个多小时的讲学活动在赵老师与同学们的现场提问互动接近尾声。他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中渗透系统性、趣味性的思路,并积极将此思路运用于双手的配合之中,以达到各个方面的进步。在众多胡琴演奏者的不断探索与发展的今天,共同实现胡琴艺术的繁荣发展。在场学生收获满满,受益匪浅,不觉疲惫,不虚此行!

沙小茹 国乐系板胡专业研究生一年级学生

通过赵老师生动、具体的讲解,让我对胡琴系统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对风格性演奏技法与民间音乐、民俗同步学习提升这部分的学习,开拓了自己将风格性演奏技法与民俗风情相联系的新视角,为自己今后的风格性演奏训练提供了理论、实践双指导。

王德烨 国乐系板胡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

赵老师从整个弓弦乐的历史发展到东北地区传统音乐的概述,再到具体曲目《湘西音画》的讲解,尤其是他热爱胡琴的态度,始终不离“有趣”一词,这也启示我,音乐是在热爱中“玩”出来的。

衣晋京 附中国乐学科二胡专业高二年级学生

这次讲座使我对音乐的表达与感受有所加深,“弓段、弓速、柔弦、压力”通过这次讲座我更加明白了如何有机的使这四个点融合在一起,使其服务我内心所想要的音乐,并使我的音乐更加成熟,更加自然。

平栩铭 附中国乐学科二胡专业高二年级学生

赵老师分享的乐曲中“点”“线”的结合让我印象深刻,它是构建丰富音乐表现力的关键。点代表音符清晰突出,能制造出音乐中的焦点和亮点;而线象征旋律的连贯流畅,使音乐如潺潺流水般自然流淌。这种结合能赋予音乐更深刻的内涵,为音乐增添层次感和立体感,使音乐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杜冰倩 附中国乐学科板胡专业高二年级学生

赵老师的课堂氛围活跃轻快,生动描绘了《关东小曲》这首作品蕴含的东北的民间特色“二人转”和“扭秧歌”形象,还学到了在风格演奏中弓段大小的运用方法,赵老师边拉边讲的方式让人更直观明白地体会《关东小曲》的意境。

白子安 附中国乐学科二胡专业初一年级学生

作为今年的初一新生,第一次参加拉弦教研室组织的校外专家课程,觉得新鲜和有趣儿。赵老师非常幽默且有亲切力,听着赵老师指导学长学姐们,让我钦佩和羡慕,更增添了我对音乐的喜爱,深知只有热爱音乐才能坚持,坚持并实践才能实现自己理想中的目标!

FROM:国音附中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