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喻户晓的《二泉映月》到脍炙人口的《赛马》《喜送公粮》,从气势磅礴的《洪湖主题随想曲》到委婉哀怨的《悲歌——江河水》,还有极具震撼力的《长城随想》……2024年是我国二胡大师闵惠芬逝世十周年。上海民族乐团“薪火相传”系列之《江河水长流》二胡大师闵惠芬纪念音乐会10月20日晚在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上演。
念念不忘
从动议到演出,筹备大半年的这场纪念音乐会,对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而言,是了却一桩心愿。“中国民族音乐大师闵惠芬是上海民族乐团著名二胡演奏家,她的二胡艺术不仅蜚声海内外,更影响着一代代中国民乐人。上海民族乐团有情怀更有责任,传承好闵惠芬老师的技与艺,通过不断打磨、演出她的经典作品,弘扬她的精神,让她的二胡艺术代代相传。”她说。
1979年,曾获得全国二胡独奏比赛第一名的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加入上海民族乐团独奏小组。新华社记者王子瑾摄
在闵惠芬50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她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赢得中外观众一致赞誉;她以高超的演奏技巧和深邃的音乐表现力,给几代听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在继承民族音乐传统的基础上,闵惠芬一生致力于二胡新作品的创作与推广,为二胡艺术发展,为弘扬中国民族音乐事业,为中国民乐及二胡艺术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与上海民族乐团合作举办这场纪念音乐会,也是闵惠芬之子刘炬多年来“念念不忘”的一个大愿。文艺界大多知道刘炬在乐坛耕耘多年,是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常任指挥。他对记者说:“现在少有人知,生长在民乐艺术家庭,我有一颗民乐之心。”
整场演出,从选曲到邀请特别演出嘉宾,上海民族乐团与担任本场演出指挥的刘炬充分商讨、精心筹划。20日晚,台上管弦和鸣、台下掌声雷动。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觉得仿佛母亲也能听到我们的演奏,上海音乐厅也是见证她人生一幕幕重要演出的神圣艺术殿堂……”刘炬的眼眶有些湿润。
演与传
音乐会上演一系列曾由闵惠芬演绎或创作的二胡经典作品、改编作品及原创作品。乐团特别邀请与闵惠芬二胡艺术有着不解之缘的当代名家们,他们从五湖四海汇聚一堂,以琴音共同缅怀并回顾闵惠芬的艺术生涯,也带领观众感受当代民族音乐的蓬勃发展。
纪念音乐会上,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朱昌耀与上海民族乐团献演的《洪湖主题随想曲》由闵惠芬根据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改编而成,仿佛在倾诉洪湖英雄儿女对故乡的无限深情。“闵老师是江苏人,与江苏有深厚的渊源和感情,她亦师亦友,我们结下了深厚情谊。”朱昌耀说,闵惠芬晚年,几乎每年都回江苏,参加省级或全国级的民乐活动,致力于民乐的传承发展。“
闵惠芬将自己毕生精力和最美好的艺术奉献给了中国民乐事业,是一位令人尊敬、勤奋有为的人民艺术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琵琶学会会长吴玉霞当晚与乐队一起演绎了王丹红作品《云想花想》。
吴玉霞回忆:“尽管我与闵老师属于民乐艺术的两代人,但在数十年的艺术交流中建立了深厚的友情。闵惠芬老师受民间艺术的滋养十分深厚,她对民间音乐的整理、挖掘诚恳热情,她演奏的作品深情而温暖,尤其是她对‘器乐演奏声腔化’的艺术探索,赋予二胡艺术的审美意象更多人文观照。”
演出当晚吴玉霞着一身紫色新款席地长裙。她说,登台的一刹那,忽然意识到,这恰恰也是闵老师昔日偏爱的演出服色系。通过对《云想花想》的深刻诠释,艺术家指尖“流淌”出的音符情感丰沛、娓娓道来,仿佛与驾鹤西去的闵惠芬老师展开了又一次隔空的“心灵对话”。
创与承
纪念音乐会压轴登场的胡琴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哈尔滨音乐学院院长宋飞与上海民族乐团共同演绎了刘文金作曲的《长城随想》第二、四章,这首作品是闵惠芬二胡演奏艺术的一座伟岸巅峰。乐曲描绘人们漫步关山、回望历史的场景,表达对中华民族英魂人物的赞颂和慰念。
宋飞说:“第一次听到闵惠芬老师演奏的《长城随想》是在小学毕业时,很震撼着迷。后来自己曾一口气演奏给作曲刘文金老师听,他说‘你的演奏中有一种气质令我震撼’……这种震撼的气质,现在想来,是在聆听闵老师首演录音时,就植入内心的,她对音乐的执着和探索,以及她顽强的人生,一直激励着我们下一代人。”
20世纪80年代,已声名远播的闵惠芬罹患癌症,此后又数十年,她与病魔抗争,同时也在病床上创作出一批独属于闵氏风格的原创作品。比如她和著名指挥家瞿春泉共同创作的《音诗——心曲》,在纪念音乐会上由新加坡华乐团二胡第一声部首席赵剑华演绎。
刘炬介绍,这首作品的主题是母亲在接近弥留之际,其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旋律。“她还说当时做了一个‘蓝色的梦’,向死还生,后来创作了这首曲子。”
从创作到传承,赵剑华在演奏前回忆道:“在数十年的学习过程中,闵老师最常说的是‘多一点努力和用功她就开心了’。很多学生是追着其他老师要上课,而我是闵老师追着我要上课!难忘的是,当年她刚动完手术不久,我不愿她太累,想以录音的形式继续上课,但她却偷偷从医院花3小时走到我家急着给我上课,这份恩情我永记在心。”
刘炬还记得,母亲邀请刘文金老师在创作《长城随想》的最后阶段到上海民族乐团小住,有一天不巧遇到上海市区遭暴雨来袭而淹水。“母亲带着我在瓢泼大雨中为刘文金老师送去热汤面,在那个没有外卖的年代,一碗面就是她对创作的无限热忱和支持。”
20日晚,上海民族乐团的全体胡琴演奏家还特别演奏了《喜送公粮》《红旗渠水绕太行》,这两首由闵惠芬演绎而闻名全国的曲目,节奏欢快、旋律富有地域特色,表现美好生活的盎然生机,也寓意着中国民乐的代际传承绵延不断、生生不息。
由闵惠芬首演、张晓峰和朱晓谷创作的二胡叙事曲《新婚别》也是当晚的重头曲目,此番由上海民族乐团二胡演奏家段皑皑与乐队共同演绎;上海民族乐团青年二胡演奏家卢璐则与乐队合作,带来了由杨立青作曲、沈叶移植的二胡与乐队《悲歌——江河水》;乐队首席李玮和二胡演奏家丁龙、王晓犇以三把胡琴合奏的形式带来华彦钧创作的经典名曲《二泉映月》……每一首作品都表达了参演者们对闵惠芬这位中国民乐大师的景仰和无尽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