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2025“燃琴炫夏”良渚二胡之夏回顾纪实
许逸珺  汪艺涵  华音网 2025-09-09

夏蝉声声,琴音悠扬。2025年7月,“燃琴炫夏”二胡夏令营在杭州临安拉开帷幕。本次活动导师阵容强大,以丰富、充实的课程安排,为热爱二胡的学员们准备了一场特别的夏日音乐盛会,让大家在提升琴艺的同时,也能在千年古城临安感受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燃琴炫夏精彩启幕

7月28日,在开营仪式上,陈春园老师向学员们隆重介绍了本次夏令营的导师团队,每位老师寄予学员们美好的期许。接下来,学员们用精湛的“一分钟展示”为本届夏令营拉开了帷幕。

















首夜,师生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面对面”围坐音乐会。轻松自在的环境迅速拉近了师生间、学员间的彼此距离,欢声笑语不断。老师们为我们带来精彩纷呈的节目:由陈春园老师和段皑皑老师领奏的拨弦版《良宵》清微淡远,陆轶文老师和李渊清老师合作的《西班牙小品二首》充满了南欧风情,高韶青老师的韶琴独奏《韶音》即兴魅力无限。学员吴承羲用丝弦二胡与曾鼎夫同学(特邀古琴)一起演奏了他们自己改编的《烛影摇红》。专业学习二胡的我们,在此刻绽放出多样的音乐光彩:阿卡贝拉的和声清新流淌,学员洪豆与刘嘉伊演唱的原创歌曲《临安》真挚动人。由高韶青老师、吴旭东老师和学员们演绎的韶琴重奏《权利的游戏》《自由探戈》,二胡重奏《菊次郎的夏天》等等这些缤纷瞬间,生动诠释了学员们对二胡的专注以外,那份对音乐的纯粹热爱。开幕音乐会的尾声,刘捷老师指挥全体师生共同演奏《光明行》,向民族音乐家、现代二胡的奠基人刘天华先生致敬。二胡艺术在慷慨激昂的旋律中,传递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陈春园老师和段皑皑老师领奏《良宵》

高韶青老师、吴旭东老师和学员演绎韶琴重奏串烧

吴承羲和曾鼎夫演奏《烛影摇红》

刘嘉伊和洪豆演唱《临安》

学员们演绎阿卡贝拉

学员们演奏《菊次郎的夏天》

陆轶文老师演奏《西班牙小品二首》

高韶青老师和李渊清老师演奏《韶音》

刘捷老师指挥全体师生演奏《光明行》

学员马成和吕行嘉担任音乐会主持

导师公开课

沈诚老师公开课








7月28日,沈诚老师以板胡艺术家的独到视角,为《秦腔主题随想曲》《桑梓》等作品注入灵魂。他教导大家,民族弓弦乐的“十八般武艺”需博采众长,从戏曲与民间音乐中汲取养分,才能奏出“讲究”的每一个音符。学员马成在感悟中写道:“我仅仅拉了半个多月的板胡,就已经对自己的二胡演奏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在二胡上以为味道已经足够了,拉了板胡才知道远远不够。”

王永德老师公开课






7月29日上午,从《翻身歌》到《二泉映月》,王老师在课堂上说道,民族乐器的演奏可以借鉴民间音乐的精华,使其更具感染力。他也始终强调,扎实的基础如同磐石般不可撼动,唯有根基稳固,演奏时才能如行云流水。王老师注重培养学员的思辨能力,在课堂互动中引导大家发现他人问题,反思自身不足。

段皑皑老师公开课






7月29日下午,段皑皑老师在《空山鸟语》《第六二胡狂想曲》等作品的教学中,展现了独奏家的舞台魅力与控制力,点燃了学员对舞台表现的向往。段老师常引导学生超越技术层面,去感受音乐所描绘的意境与画面。通过启发性的语言、对诗词画意的引用,她帮助学生打开想象空间,将抽象的音符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情境,达到“弦外有音”的艺术境界。

高韶青老师公开课






7月30日上午,高韶青老师开展了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公开课。他亲授《韶音》《蒙风》《炫动》,为学员打开即兴演奏的大门。学员洪豆激动地分享:“高老师精准点破我的细节问题,传授的即兴方法让我豁然开朗!”

陆轶文老师公开课






7月30日下午,陆轶文老师以《中国花鼓》《天山风情》等作品为范例,言传身教,十分细致地讲解高难度技巧的精准驾驭与音乐表现力的融合,展现了新一代演奏家的专业高度。

王建民老师公开课







7月31日上午,王建民老师亲临指导《天山风情》《太湖风情》《幻想叙事曲》等作品。他从创作源头解析结构、背景与技法设计的关联,让学员深刻体会到:精准的音高节奏、清晰的段落层次是诠释当代作品的基石。王老师鼓励学生在尊重二胡本真音色的前提下,探索新的演奏法与音响可能性,追求既有民族韵味又具现代冲击力的独特呈现方式。

顾秋云老师公开课





7月31日下午,顾秋云老师的视唱练耳专题课《音乐术语在演奏中的关键作用》,如醍醐灌顶,让学员意识到音乐术语在传达作曲家意图、塑造音乐的层次与结构和增强情感表达等方面的重要性。

汪文斌老师公益讲座


随后,汪文斌老师的公益讲座《以画为舟,驶入良渚文化的千年星河》,则为学员们开启了跨艺术门类的灵感之窗。他从美术创作的视角启发学员在音乐演奏中注入更丰富的画面感与人文意境,拓宽艺术表达的思路。

邓建栋老师公开课






8月1日上午,邓建栋老师的课堂充满了学术氛围。邓老师对技术的要求近乎严苛,他的指导不满足于“差不多可以”,而是追求“精准、松弛、高效、有表现力”相结合。他通过亲自示范,帮助学生突破演奏瓶颈,使技术真正服务于音乐。

学员演奏会






最让人难忘的,莫过于每天晚上的演奏会。学员们锤炼了心理素质,积累了舞台经验。学员汪艺涵在感想中写道:“不断的上台磨炼为学员们提供了宝贵的锻炼机会,这不但增强了我们舞台演奏的稳定性和表现力,而且能够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审视自己和他人的演奏,并从中学有所得。”尽管在舞台上,学员们偶有技术上的疏漏,但令人欣喜的是,他们在整体艺术表现力上实现了显著的自我突破。每一个音符都饱含情感,每一次运弓都传递着理解与投入。台下的其他学员们深受感染,毫不吝啬地用最热烈的掌声与由衷的欢呼声回应着舞台上的每一份努力与闪光。此情此景,令在场的老师们倍感欣慰。演出结束后,老师们逐一对每位学员的表现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既肯定亮点,也指明方向。师生们围坐一堂,畅所欲言,那份真诚,尤为动人。

艺术辅导:李渊清老师、杨淼老师

演奏会的成功举行,离不开李渊清老师、杨淼老师两位钢琴艺术辅导老师的倾情助力。部分新来的学员是第一次与钢琴合作演奏,他们在有限的合乐时间内迅速熟悉钢琴的伴奏声部,并出色完成了演出。在艺术辅导课上,学员们和两位老师相互合作、相互磨合、相互感染,这为学员们更加精准、更为全面、更具感情地处理演奏提供了极大的助益。


每日清晨,学员们迎着晨光,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早功”训练。有时踏着露珠,沿着郁郁葱葱的小道登山,让身心在大自然中彻底苏醒,感受呼吸与步伐的律动;有时在室内跟随动感节奏跳起活力健身操,舒展筋骨,唤醒一天的精气神。这份充满能量的开始,为全天的专业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燃琴炫夏结营仪式

8月2日上午,夏令营在宋韵文化体验中落下帷幕,点茶、香篆、抄经文、制作香囊等特色课程,让学员在古韵悠长中寻得一方宁静,实现心灵的沉淀。








在洋溢着欢笑与泪水的结营式上,陈春园老师对本次夏令营的开展进行回顾与总结,并嘱托、鼓励每一位学员心怀感恩、满载收获向着未来快乐前行。






学员陈臻睿深情表达:“作为一名在香港学习二胡的小朋友,缺乏专业而系统的音乐训练课程体系。此次夏令营,让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顶级的二胡老师,还能观摩专业小伙伴的演奏,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开阔眼界的宝贵经验”。小小琴弦,不仅奏响了个人成长的乐章,更悄然系紧了内地与香港青少年艺术交流的纽带。学员们带着沉甸甸的学习成果踏上归程。他们带走的不仅是更加精熟的弓指法、对乐曲更深邃的理解、舞台上磨砺出的从容,更有对中华音乐文化的热爱,以及一份在宁静山水与人文积淀中滋养出的艺术心境。薪火相传,弦歌不辍。期待下一个盛夏,2026的燃琴炫夏,再谱华章!








FROM:童声文化传播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