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沪港琴学渊源再谱新篇章
华音网 2024-11-06

香港著名古琴演奏家刘楚华、苏思棣“海上雅乐·絃上愔愔古琴音乐会”(2024年11月3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奏厅成功举行。

来自上海、苏州、北京、西藏、重庆、香港等地的300余现场观众有缘一睹盛况,这也是与上海有着流长渊源的香江琴界重量级琴家首次登临上海东艺舞台演出。




演出现场此次演出的苏思棣、刘楚华均为香港古琴大师蔡德允的弟子。

2007年以102岁仙逝的蔡德允先生出生于浙江吴兴,三岁时随父母移居上海,1941年在香港随泛川派琴家沈草农学习古琴。

1950年代初期,蔡德允从上海移居香港,1964年应香港新亚书院聘为古琴组导师,四十余年着力培养新一代琴人。刘楚华、苏思棣为其门下弟子翘楚。


此次,“海上雅乐”为延续上海琴学荟萃、操缦交流的风雅传统,邀请香港德愔琴社社长苏思棣先生以及创社理事刘楚华女士登临东艺舞台的消息传出,在广大古琴爱好者引起强烈反响,开票不到一周即全部告罄。

苏思棣先生目前除却德愔琴社事务之外,还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及浸会大学音乐系古琴导师的职务,曾参与策划“古琴荟珍”、“清角遗音”、“海天秋月”等古琴文化展览,并在中国大陆、中国港澳台等地区和美国、日本及欧洲多个国家做古琴交流演出;个人出版的古琴演奏专辑《渔樵问答》和《太古清音》分别在法国及中国获奖。

刘楚华女士学生时代即追随蔡德允大师习琴,前后凡30余年。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她曾游历中国内地南北,拜访前辈琴人,并有幸得到张子谦先生及姚丙炎先生的鼓励和亲为点拨。学艺视野的开阔,令其形成了音质纯美、雅洁细腻,气韵含蓄而洋溢诗意与机趣的风格。刘楚华女士当年的个人古琴专辑《水仙操》也是香港历史上出版的首张丝弦古琴CD。目前她担任新亚研究所所长、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兼任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古琴导师。




演出现场

当晚音乐会,有均瑶健康公益古琴殿提供的三张古琴同样值得一提。

一张“无名师旷”,为唐代制,晚明修复,故在业界有“半张唐琴”的称呼。此琴原为海上琴家旧物,辗转为香港琴家所藏,现为均瑶健康公益古琴殿重要藏品。在音乐会上,“无名师旷”琴音苍古圆润、发音均匀,令观众大饱耳福。

“无名师旷”

一张清流戛玉,仲尼式,琴面桐制,螺钿徽。硬木岳山焦尾。原配青白玉琴轸、雁足。螺钿徽星罗井然,玉轸足如月华,精巧雅致。琴背长方形龙池、凤沼,颈处龙池上刻楷书「清流戛玉」腹款正(政)和元年、大成殿制。曾为冯舜钦旧藏、香港历风堂(吕寿琨门人)旧藏、攻玉山房旧藏。

“清流戛玉”

另一张“云鹄”古琴,为海上今虞琴社早期社员吴金祥旧藏,也是吴景略先生在上海期间的用琴。此琴面板浑圆、底板外凸,有五代至北宋早期制琴的特点,是宋代仲尼琴的标本琴器。

“云鹄”

音乐会的全部曲目均由丝弦完成。

在全场观众的屏息凝气氛围里,来自香江的琴家为大家呈现出《耕莘钓渭》《慨古引》《平沙落雁》《忆故人》《古琴吟》《良宵引》《精忠词》《龙翔操》《水仙操》《乌夜啼》和《潇湘水云》等名曲。

FROM:海上雅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