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江南雅韵动心弦,姑苏新乐绽华章——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江南·乐》音乐会亮相台州、杭州双城
华音网 2025-03-12

三月江南春色好,丝竹声声入画来。3月8日及9日,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姑苏国乐社先后走进仙居永安剧院与杭州运河大剧院,带来两场《江南·乐》新民乐音乐会。

仙居永安剧院依山傍水,与音乐会的山水写意主题相得益彰;杭州运河大剧院以流线型建筑呼应运河文化,中式窗花点缀更添雅致。乐团以“江南国乐”“影视国潮”“华夏国风”三大篇章为脉络,精选15首经典曲目,通过创新改编、现代配器与多媒体技术加成,在保留江南丝竹婉约底蕴的基础上,赋予作品更强的叙事性与视觉感染力。

音乐会以欢腾的《江南欢歌》拉开序幕,孙婧、曹铖、王昊昱以二胡与笛子领奏,在乐队的铺陈下勾勒出江南春日的盎然生机;《幸福年里新春乐》以欢腾节奏重现节日喜庆氛围。范柏慧与黄哲联袂献上《琵琶语》,琵琶如烟雨缠绵,新笛似清风穿林,将白居易笔下“能不忆江南”的意境娓娓道来。章童谣、孙婧、王昊昱、杨画画、李鑫带来二胡齐奏《苏南小曲》,二胡音色展现的细腻层次,呈现出锡剧曲牌的婉转风情;随后上演的《闹新春》节奏明快,推动全场气氛更加热烈。

影视经典与民族器乐的碰撞尤为惊艳:章童谣、彭璐莹、曹铖以二胡、琵琶与箫合奏《葬花吟》,哀婉凄美的音色与乐队绵延的弦乐背景交织,再现《红楼梦》的悲怆;《绒花》旋律抒情,情绪层层递进,歌颂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黄哲与李鑫通过笛子与二胡交织演绎《少年壮志不言愁》,辅以乐队铿锵的节奏,激荡起一番侠义豪情;沈翎玄与罗芮以笙与大提琴对话《菊花台》,东方韵味与西洋低音碰撞出独特意境。杨画画与马宁合作的《九儿》,二胡、管子与唢呐的厚重与铿锵交织、旋律激昂,令人动容。《丝路之舞》异域风情十足的旋律经由王于真的指尖流出,在孙晓琳的打击乐伴奏下,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感受丝路风情。

评弹表演艺术家夏夕燕以吴侬软语演绎苏州评弹《蝶恋花·答李淑一》,在婉转唱腔中舒展毛泽东诗词的情怀;何满以唢呐描绘《打枣》的诙谐热烈,展现北方民间乐曲的鲜活生命力。随后,乐队以澎湃的声浪托举,《金蛇狂舞》的激昂与《华夏国风》的恢弘相互映衬,青年演奏家们展现出江南的灵秀与华夏的壮阔,引发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现场观众构成多元,既有银发老者沉浸于传统曲目的细腻演绎,亦有年轻观众为跨界改编喝彩。00后观众林同学表示:“像《闹新春》《幸福年里新春乐》这些曲目我们都很熟悉了,但这次的演出在以往传统的基础上整体风格变得更加年轻,带给我很多新鲜感!”“《九儿》《菊花台》《葬花吟》这些影视金曲,我在听的时候都想一起唱出来,感觉眼前都有对应的剧情了!”张女士兴奋道。

从苏州港出发,到仙居的山水间再到杭州的运河之畔,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用扎根传统与拥抱时代的双翼,让民族音乐焕发出新光彩,构建出可感知、可交互的文化体验。3月15日、16日,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姑苏国乐社将携《丝竹江南 中华情韵》《江南·乐》两场音乐会登陆江西南昌,在滕王阁的千年文脉里,以“落霞与丝竹齐飞”的创意编排带来江南声音,续写民族音乐的新篇章。作为“2024年市属院团青年艺术人才文旅融合项目”,《江南·乐》将以音乐为媒串联起苏州文旅新图景,让平江路的粉墙黛瓦、山塘街的丝竹清音转化为可聆听的城市文旅符号,让世界听见园林深处的小桥流水,看见新时代的姑苏风华。

FROM:丝竹里的江南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