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目单
壹 《江月琴声》 王惠然 曲
柳琴:关洋洋
指导教师:沈贝怡
钢琴伴奏:汪宇
《江月琴声》是由王惠然创作的柳琴协奏曲,首演于1989年,由台北市立国乐团演出。这首协奏曲旨在表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所蕴含的深邃意境,曲式、主题和配器都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派。
贰 《满江红》 林吉良 曲
中阮:朱芳瑛
指导教师:吴强
钢琴伴奏:汪宇
《满江红》是一首由林吉良先生于1981年创作的中阮独奏曲。此曲的风格刚中兼柔,生动的描写了一代英雄岳飞的感人事迹。乐曲在激昂愤慨、充满张力的扫拂音响中,运用吟、揉、虚奏、扫轮等手法,奏出了乐曲的核心素材。作品采取了中国民族乐器传统的表现手法,运用古曲中某些结构特点,充分展现出岳飞词的思想内容,塑造了岳飞的英雄形象。
叁 《霸王卸甲》古曲 刘德海 改编
琵琶:马颢轩
指导教师:韩妍
《霸王卸甲》是琵琶传统大套武曲之一,描写了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的历史故事,采用写实的手法加以叙述。此曲站在项羽的视角,着重渲染了楚霸王交战失利,一蹶不振而至别姬自刎的英雄悲剧,对这位名噪一时的历史人物给予了同情和赞扬。传说虞姬在项羽听到楚歌声而自为诗后和曰:“汉兵已略地,四面楚声中,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苏轼也曾做诗:“ 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苍皇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
肆 《秋兰兮辞》 黄文 曲
古琴:项宇
指导教师:陆笑姿
钢琴伴奏:贺添毅
爱国诗人屈原以兰自喻,在《离骚》中写道,“纫秋兰以为佩”“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彰显了自己的品德高尚、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世人皆浊我独清的品质。他把爱国情怀寄托于兰,开创了“ 香草美人”意象,被后人尊称为“兰花花神”。秋兰数茎,兰叶瘦劲挺拔,兰花吐蕊,清丽雅逸。在此首作品中,作曲家运用古琴既中正平和,同时兼具铿锵激越的独特音色和多种音乐创作技术彰显秋兰绽蕊之笔触的劲利,在乐曲中宛若用淡墨点画,墨、色交融,极具意境美。
伍 《天鹅》 刘德海 曲
琵琶:董乐舟
指导教师:舒银
琵琶大师刘德海作曲的《天鹅》是他创作的组曲《人生篇》中最著名的一首。琵琶曲《天鹅》是作曲家对自己三十多年来从事琵琶演奏事业的总结,也是他人生体验的思想结晶和对艺术理想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的宝贵成果。作曲家通过天鹅的自由舞姿和高傲挺拔的性格象征正直的人们,并在其中寄寓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琵琶曲《天鹅》的形式比较自由,作曲家在创作《天鹅》时主要使用了主题贯穿发展的变奏手法,演奏技法主要运用了分、摭、轮、扫、颤、滑、风点头、摇等。第一部分音乐优美广远;第二部分激越多变;第三部分气息宽广,最后归于静谧。
陆 《晓雾》 王中山 曲
古筝:李甄琦
指导教师:王蔚
《晓雾》是王中山先生于2006年创作的一首古筝独奏曲,这首乐曲以其独特的构思和高难度的演奏技巧成为古筝现代作品的经典之作,深受广大演奏者的青睐。作品以温婉而富有诗意的笔触,描写了京城晓雾。什刹海如烟的柳色、紫禁城若隐若现的角楼、马路上奔波忙碌的身影、雾霭里偶尔传来的京腔京韵⋯⋯
柒 《晚秋》 李博禅 曲
琵琶:王希睿
指导教师:汤晓风
钢琴伴奏:陆平
琵琶曲《晚秋》是由青年作曲家李博禅创作于2014年,灵感来源于南宋诗人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的诗句“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首协奏曲通过琵琶与钢琴的融合,展现了晚秋季节的凄凉景象和内心的惆怅与迷茫。
弹拨荟萃——2025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弹拨教研室
教学成果系列音乐会(总)第二十四期
演出时间 | 2025年3月27日(周四) 19:30
演出场地 | 贺绿汀音乐厅
演出时长 | 约75分钟(无中场休息)
演出票价 | 80、50、30元
*30元票档有部分座位有遮挡,介意者慎选。
*一米二以下儿童谢绝入场,一米二以上儿童凭全价票入场。
扫下方二维码立即购票
如有疑问,可致电票务咨询热线:021-24158158(周一至周日9:00-20:00,法定节假日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