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精彩回顾|歌相会、乐相和——记广东民族乐团“岭南歌汇”音乐会
李苗硕 华音网 2025-03-24

春意盎然,万花盛放,3月23日晚广东民族乐团“岭南歌汇”音乐会在星海音乐厅上演。本场音乐会由国家一级指挥侯丹平执棒,携手中山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男中音歌唱家张海庆,南方歌舞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张朝夕,“八只眼”演唱组成员之一、广东歌舞剧院歌唱家许乐,广东音乐曲艺团青年歌唱家林彩霞共同呈现。

从岭南丝竹的灵动到西北风情的炽烈,这场音乐会既深挖粤文化根脉,又以开放姿态拥抱多元民族音乐风格,歌声与乐声跨域地域与时代,在这个春夜交相辉映。


指挥:侯丹平

一首《广东音乐联奏》作为“岭南歌汇”的序曲,为本场音乐会亮题。这首作品串联了《娱乐升平》《彩云追月》《旱天雷》三首耳熟能详的广东音乐,形成了“快、慢、快”的三段式结构,一气呵成,广东音乐的轻松明快、优美抒情尽在其中。作为乐团的“看家菜”,演奏家演奏得地道精致,让三首作品在起承转合间浑然天成。

中国管弦乐:广东音乐联奏

在广东人的记忆里,粤语歌曲是家门口流淌的旋律,是成长的背景音。这声声粤语,不仅是中原古韵的延续,也是鲜活的文化传承。接下来歌唱家许乐和林彩霞分别带来了两组粤语歌曲,让我们听到粤语的悠长韵味,听到文化血脉的生生不息。

首先是许乐演唱的《似水流年》。歌曲中一次次重复的旋律和乐队织体,如墙上钟表的时针不停歇,提醒着人们光阴飞逝。听到这首歌,或许我们脑海中浮现的是那些专属自己的回忆,纵使时过境迁,唯有情怀未变。

《倩女幽魂》开篇一声竹笛的旋律如梦似幻,林间雾气弥漫,背着书箱的书生、泪眼婆娑的小倩浮现在面前,瞬间将我们带进那个白衣蹁跹、情深不悔的世界。许乐对这首歌的处理得很细腻,轻柔而含蓄的声音,在真假声之间收放自如,始终紧紧牵着听众的心。

《长路漫漫伴你闯》是电影《武状元苏乞儿》的插曲,恢弘大气、洒脱豪迈。这首作品中许乐一改先前的演唱风格,铿锵有力地咬字,尽显阳刚之气与侠义豪情。

《似水流年》《倩女幽魂》《长路漫漫伴你闯》

演唱:许乐

随后林彩霞登场,用四首歌曲、多个视角演绎了岭南风情。《幸福水乡》描绘了“水乡”丰收的热闹景象。作品取材于广东咸水歌《海底珍珠容易揾》,旋律轻松明快,朗朗上口。咸水歌特有的“啊咧”“啰”衬词一唱三叹,既保留了水上人家即兴对歌的烟火气,又让整首歌朗朗上口。

《最美岭南春》以“花”为主题,把岭南的四季花海搬到了耳边。“红棉历风雨,花开人景仰”,就像岭南人骨子里的温润与闯劲——既爱在自家庭院侍弄花草,也敢迎着风雨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红豆相思》寄情于“红豆”,将王维的诗《红豆词》重新填词,曲调轻盈细腻,颇具岭南特色。林彩霞温婉柔美的嗓音,完美契合了这首作品的意境,将少女心事唱得百转千回。

粤曲《荔枝颂》借“荔枝”,颂“岭南”。歌曲原唱是粤剧表演大师红线女,在1957年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上,红线女以这首《荔枝颂》和《昭君出塞》捧回一枚金质奖章。这首作品可谓是粤语版的“荔枝说明书”,从“花红被”到“糯米糍”,从“日啖荔枝三百颗”,到“一骑红尘妃子笑”,在林彩霞口中细细道出。她的音色如同荔枝般清甜甘冽,让人听着已是垂涎欲滴。最后一句“卖荔枝”,她将尾音虚化,轻轻上挑,俏皮生动。听完她唱这一曲,谁能忍住不去一品这岭南佳果的美味?

《幸福水乡》《最美岭南春》《红豆相思》《荔枝颂》

演唱:林彩霞

上半场最后一首作品《风之歌》,是张朝的民族管弦乐组曲《七彩之和》其中一首,以蒙古族音乐为创作素材。作品从轻柔舒缓到奔腾激昂,描写了各种形态的“风”。那片无垠大地的风,是唤醒生命的春风,是马背上粗犷汉子掀起的土风……

中国管弦乐:风之歌

下半场一开始,乐团演奏了中国管弦乐《海韵》。作品以怀念华人歌唱家邓丽君为主题,串联了《海韵》《小城故事》《云河》等经典歌曲。温馨熟悉的旋律重现,舞台上无人演唱,但那位伊人仿佛就在其中轻歌曼舞。尾声《海韵》的主题渐渐隐去,脑海中邓丽君的盈盈笑意仍未散。斯人已去,但经典永存。

中国管弦乐:海 韵

之后女高音歌唱家张朝夕带来了一组女声独唱。《桃花谣》饱含深情,讲述了对爱情的执着坚守。“花儿捎去心上想,暗结那梦中缘”,“桃花”成为情感的寄托,带着思念与爱慕跨越千山万水。张朝夕的音色具有天然的甜润质感,又不过分矫揉造作,将女子的情思娓娓道来。

《幸福山歌》用朴素的民歌曲调,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张朝夕的演唱欢快灵动,活跃的舞蹈感让人忍不住勾起嘴角,随着歌声一起摆动身体。

歌曲《龙文》以“文字”着笔,充斥着对中华文化的赞美和自豪。“横竖撇捺勾”,笔墨挥洒间凝练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宫商角徵羽”,丝竹声声中道不尽五音编制出的灿烂乐章。

《桃花谣》《幸福山歌》《龙文》

演唱:张朝夕

南国余韵仍在耳畔,男中音歌唱家张海庆的歌声,又带我们越过五岭,直抵北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原是塔吉克族的一首民歌,后被雷振邦先生改编,成为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插曲。作品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借花喻情。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那是用青春的血液浇灌,是炽热的家国情怀在寒风中绽放。张海庆用他的歌声,诉说着歌中情感,观众仿佛能看到冰山上如钢枪般屹立的身影,触摸到战士心底的那一份温暖。

《手挽手》是一首哈萨克族风格的歌曲,全曲热情洋溢,展现了少数民族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对新生活的赞颂。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取材自蒙古族的民歌,原曲只有前两段,抒发草原人民对家乡的赞美,美丽其格将其重新创作填词,赋予了作品更深刻的内涵。韩闻赫的编曲让原曲更富画面感,开篇的大胡独奏,独特的沧桑厚重的音色勾勒出广袤苍茫的草原,四段歌词乐队层层推动,塑造出气势磅礴的史诗感。张海庆以其扎实的演唱功底和浑厚的音色,将这首作品完美演绎,结束句“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中挺拔稳健的高音,赢得了在场听众的阵阵喝彩。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手挽手》《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演唱:张海庆

演唱的部分结束,乐团为观众们奉上了压轴作品《西部民歌主题组曲》。这首作品将听众熟悉的《马车夫舞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青春舞曲》等四首西部歌曲有机连接,组成了一幅西部风情连环画。即使只有纯器乐的演奏,乐队的歌唱性也丝毫不逊色于几位演唱家,不同声部的音色交错,恰如各有特点的歌手,或热烈奔放、或优美深情、或诙谐幽默,准确地诠释着首首歌曲的性格。终段四首歌曲以复调手法重现,经典的旋律如万花筒般交叠,将乐曲推向高潮。

中国管弦乐:西部民歌主题组曲

余音未散,掌声不断。指挥侯丹平似乎看出了听众们早已按捺不住想要放声高唱的热情,邀请大家共同演唱了一首《万泉河水》。排山倒海的歌声中,艺术家与观众同频共振,或许这就是音乐最纯粹的力量。最后经典的《步步高》《花好月圆》,彻底点燃了现场,在一片欢声笑语中音乐会圆满落幕。直至散场,不少听众仍意犹未尽,口中还哼唱着那些经典的歌曲。

这场音乐会,带我们重温首首经典、重拾难忘的回忆,带我们走过大江南北、领略祖国大好河山。歌以言志、歌以抒怀,优秀的作品之所以能跨越时空,正是因为它们直击人心最柔软的地方,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它们是记忆的载体,是情感的纽带,让我们在平凡的日子里找到诗意,在困境中看到光明。

期望未来乐团能够继续以“守正创新”为舵,深耕岭南沃土,用更多优秀的作品打动人心,让歌声的力量继续传递。歌声不息,感动不止。

FROM:广东民族乐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