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14家乐团首次联合委约创作!——《胜利之光》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在珠海进行全国首演!
华音总编室 华音网 2025-08-19

2025年8月15日晚,珠海华发中演大剧院音乐厅沉浸在庄严而激昂的音乐声中,一场跨越地域、融合民族精粹的音乐盛典拉开帷幕。在著名指挥家张列的执捧下,《胜利之光》民族管弦乐音乐会迎来全国首演!这不仅是一次艺术舞台的呈现,更是一次历史的回响与民族精神的集体记忆。

跨地域合作

打造史无前例的民族音乐创作

2024年10月,珠海民族管弦乐团开始构思“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专题音乐会,2025年3月作为乐团发起方,珠海民族管弦乐团联合全国13家民族乐团共同委约青年作曲家刘畅倾力创作《胜利之光》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实现了首次全国14家民族乐团联合委约创作的历史突破,并在珠海圆满完成全国首演。这次联合委约打破了地域界限与传统合作模式的限制,是全国范围内民族乐团史无前例的合作壮举。

创作溯源

从历史褶皱中打捞民族记忆

这部作品从音乐主题的设计到旋律的构建,作曲家刘畅特别注重挖掘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与表现张力,在部分乐章中加入了经典旋律的主题动机以及唢呐独奏、乐队合唱等元素,形成一部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充满强烈的时代感和艺术感染力的音乐作品。


《胜利之光》组曲由五个乐章组成:《悬刃之境》《故园长明》《星火同天》《月照丰碑》《胜利之光》,每一个乐章都是历史与情感的凝练,每一段旋律都承载着民族血脉的记忆。

第一乐章《悬刃之境》如同拉开历史的帷幕,以紧凑而激烈的节奏描绘抗战初期的战场险境——烽烟弥漫、刀光剑影交织、炮火轰鸣,紧张的旋律一步步缓慢拉开,战争主题动机让人深切感受到战争来临前的压迫与窒息。

第二乐章《故园长明》旋律悠长而深情,将视角从战场转向每一个离散的家庭、每一个被迫远离家乡的游子。旋律中弥漫着对家园的思念与对和平的渴望。该乐章运用了一大段在民族乐团中较为罕见的大提琴独奏,乐曲温柔而充满希望,观众仿佛在月光下看见家乡的田野和村庄,感受到那份扣人心弦的温暖。

第三乐章《星火同天》象征抗战星火燎原,以不规则的打击乐节奏型模仿战争激烈场景,鼓点激昂振奋,汇聚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力量。唢呐独奏如同一位受伤的战士,吹响了全民族战役号角,奏响全民抗战的坚定意志与不屈精神。每一个音符都像火花点燃热血,每一个节奏都像步伐踏在历史的肩膀上,激励着人们铭记历史、不忘使命。

第四乐章《月照丰碑》以庄重典雅的音符缅怀为国捐躯的烈士英魂。旋律缓缓展开,如夜空下的明月映照丰碑,合唱的旋律起伏都饱含敬意,观众仿佛感受到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和尊严,心灵被深深震撼。

第五乐章《胜利之光》通过大量主题再现展现战争胜利的凯歌与和平光明的未来愿景。旋律明亮、节奏激昂,交织出胜利的喜悦,音乐高潮迭起、气势磅礴,在一阵阵旋律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民族的希望。

沉浸观演

现场氛围庄重而感人

音乐会当晚,华发中演大剧院音乐厅座无虚席。观众被乐曲中磅礴气势与浓烈情感深深打动,无论是激昂的战斗号角,还是温柔的乡愁旋律,都让人仿佛穿越历史,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现场掌声经久不息,不少观众动容落泪,乐曲的每一次旋律转折都牵动着心弦,整座音乐厅沉浸在庄重而感人的氛围中。“这部作品让我感受到民族音乐也可以如此具有冲击力和叙事性。”观众李女士在演出后激动地说,“尤其是听到第四乐章《月照丰碑》中合唱的声音一出来,我的眼泪瞬间止不住了,这场音乐会如同其名,不仅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更将那份追求正义、珍爱和平、团结奋斗的‘光’深深植入了我们每一位的心中,激励着我们为更美好的未来继续前行。”

作为这部作品的发起乐团,珠海民族管弦乐团通过精湛的演奏技巧将作品的声部层次与整体气势完美呈现,实现了民族管弦乐历史题材创作的重大突破,不仅展现了民族音乐的创新力,也彰显了乐团之间强大的凝聚力与融合精神。

铭记历史担当使命

推动民族文化繁荣

珠海民族管弦乐团团长刘木表示,《胜利之光》不仅是一部音乐作品,更是一段历史的铭刻和民族精神的传承。我们作为发起乐团,很荣幸能促成14家民族乐团首次联合委约创作,这不仅突破了地域与团队的界限,树立了全国民族乐团新的合作模式,同时也为推动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宝贵经验。此次音乐会的成功举办,彰显了珠海作为新时代文化高地的活力与担当,也体现了中国的民族管弦乐团在民族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未来,珠海民族管弦乐团将继续深化与全国各地民族乐团的交流合作,打造更多具有时代意义与艺术高度的精品力作,让民族音乐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胜利之光》作为一部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民族精神的音乐会,让观众们在这部作品中回望历史、缅怀先烈、感受民族力量的同时,也启示我们珍惜和平、砥砺前行。通过全国14家乐团的首次联合委约创作,让这部作品不仅开创了民族管弦乐团合作的新篇章,也为中国民族音乐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可能。

FROM:华音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