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云声育美【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进校园”活动走进昆明中小学
静静 田雨涵 华音网 2025-10-29

10月23日,“第三届中国民族音乐传承周”重要活动“中国民族音乐进校园”在昆明圆满举行。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师生走入昆明金岸中学、五华区长春小学、盘龙区明通小学与云南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通过大师课、专题讲座、乐团指导等多元形式,把国家级民乐教育资源精准送到基础教育一线,在西南边疆播撒民乐火种,以“专业引领+文化浸润”的创新实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活态传承构筑起坚实根基。

走进金岸中学:三乐和鸣绽放当代魅力

当天上午,民乐系扬琴教师刘音璇、打击乐教师尹飞、唢呐教师张维维赴昆明金岸中学,以“名师领航”开启民乐启蒙。三位教师现场演绎经典作品——张维维以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展现民族吹管乐的灵动生机,尹飞与张维维合作《龙腾虎跃》以激昂鼓点碰撞嘹亮唢呐,刘音璇则通过《我和我的祖国》短片,将旋律中的家国情怀娓娓道来。三位老师的精湛演出点燃全场热情。

在观摩该校学生乐团展演的《云宫迅音》《古滇乐韵》《森林狂想曲》等曲目后,三位教师从音乐理解、演奏表现和技巧训练等方面切入,逐一点拨指导。通过现场指导与互动交流,夯实了学生的演奏根基,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到民乐的魅力。

走进长春小学:聂耳母校传承红色基因

在“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母校——五华区长春小学,打击乐教师魏然带来一场量身定制的专题教学。围绕中国打击乐的历史脉络、器乐形态、节奏模式与演奏技法进行系统讲解,针对乐团演奏实际开展一对一指导,引导学生在节奏互动中沉浸式地感受鼓声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小聂耳民乐打击乐团”于2024年6月在该校原有民乐团基础上组建而成,是昆明市乃至云南省首支校内编制完整的民乐打击乐团。该校表示,此次进校园活动使师生受益匪浅,未来乐团将继续以“传承民族文化、弘扬聂耳精神”为目标,让清脆的鼓点成为校园里传承红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注脚。

走进明通小学:古筝雅韵传承文化情怀

当日下午,古筝专业的优秀学生邹州为明通小学师生带来一场生动而深入的专题讲座。通过实物演示与名曲示范,系统讲解古筝的历史源流、文化内涵、乐器构造与演奏技法。随后,针对该校师生演奏的《渔舟唱晚》《萱草花》,邹州从节奏把控、音色处理等角度进行建设性点评与改进示范。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关于演奏难点和曲目选择的困惑得到了邹州的悉心指导与真诚鼓励。

明通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表示:“这次活动不仅是一场音乐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文化传承课。它让孩子们在弦音中读懂中华文脉的厚重底蕴、在互动中点燃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在学习中感受教育传递的温暖力量”。

走进云南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专业指导助力乐团发展

在云南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长笛教师冯天石、二胡教师章海玥聚焦山翎民乐团的小合奏《喜洋洋》进行系统指导。从乐曲的情感表达、技术难点到乐团的声部平衡、音色融合及协作效率等深层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剖析,并分享了专业乐团的训练经验。

在一对一教学环节中,更是采用“分乐器专项指导+个别难点深度解析”的模式,为同学们提供极具针对性的专业辅导。现场,云南艺术学院的学生也踊跃参与、积极交流,教与学的热情高涨。

校地协同,美育共建

作为第三届中国民族音乐传承周的重要篇章,本次“中国民族音乐进校园”活动在昆明四校成功开展,是校地协同推进美育工作的生动实践。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师生将优质教育资源直接输送至教学一线,将顶尖艺术院校的教学理念与云南多元民族音乐底蕴深度融合,通过“现场授课+专业指导”的模式,不仅为基层师生打开了通往专业民乐殿堂的窗口,更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注入新活力。

FROM:中央音乐学院、云南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