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民雄,浙江嵊县仙岩乡人,为民族音乐理论家、鼓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系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全国编委会委员、中国打击乐学会副会长。
1932年1月23日出生。1949年7月参加杭州市青干校学习。1950年2月进杭州市青年文工团。1952年5月,全省的文工团整编后进入浙江越剧团任三弦、秦琴演奏员,演出中也兼打击乐、笛子等。期间勤奋搜集研究民族音乐,打下厚实基础。后入上海音乐学院学习,1961年毕业于民族音乐系本科。留校历任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副主任、音乐学系副主任、学院教务处处长。曾率先在我国开设民族器乐概论、民族打击乐专业课。长期从事民族器乐的研究、教学、创作、演出。曾赴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和港、台地区演出、讲学。擅长击鼓,录制有《夜深沉》、《鼓》、《惊天锣鼓》等激光唱片、盒带。1990年,《夜深沉》获香港十款最佳销售奖,《鼓》获香港最佳中乐大奖。
其编撰的《民族器乐概论》为国内外部分音乐院校所参用。主要著作有《传统民族器乐曲欣赏》、《民族器乐知识广播讲座》、《中国民族音乐大系·民族器乐》、《民族器乐概论》、《中国打击乐》、《青少年学民族打击乐》等。主编有《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上海卷》、《中国打击乐器图鉴》。发表论文百余篇,《探幽发微——谈中国传统器乐创作规律》一文在第三十一届国际传统音乐学会年会上宣读。《谈我国高校本科中国乐器演奏专业的教学》一文收入《中国·时代战略文库》和《中国世纪发展文论大系》。《民族音乐教育问题》获“国际优秀论文”奖。另又获文化部颁发的文艺集成志书编纂成果奖、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创作有吹打乐《闹元宵》(1957年)鼓与京胡《夜深沉》(1973年);民乐组曲《万紫千红》(1977年);打击乐合奏《潮音》(1986年);吹打乐《喜迎春》(1991年);大型吹打乐《金狮戏球》(1997年);丝竹与法器《晨钟暮鼓》(2002年)等。
著名二胡演奏家,浙江大学研究生院艺术学专业和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现为浙江省歌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浙江民族乐团首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二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胡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高胡专家委员会成员、浙江大学和浙江艺术学院艺术专业客席教授。
从艺数载,曾先后师事肖白镛、沈凤泉、张韶、蒋风之等南北二胡名家。一直活跃于国内外艺术舞台,多次赴东南亚国家举办音乐会和艺术讲学活动。数次赴日本、韩国参加国际艺术节展演,其二胡独奏曾获国际艺术节最高荣誉奖和韩、中、日艺术名人大奖;并多次在国内重大音乐比赛中荣获殊绩。1999年成功地举办了专场独奏音乐会;同年,二胡独奏被入选中国文化部对外宣传影片《新中国文化艺术五十年》中;并在新加坡、韩国、中国出版多张个人独奏专辑唱片,被境内外传媒誉为“弓弦一杰”,“如痴如醉、如诗如画之心灵歌唱的杰出演奏家”。
多年来,致力于二胡的专业教学,撰写并出版了《中国二胡演奏艺术》、《中国二胡演奏技法训练教程》、《教你学二胡》、《外国音乐二胡演奏集锦》、《中国二胡名曲集锦》(分传统、声腔移编、少数民族音乐风格、南北音乐风格、协奏曲和大型作品三册)等艺术专著。培养了一大批国内外优秀的二胡演奏人才,有多名学生在国内外二胡比赛中荣膺大奖。其传略已被入编《中国音乐家名录》、《中国当代音乐艺术家大典》、《中国当代创新人才辞典》和《世界名人录》。
乐曲以昆曲《思凡》中曲牌《风吹荷叶煞》前四句唱腔为基础,经过历代京剧琴师们的加工改编发展而成。运用民间音乐创作中常用的加花、删简、紧缩、句末填充和变新等手法,将原来悲哀怨恨的曲调改编成一首刚劲有力充满激情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