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管乐教研室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副会长、赵松庭笛子艺术研究会荣誉会长,新加坡华乐总会理事,新加坡笛子学会会长。
詹永明是当今笛坛杰出代表人物。几十年来他在国际国内的音乐比赛中频频获奖,并赴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及讲学,足迹遍及亚、非、欧、美各国,被人们誉为「神奇的魔笛」,更被《华盛顿邮报》称为「当今杰出的演奏家」。1991年作为首位大陆杰出人士民乐演奏家访问台湾,为推动两岸的笛子艺术演奏与教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穿透海峡的第一声笛音」。
1988年首批评定为中国国家一级演奏员,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移居新加坡並任教于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2004年应聘任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2013年他的《中国竹笛专业主干课》被上海市教委评选为重点项目课程与上海音乐学院精品课程。2015年-2017年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高峰高原民族管乐团队、2018-2020年双一流学科创新团队民族管乐首席教授。他的事迹被收录在《中国当代文艺名人录》、《中国音乐家辞典》、《世界当代名人录》。
1996年10月出生于浙江嘉兴,自幼学习竹笛。2010年考入浙江艺术学校,跟随汪悦洲老师学习。2013年跟随新苗丝竹乐队在文化部举办的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展演中荣获演奏奖,同年随浙江省青少年艺术团出访日本。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奖学金和三好学生。2014年拜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詹永明教授为师,得到了更系统、规范、严格的教育和全面培养。201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现为民乐系学生会干部,并多次获得上海音乐学院人民奖学金。在校期间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大型活动,跟随上音“笛声赋”竹笛室内乐团先后在上海,金华,无锡,丽水,杭州,西安,岳阳,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展演,广受好评。2018年随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赴香港,广州巡演。2019年跟随学院参加维也纳中国新年音乐会,获得成功。
熊壮壮,青年钢琴家。1985年生于安徽省芜湖市。自幼学习钢琴,2000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先后师从周轫秋教授,吴迎教授,陈庆峰教授,唐哲教授。2017年获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表演硕士学位。现任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艺术指导。
长期作为钢琴艺术指导活跃于各个舞台,并多次随院校担任金钟奖,文华奖,CCTV 民族器乐大赛等比赛的钢琴伴奏。和各位著名民乐演奏家录制了《秋辞--詹永明笛子艺术教学精选》,《笛韻幽兰》等专辑,并参与编订了《竹笛精品课程新编》系列的钢琴伴奏编配。获西湖国际青少年音乐节钢琴艺术节优秀钢琴伴奏奖,松庭杯民族吹管比赛最佳钢琴伴奏奖。
此曲作于1993年夏。面对亲人的离别和远书归梦两悠悠的愁绪,作者在乐曲创作 中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奏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富有哲理的想象和奋发向上的情趣。 全曲共分六段:(1)秋萧索(引子)、(2)恋故人、(3)秋悲寂寥、(4)归梦悠悠、 (5)秋日胜春朝、(6)玉笛清音(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