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蒋国基、詹永明、王次恒、戴亚、杜如松、张红阳、王建元、吴樟华、蔡拯
赵松庭(1924-2001),中国20世纪笛乐艺术的缔造者之一。他是推进中国笛乐专业化发展的先驱,其艺术生涯对中国笛乐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是20世纪中国笛乐艺术的一代宗师。
作为一位杰出的竹笛演奏家,赵松庭创造性地将南北两派的竹笛演奏艺术进行融合,开“赵派”竹笛演泰艺术之先河,在竹笛的气、指、舌以及音色处理等方面有着精到的美学理念,备受业界的推崇。特别是首创竹笛“循环换气”演奏技术,极大地推进了竹笛演奏艺术的革新。
作为一位杰出的民族器乐作曲家,赵松庭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笛乐作品。从早期的《早晨》《婺江风光》到艺术成熟期的《幽兰逢春》,无不显露出一位杰出艺术家极具时代感的创作特征。同时,他的作品又饱含传统音乐的神韵与民族气质,是一位扎根民间的人民艺术家。
赵松庭先生在竹笛理论与科研制作领域也有着非凡成就。他曾发表《温度与乐器音准问题》《横笛的频率计算与应用》《笛艺春秋》等著述,是中国竹笛当代理论研究为数不多的早期重要文献,他还研制了排笛、低音笛、弯管笛、骨笛、雁飞篇等新品种乐器,不仅拓展了竹笛的音色与表现力,甚至对于整个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
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管乐教研室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副会长、赵松庭笛子艺术研究会荣誉会长,新加坡华乐总会理事,新加坡笛子学会会长。
詹永明是当今笛坛杰出代表人物。几十年来他在国际国内的音乐比赛中频频获奖,并赴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及讲学,足迹遍及亚、非、欧、美各国,被人们誉为「神奇的魔笛」,更被《华盛顿邮报》称为「当今杰出的演奏家」。1991年作为首位大陆杰出人士民乐演奏家访问台湾,为推动两岸的笛子艺术演奏与教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穿透海峡的第一声笛音」。
1988年首批评定为中国国家一级演奏员,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移居新加坡並任教于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2004年应聘任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2013年他的《中国竹笛专业主干课》被上海市教委评选为重点项目课程与上海音乐学院精品课程。2015年-2017年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高峰高原民族管乐团队、2018-2020年双一流学科创新团队民族管乐首席教授。他的事迹被收录在《中国当代文艺名人录》、《中国音乐家辞典》、《世界当代名人录》。
王次恒,中国著名笛箫演奏家,中央民族乐团原副团长,首席笛子,管乐声部长,独奏演员。1984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同年考入中央民族乐团,先后师从赵松庭,曾永清,蓝玉崧等教授。国家一级演奏员、文化部优秀专家、荣获国务院颁发“有突出贡献奖”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笛子协会副会长。文化部国家职业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文华艺术奖评委,文化部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央电视台民族器乐电视大赛评委,“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笛子比赛评委,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 优秀而有深度内涵的笛箫演奏艺术使他在国内、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奖。1987年获首届全国广东音乐邀请赛演奏一等奖,1989年获全国民族器乐电视大奖赛二等奖;同年在第十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笛子独奏最高金奖及最高艺术家荣誉证书;1991年在文化部中直院团音乐比赛中荣获最高优秀演奏奖,1999年在文化部中直院团国庆五十周年评比展演中荣获最高优秀演奏奖,2010-2013年连续四年在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中荣获最高优秀演奏奖。
王次恒曾为国内外唱片公司录制了大量的笛箫曲,其中个人独奏专辑有:《王次恒吹管乐》《王次恒笛子作品》《中国南北笛》《钗头凤幻想》《王次恒箫专辑》《箫埙专辑》《咏春三章》《闲情一曲赋春风》等。 他在演奏的同时也参与创作笛箫作品。主要有《桑园春》《塞外随想》(与邵恩合作)《钗头凤幻想》(与王直合作)《空山望月》(与王时合作)《傣寨情歌》《乡愁》《燕归来》《梦家园》等。出版发表的著作有:《笛子演奏教程》及VCD示范教程、《名家教竹笛》及VCD示范教程、《笛子入门与提高》及CD示范教程、《青少年学竹笛》及CD示范教程、《箫演奏入门与提高实用教程》《箫演奏入门》及VCD示范教程、《葫芦丝基础教程》及CD示范教程。
王次恒经常代表国家艺术团出访演出,进行文化学术交流及讲学活动,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笛箫独奏音乐会,1990年在北京音乐厅举办的笛子独奏音乐会、2006年4月在台北国家音乐厅举办的《闲情一曲赋春风》王次恒独奏音乐会、2010年11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办的《南山截竹横北斗》笛子独奏音乐会,曾引起极大的反响。在国际著名的音乐厅举办的音乐会中担任笛子独奏,如美国的卡内基音乐厅、肯尼迪艺术中心、联合国会议大厅、林肯中心剧场、芝加哥交响乐厅、奥地利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希腊的希洛德古剧场、俄罗斯的玛林斯基剧院、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音乐厅和日本的札幌音乐厅都曾留下他独奏的身影。
戴亚,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竹笛学会副会长、中国音协笛子学会常务副会长。
近年来,先后多次与世界著名的瑞典国家交响乐团、玛尔默交响乐团、英国ADDITTY弦乐四重奏团、意大利XENIA EESEMBLE弦乐四重奏团、荷兰新音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交响乐团、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香港中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高雄国乐团、新加坡华乐团、澳门中乐团等合作举办了笛子独奏、协奏音乐会,在国内外获得极高的声誉。
90年八孔笛研制成功,经过反复实践并得到诸多著名作曲家的大力支持,使八孔笛在舞台演出中独出异彩。2008年完成了新课题《八孔笛——新改良竹笛应用教程》一书,作为国家211重点工程项目正式出版。他还致力于笛子协奏曲的开发,努力使中国竹笛的演奏向高品位、高尖端的方向发展。先后委约并首演了《愁空山》《楚魂》《释迦之沉默》《陕北四章》《牧童的幻想》《陌上花开》《飘》《胡旋舞》《云》《雪意断桥》《空中花园》《牡丹亭梦》等十二部大型笛子协奏曲,为笛子艺术走向未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教学方面执教严格,教学成绩卓著,其学生多次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夺冠。
戴亚本人曾获:
1989年首届“山城杯”民族器乐电视大奖赛笛子第一名。1995年5月“国际民族器乐独奏大赛”笛子第一名。1995年6月台北“第三届民族器乐协奏大赛”笛子第一名。他是全国唯一一位“民乐大赛”笛子三连冠获得者。2017年荣获中国“杰出民乐演奏家”称号。
张列,著名指挥家、作曲家。
中国国家一级指挥,被誉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十大杰出指挥家之一。早年西安音乐学院毕业,其后再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深造,先后师从刘静、丰琪和杨鸿年教授,亦曾获德国指挥大师鲍姆(Carl Böhm) 教授悉心指导与肯定。任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广播民族乐团常任指挥及乐团创作研究室作曲;兼任广东、浙江、河南、陕西民族乐团的艺术总监;亦经常于国内多所重点音乐院校担任艺术指导和客座指挥。
近年来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德国柏林爱乐大厅、英国伦敦巴比肯音乐中心、俄罗斯圣彼德堡马林斯基老歌剧院、波兰华沙音乐厅、捷克布拉格斯美塔纳音乐厅以及美国、加拿大、日本等30多个国家演出,获得成功与中国文化部的嘉奖。
曾获邀任马来西亚全国民族器乐大赛国际评委;中国文化部聘请为第三届文华艺术院校奖全国民族器乐比赛评委会委员;受中央电视台聘请担任2007、2019「CCTV 全国民族器乐大赛」评委。
其创作极多元化,有管弦乐、舞剧、影视音乐、民族管弦乐、协奏曲、声乐等近百首作品并多次获奖。如《小巴郎幻想曲》、《黄河縴夫》、《杨门女将》分别曾获全国比赛一等奖和金奖;《酸枣坡》获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打击乐协奏曲《关山随想》成为香港、新加坡、台湾和大陆民族乐团的常演出之曲目。
《三五七》是赵松庭先生1957年根据浙江婺剧乱弹唱腔改编而成的同名笛子独奏曲,《三五七》曲名出自曲牌《忆江南》的词格,即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雷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山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很明显,《忆江南》前几句的词格是三五七个字。世代相传的《三五七》早在婺地农村广为流行。无论是雨天家闲,或夏夜乘凉,农民们只要兴趣一来,信手就是开窗弄笛,天簌飞扬,悠悠笛声,四处可闻。正有“邻笛风瓢月中起,横笛送晚延月明”之意像。改编后慢板旋律流畅、抒情,快板热烈、粗犷,加之运用了循环换气的引子和其他散板部分,使乐曲极具张力和戏剧性,成为竹笛独奏的经典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