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虞安琪笛子独奏《皖乡恋歌》,话笛铜音——虞安琪笛子独奏音乐会
华音网
虞安琪 笛子独奏 《皖乡恋歌》
演奏:虞安琪
作曲:刘功祥 刘正国 高纯华
改编/编曲:李墨
伴奏:熊壮壮
改编/编曲:李墨

青年作曲家,上海市杨浦区少年宫教师,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著名作曲家、指挥家朱晓谷教授。

创作的琵琶独奏《云海》荣获首届“敦煌奖”琵琶独奏、重奏新作品展评独奏作品银奖;民族室内乐《馨忆》《酒令舞》分别获得2021“敦煌奖”中国民族室内乐新作品比赛金奖与银奖;民族管弦乐《悘慦》荣获2020年上海市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群文新作奖”;民族管弦乐《红船赞》获得第37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新时代·民乐声”2021年青少年民族管弦乐作品展演,展演奖;民族管弦乐《信·念》获得第十七届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活动新作品征集一等奖;参与主创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古乐·新声——陈应时解译敦煌古谱音乐会”。

李墨的音乐技术扎实、自然大气,感染力强,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既精通民乐作曲,又擅长西洋作曲。在五线谱线与间的碰撞中,不仅能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美,更能听到当代的民族声音,品味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演奏:虞安琪

虞安琪,现任职于浙江省宁波市小百花越剧团。7岁开始学习竹笛,启蒙于家乡竹笛教育家王世光老师和翟海涛老师。2013年起师从我国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詹永明教授,接受了严格、系统、规范的训练。201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继续师从詹永明教授,其竹笛演奏水平和专业知识都得到了长足进步。在校期间曾受到林文增、王次恒、马迪、张延武、刘铁男等名师的指点。

在校期间来积极参加艺术实践与社会公益性活动,并多次获得人民奖学金,先后跟随上海音乐学院“笛声赋”竹笛室内乐团、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上海民族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轻音乐乐团、上海文广民族乐团、江苏省民族乐团赴新加坡、香港、台湾、上海、杭州、南京、无锡、西安、贵州、金华、丽水、岳阳等地交流演出。于2019年4月成功举办《话笛铜音》虞安琪笛子独奏音乐会,并登上《音乐周报》。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会员,曾为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学生会主席,上海音乐学院“笛声赋”竹笛室内乐团主要成员。现为浙江省宁波市小百花越剧团笛子演奏员,在乐队中任一笛演奏员兼长笛演奏员,跟随单位赴南京、南昌、海安、嘉兴等地巡演,演出《红楼梦》、《梁祝》、《盘夫索夫》等剧目。

近年获奖情况:

2014年荣获“松庭杯”第二届全国竹笛邀请赛职业少年组金奖;

2015年荣获第三届香港国际民族器乐大赛竹笛专项专业青少年组银奖;

2016年荣获第三届“听雨杯”海内外中国竹笛邀请赛专业少年组别金奖;

2016年荣获《香港国际笛萧邀请赛》专业少年组金奖;

2016年荣获“新加坡莱佛士文化艺术节-华乐大赛”笛子专业组金奖;

2017年荣获首届“铜音杯”全国竹笛邀请赛职业青年A组金奖;

2018年荣获西湖国际艺术节“中国乐器艺术节”笛子职业青年组金奖;

2019年跟随上海音乐学院弘音组合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传统组决赛;

2020年荣获“上海音乐学院优秀毕业生”称号;

2021年获“松庭龙吟”第二届全国竹笛邀请赛青年A组银奖。

伴奏:熊壮壮

熊壮壮,青年钢琴家。1985年生于安徽省芜湖市。自幼学习钢琴,2000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先后师从周轫秋教授,吴迎教授,陈庆峰教授,唐哲教授。2017年获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表演硕士学位。现任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艺术指导。

长期作为钢琴艺术指导活跃于各个舞台,并多次随院校担任金钟奖,文华奖,CCTV 民族器乐大赛等比赛的钢琴伴奏。和各位著名民乐演奏家录制了《秋辞--詹永明笛子艺术教学精选》,《笛韻幽兰》等专辑,并参与编订了《竹笛精品课程新编》系列的钢琴伴奏编配。获西湖国际青少年音乐节钢琴艺术节优秀钢琴伴奏奖,松庭杯民族吹管比赛最佳钢琴伴奏奖。

乐曲《皖乡恋歌》

此曲取材于安徽黄梅戏,曲调优美,保持了原汁原味的黄梅戏风格,又有较好的展开,变化有致,抒发了作者对皖乡的眷恋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该曲由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顾冠仁先生编配乐队伴奏,整首乐曲在大乐队的衬托下,凸显浓郁的徽风情韵和黄梅情节,堪称新世纪皖派竹笛艺木的优秀代表作之一。

从演奏技法上来看,在保留南派竹笛演奏技法的基础上,融入了皖派竹笛艺术特有的揉滑音等技巧,并在快板中运用了循环换气的技法,将乐曲推向高潮。演奏中要追求黄梅戏音乐柔美、清丽的特点,注重笛子演奏的歌唱性,使旋律更为畅、华丽。

阅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