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壮壮,青年钢琴家。1985年生于安徽省芜湖市。自幼学习钢琴,2000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先后师从周轫秋教授,吴迎教授,陈庆峰教授,唐哲教授。2017年获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表演硕士学位。现任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艺术指导。
长期作为钢琴艺术指导活跃于各个舞台,并多次随院校担任金钟奖,文华奖,CCTV 民族器乐大赛等比赛的钢琴伴奏。和各位著名民乐演奏家录制了《秋辞--詹永明笛子艺术教学精选》,《笛韻幽兰》等专辑,并参与编订了《竹笛精品课程新编》系列的钢琴伴奏编配。获西湖国际青少年音乐节钢琴艺术节优秀钢琴伴奏奖,松庭杯民族吹管比赛最佳钢琴伴奏奖。
竹笛协奏曲《走西口》创作于1980年改革开放之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大手笔气势,大胆的谱写了一曲爱情悲剧和交响乐队合作的一部协奏曲,也填补了我国竹笛与交响乐合作的空白。
该曲取材于中国华北和中国内蒙古西部地区流传的脍炙人口的二代《走西口》戏剧曲目,描写清朝末年咸丰五年,华北大旱太原府的佃农太春南雅新婚燕尔,却因饥寒所迫,只得远走口外谋生的悲惨境遇。夫妻无奈,被迫分离,临行时妻子玉莲只得谆谆嘱咐,依依送别。
笛子协奏曲《走西口》参照原著创作而成“新婚”“哭别”“相送”“盼望”四个段落组成。
乐曲首先由一句悲剧性的引子点题,慢起渐快的主题把乐曲引向艰难的“新婚”乐段,笛子与乐队的竞奏营造出夫妻新婚时的快乐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辛酸中的欢乐煎熬中的理解,调落中的生机。
“哭别”乐段吸取戏曲音乐板式结构,由梆笛高音区强烈音色、急速的气颤音和粗糙的音色,配以乐队大起大落的呼应,充分表达玉莲情绪冲动,呼天抢地,撕心裂肺的强烈情感表达,生离死别的悲惨情景,催人泪下。
“相送”乐段以降B调曲笛醇原柔和的音色,演奏气吐多变的气颤气滑,配合默契的手指,缓缓叙述了夫妻分离前哀婉离绵、如泣如诉、殷殷相嘱、难分难舍的情景,令人肝肠寸断。
“华彩”段提炼全曲精华,新颖别致的笛子语言屡屡之呈现,起伏跌宕,使人物的情绪得以喧泄,演奏的技艺能够充分发挥。
“盼望”乐段,满含激情,表现苦难中的夫妻冷凝的心泉似荡起一波希望的涟漪,他们热切的期冀着,憧憬美好生活的未来,盼望好运到来,夫妻得以早日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