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宋飞、陈蔚
文案:黄晓晴
导演:陈蔚
演奏:宋飞师生
拍摄制作:博雅音画
部分镜头来源:中国音乐字院宣传片《国韵》《琢》
资料提供:中国音乐学院
特别鸣谢:中国音乐学院
中国青年二胡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东方歌舞团二胡独奏演员、乐团首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理事,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二胡独奏演员及乐团首席。中央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客座教授,山西太原师范学院客座教授。2000年起随恩师宋飞学习。
曾在《亚洲和平之声大型音乐会》、《中国弓弦艺术节专场音乐会》、《丛林邂逅-宋飞师生音乐会》、《秘境之旅》、《东方世纪行-世界风情音乐会》、《民乐也时尚-系列音乐舞蹈晚会》、《天涯若比邻》、《清明上河图情景音乐会》、《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新年音乐会》、《聆听中国-器乐专场音乐会》等剧目中担任二胡独奏、印度歌曲吟唱及东南亚特色乐器演奏;常年受邀担任《蓝色的呼唤-理查德·克莱德曼与朋友们专场音乐会》二胡独奏嘉宾,并与其联袂演出由张晔作曲的音乐作品。多次受邀出访美国、法国、西班牙、日本、韩国、菲律宾、爱尔兰、俄罗斯等国参加国际唱片节、音乐节。
自2007年起创作、改编、移植了《弦上精灵》、《枫之舞》、《小调上的摇摆》、《爱的光》、《优雅的波萨》等多部作品。其中,《弦上精灵》受邀收录于法国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音乐专辑。更在近年成功举办个人独奏系列音乐会《弦上的歌唱》,将经典的二胡传统音乐作品与多元风格的原创跨界音乐作品一齐搬上了舞台。张晔不断在传统与跨界的舞台上深入探索,因此成为多风格音乐的新兴诠释者。
胡琴表演艺术家、教育家。现任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民族弓弦乐学会会长,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国务院有突出贡献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荣获国家表彰的“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北京市长城学者、“高创计划文艺界领军人才”和“四个一批”、“百千万人才”。曾获首届“ART”杯国际比赛二胡专业组一等奖、中国“金唱片”奖、杰出民乐演奏家等重大奖项。
宋飞曾随诸多国乐大师学习不同的民族乐器,是当代国乐中生代的代表人物。首演有80余部新作品,出版有近百张独奏专辑和二胡视频教材;和著作《二胡艺术论》及论文十余篇。代表性舞台表演创新作品有《弦索十三弄》、《如来梦》情景音乐会、中国音画乐舞《清明上河图》情景音乐会、二胡与民族管弦乐《逐梦》《宋词意境》和音乐剧《刘天华》等。秉持“遵传统、厚基础、重实践、促创新”为教育教学理念,开创了独具特色的二胡“双语”教学模式,形成“手-脑-心-身”一体化二胡教学法。开设有《胡琴站奏与舞台表演》《胡琴声部训练与重奏训练》等创新课程,培养出一批才华出众的金奖学生。策划举办“中国弓弦艺术节”,在胡琴艺术的表演、教学、科研等方面展开探索,引领中国弓弦艺术的发展。
宋飞的二胡演奏艺术,技艺精湛、诠释完美,集诸家精华,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成为具示范性、引领性的楷模。被媒体喻为“中国二胡皇后”和“中国当代誉满国际乐坛的二胡演奏家”。
中国青年二胡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东方歌舞团二胡独奏演员、乐团首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理事,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二胡独奏演员及乐团首席。中央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客座教授,山西太原师范学院客座教授。2000年起随恩师宋飞学习。
曾在《亚洲和平之声大型音乐会》、《中国弓弦艺术节专场音乐会》、《丛林邂逅-宋飞师生音乐会》、《秘境之旅》、《东方世纪行-世界风情音乐会》、《民乐也时尚-系列音乐舞蹈晚会》、《天涯若比邻》、《清明上河图情景音乐会》、《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新年音乐会》、《聆听中国-器乐专场音乐会》等剧目中担任二胡独奏、印度歌曲吟唱及东南亚特色乐器演奏;常年受邀担任《蓝色的呼唤-理查德·克莱德曼与朋友们专场音乐会》二胡独奏嘉宾,并与其联袂演出由张晔作曲的音乐作品。多次受邀出访美国、法国、西班牙、日本、韩国、菲律宾、爱尔兰、俄罗斯等国参加国际唱片节、音乐节。
自2007年起创作、改编、移植了《弦上精灵》、《枫之舞》、《小调上的摇摆》、《爱的光》、《优雅的波萨》等多部作品。其中,《弦上精灵》受邀收录于法国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音乐专辑。更在近年成功举办个人独奏系列音乐会《弦上的歌唱》,将经典的二胡传统音乐作品与多元风格的原创跨界音乐作品一齐搬上了舞台。张晔不断在传统与跨界的舞台上深入探索,因此成为多风格音乐的新兴诠释者。
马可,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青年二胡教师,青年二胡演奏家,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二胡比赛金奖得主。中国音协民族弓弦乐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理事。
自幼学习二胡,启蒙于刘永宁老师。2000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师从段永强老师。附中期间,连续六年获得专业优秀及优秀学生奖。两次荣获刘明源奖学金第三名。被评为2006届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优秀毕业生,同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师从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宋飞教授。2010年以专业第一名及优异的文化课成绩考入本院攻读二胡专业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2013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
主要荣誉
2001年荣获第一届全国艺术新人选拔大赛二胡专业组金奖
2005年荣获中录杯中国国际民族器乐大赛二胡邀请赛少年专业组二等奖
荣获2006-2007年度中国音乐学院二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2007年十月荣获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二胡比赛铜奖
荣获2008-2009年度中国音乐学院一等奖学金
2009年十月荣获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二胡比赛银奖
2011年十月荣获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二胡比赛金奖及中国新作品演奏奖
2012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3年8月荣获2013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金奖(职业组)
2014年被CCTV中央电视台评为“新十大二胡演奏家”之一。
2014年被刘天华阿炳中国民族音乐基金会评为“2013-2014中国民族音乐年度新人”
2021年7月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舞台艺术表演项目资助。
自学生时代至今,马可积极参与各类艺术实践演出活动,曾分别于2011年、2013年成功举办“马可硕士中期/毕业二胡独奏音乐会”,反响热烈。有幸于2011年12月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赴越南进行第十二届中越青年友好会见访问活动,全程表现优异,受到时任共青团中央陆昊书记的表扬。曾在奥运会期间为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罗格夫人及随行人员演出。曾受邀参加英国爱丁堡音乐节、法国慈善音乐节、中国弓弦艺术节、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徐州国际胡琴艺术节等。曾与中国爱乐乐团、中央民族乐团、华夏民族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澳门中乐团等知名乐团合作演出。与著名指挥家作曲家关乃忠先生、张国勇先生、彭家鹏先生、夏小汤先生合作同台演出。曾多次出访英国、法国、德国、瑞士、意大利、奥地利、卢森堡、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港澳台地区巡演。
近年来,她多次参与国家艺术基金、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清明上河图》、《交响乐——逐梦》、《宋词意境》等音乐会演出。2014年被CCTV中央电视台评为“新十大二胡演奏家”,并于清华大学内新清华学堂举办“光荣绽放——新十大二胡演奏家音乐会”, 业界及观众们给予的评价是:“作为新十大二胡演奏家之首的马可无论是端庄大气的艺术气质,还是纯熟高超的演奏技艺都是新十大二胡人最好的代表。”曾与国内著名音乐制作人叶云川、著名录音大师李大康老师合作,录制由国内知名唱片公司瑞鸣音乐制作的《天人合一》CD唱片。2020年10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弦道古今——马可二胡独奏专辑》。2021年7月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舞台艺术表演项目资助。2022年9月于北京国家图书馆艺术中心成功举办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项目《文人情怀—关乃忠二胡协奏曲音乐会暨马可二胡独奏音乐会》。
中国音乐学院建校60周年之际,中国音乐学院知名校友宋飞教授和著名导演中国音乐学院陈蔚教授共同策划,联合张晔、刘卓夫、黄晓晴等师生和校友郭陶,同心共情,策划、撰稿、拍摄了《爱的光——献给母校的弦歌》视频作品,共同庆祝母校建校60周年。
《爱的光》这首乐曲,是宋飞在中国音乐学院任教后招收的第一位二胡专业学生、现为东方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张晔创作的一首二胡曲,原曲的喻意就是感谢师恩。正值中国音乐学院建院60周年之际,此曲经由近年崭露头角的青年作曲家、也是宋飞的硕士研究生刘卓夫改编、配器,成为一首感恩母校、献给母校建校60周年的乐曲,集中表达了宋飞师生感恩母校、回报母校、祝福母校的深情厚谊。作品的拍摄得到了中国音乐学院的大力支持,由著名导演中国音乐学院陈蔚教授执导此片的拍摄制作。感谢中国音乐学院提供了宣传片《国韵》《琢》的素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