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丝弦三重奏《大起板》
华音网
王中喜 王中华 王中山 丝弦三重奏 《大起板》
演奏:王中喜 王中华 王中山

河南民间 乐曲

演奏:王中喜

王中喜,男,蒙古族,1963年出生,国家二级演奏员,1985年毕业于南阳戏校并分配到南阳曲剧艺术中心(原南阳市曲剧团)工作至今。现担任艺术中心乐队首席曲胡兼唱腔设计工作。其曲胡演奏风格粗犷豪放富有激情,手法娴熟韵味纯正,张弛有度音色优美,是业内具有代表性的曲胡演奏者之一。

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王中喜老师孜孜以求,荣获诸多奖项和荣誉:

2007年,应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邀请,参加了在新加坡维多利亚剧院举办的“春之韵”音乐晚会;

2008、2009年两度应中央电视台CCTV音乐频道邀请,参与“正月正迎新春民族音乐会”,与众多国内知名演奏家同台献艺;

2010年,应中国音乐学院邀请,赴北京开办“南阳大调曲子”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与其兄弟、著名古筝演奏家王中山、三弦演奏家王中华三人联袂演奏的《哭韵三阙》,在中央电视台“风华国乐”栏目多次播出;

2012年,在第五届河南省专业声乐、器乐大赛中荣获“文华奖”器乐院团组金奖;

2014年,应邀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弓弦艺术节”,并参加了弓弦乐专场音乐会;

2015年荣获第六届河南省专业声乐、器乐大赛“文华奖”器乐院团组银奖第一名;

2017年被中国音乐学院国家艺术基金“二胡表演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组聘请为授课教师;

2018年,在河南省“天中杯”黄河戏剧节参赛剧目《丹水颂》中担任唱腔设计和曲胡伴奏,荣获唱腔设计奖和伴奏奖,同年被原南阳市文广新局授予先进个人;

2018年10月,荣获第七届河南省专业声乐、器乐大赛“文华奖”暨第四届河南省音乐“金钟奖”综合组——器乐地方戏主奏乐器金奖第一名;

2018年再次受邀参加中国戏曲学院中国弓弦艺术中心在北京举办的第七届弓弦艺术节,并参加了中国戏曲学院举办的“戏彩弦风  戏曲主弦”专场音乐会;2018年,应日本株式会社邀请,参加了东京交响乐团在东京举办的庆祝“中日和平缔结四十周年”活动的系列公演,王中喜、王中华、王中山弟兄三人被海内外业界并称为乐坛“中州三杰”。

王中喜同志从事戏曲工作三十余年来,兢兢业业苦心钻研,在众多剧目中担任伴奏和设计唱腔,他在传承中创新、在发展中传承,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懈努力,为南阳曲剧唱腔音乐和曲胡伴奏的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他的诸多优秀作品得到了专家、领导和广大戏迷的高度评价和认可。我们祝愿王中喜同志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进一步探索、加倍努力,为曲剧的振兴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演奏:王中山

著名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乐系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长,中国音协社会音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

王中山的演奏技法娴熟、飘逸洒脱,音色柔美而亮丽,音乐表现细腻、传神、无论是韵味独特的传统筝曲或者技巧复杂的各类现代筝曲,均恰到好处地体现出原曲风貌:即使是某些目前几乎尚无人有能力涉足的用快速指序技法创作的高难度筝曲,也是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无不显示出其精湛的技艺和上乘的功力。

在古筝演奏技法上,他有许多新的创意并付诸实践,如在一九八六年“中国第一届古筝学术交流会”上,他开拓性地运用了轮指技法、率先使用左手内戴四个羲甲的形式进行演奏,开发和发展了多指摇和左手摇指,令古筝面貌一新。目前,有些新的演奏形式在中国的各个艺术院校的古筝专业中已经得到了推广,显示出这些新技法的广阔前景和勃勃生机。

他先后举办了许多场古筝独奏音乐会和学术讲座,大力推广古筝艺术;他还出版了《王中山古筝曲集》,与香港龙音制作有限公司合作录制了多张演奏专辑。对于他的艺术成就,人民日报、北京晚报、音乐周报、音乐生活以及海外报刊都给予了采访和介绍。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北京音乐台等宣传媒介,也多次播放他创作演奏的《溟山》《汉江韵》等乐曲,并作专题介绍。他的艺术生平现已选入《国乐精粹》《中国当代音乐界名人大辞典》。

乐曲《大起板》

大起板(板胡独奏曲) 何彬根据河南板头曲“小调大起板”改编。原曲是一首坠胡主奏的开场曲,热烈欢快。改编后,既保持了原河南曲子曲的特点,又增加了诙谐。《大起板》原是河南曲剧民间演出前闹台曲,方可杰将其扩充为一首管弦乐作品——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吸收了河南民间音乐的对奏手法并加以展开,具有浓郁的河南地方色彩和韵味。短小、潇洒的乐曲,两句非常幽默、风情万种、极具活力的弦乐滑奏一下子把人的情绪调动起来。方可杰说《大起板》就像河南人的性格,奔放、无拘无束。

阅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