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纲,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代表人物,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教授、博士生导师、音乐教育家,中宣部首届“四个一批”人才。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国际音乐理事会副主席、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国际作曲主席、星海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上海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乌克兰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名誉教授、天津茱莉亚音乐学院顾问,北京现代音乐节、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青岛海洋国际音乐季、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音乐季艺术总监,以及哈尔滨音乐比赛艺委会主任。2021年5月起,叶小纲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首任院长。
他的创作主要包括交响乐、室内乐、歌剧、舞剧、影视音乐等多体裁的大量音乐作品。其代表作有《地平线》《最后的乐园》《大地之歌》《喜马拉雅之光》《青芒果香》《峨眉》《鲁迅》《英雄》《美丽乡村》《林泉》《羊卓雍错》《澳门新娘》《永乐》等。其影视音乐《玉观音》《大国崛起》等广受好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全球约30亿观众聆听了由叶小纲创作、郎朗演奏的钢琴协奏曲《星光》。从1995年起,他的作品被世界著名的音乐出版公司朔特(Schott)出版和代理。
叶小纲曾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德国柏林、萨尔布吕肯和慕尼黑,英国爱丁堡和格拉斯哥,法国南特,俄罗斯莫斯科,印度加尔各答,哥斯达黎加圣何塞,秘鲁利马,爱尔兰都柏林、波兰彼得哥什等地举办“中国故事”专场音乐会,为中国当代音乐在国际上的展示和传播作出了积极的尝试,获得极大成功。
叶小纲荣获过众多国内外奖项和荣誉,包括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音乐创作奖”、中国音乐家协会“金钟奖”一等奖、2012年美国古根海姆作曲奖、2013年第二届“中华艺文奖”等;其电影音乐《惊涛骇浪》获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音乐奖”,《刮痧》《太行山上》和《开罗宣言》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人约黄昏》获上海电影节“最佳音乐奖”。叶小纲本人还获得过上海电影节颁发的“杰出电影音乐贡献奖”。
作为全国政协常委,叶小纲多年来一直为音乐普及、提高国民素质的全国范围的美育教育呼吁。他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音乐版权保护方面向政府提出了众多议案。他曾多次在全国性会议上做重点发言,强调保护知识版权的重要意义。在他的大力有效地推动下,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以及国际知识版权在中国的保护工作有了很大的推进。
著名胡琴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职于中央民族乐团、中国音乐学院。现任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表演艺术委员会主任、二胡学会会长。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曾荣获国务院颁发的特殊贡献奖、获国家表彰的“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曾获首届“ART”杯国际比赛二胡专业组一等奖(1989),中国“金唱片”奖(2003),中国唱片“金碟”奖(2005),中国十大发烧唱片奖(2006)、中国音像博览会“特金奖”(2006),亚洲十大发烧唱片最佳唱片奖和最佳演奏奖(2007),杰出民乐演奏家(2017)等重大奖项。
自1995年以来,宋飞在中国以及亚洲、欧洲、北美洲、澳洲各国举办了多场个人独奏音乐会。因其精湛、高超而极富艺术表现力的演奏才华,被誉为世界级的中国弓弦艺术演奏大家。多年来,宋飞作为中国弓弦艺术大师,曾出访了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林肯中心、柏林爱乐大厅、维也纳金色大厅、悉尼歌剧院等音乐殿堂演奏并传播中国音乐,其演奏受到观众的高度赞赏。
宋飞自幼得到其父宋国生教授严格且科学、系统的二胡演奏训练,16岁时已因其精湛的演奏而享有盛名。后曾随刘明源、张子谦、王范地、安如砺、宋国生等中国当代民族器乐大师,学习各类弓弦乐器以及古琴、琵琶等弹拨乐器的演奏,得其真传。
宋飞作为当今中国弓弦艺术领域的代表人物,她的演奏风格和对作品的诠释,她录制的二胡作品,以及由她示范的音像教材和亲自编订的乐谱,已经成为最具权威性的演奏版本,并深深影响着年青一代演奏家的二胡审美观念。
宋飞首演了《竹韵》《楚魂》《燕赵春潮》《野草》《清明上河图》《风雨思秋》《第三二胡协奏曲~诗魂》》《逐梦》《宋词意境》等60余首新作品。宋飞也是唯一一位能够演奏和录制中国一百年来所有二胡经典作品,并获得音乐评论界高度评价的二胡表演艺术家。她曾经在《弦索十三弄》演奏会上,分别演奏各种类型的胡琴以及琵琶、古琴等13种乐器,展示出博学、贯通、出类拔萃的艺术才能。她的 “中国音画《清明上河图》——宋飞胡琴多媒体音乐会”和“无伴奏套曲《如来梦》——宋飞胡琴情景音乐会”,将现代多媒体舞台艺术与二胡的独奏相结合,引领了中国弓弦艺术新的探索方向。多年来,宋飞为国内外电台、电视台录制了大量的音乐节目,出版了《江河云梦》、《长城随想》、《宋飞与爱乐女》、《种子灯焰》、《胡琴与胡琴》、《二胡协奏曲》等十余张独奏专辑。
在二胡教学领域,宋飞编撰和录制有成系统的教材,其中包括《宋飞二胡教学经典》、《中国二胡名曲指导》、《怎样演奏二胡》、《中国二胡考级指导》等大量教学VCD,出版了《胡琴家族演奏入门》专著。宋飞还撰有《二胡演奏风格类型20种》等学术论文,阐发其二胡演奏与教学理论。在二胡教学方面,宋飞不断丰富并提升其父宋国生教授创立的二胡教学法,形成了一整套可谓“手-脑-心-身-体”的系统化二胡教学法。宋飞还开创了独具特色的二胡“双语”教学模式,以开放的理念、多元的思维兼容传统和现代、中国和世界各种音乐风格及元素,启发学生了解、体会不同民族、地域和国家,以及不同时代、语境中音乐的文化特质,从而更好地运用不同的音乐语言来表达、诠释音乐的内涵。为此,她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宋飞师生二胡演奏会》,不仅到全国各院校作教学示范和巡演,同时也带着学生到各地学习传统音乐。宋飞已经培养出一批才华出众的学生,这批学生在全国的高级别专业比赛中均曾获得大奖。
宋飞的二胡演奏艺术,可以说是集各家各派之精华,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她的二胡演奏在已经成为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楷模。她的演奏风格着重于作品的意、情、趣,听来自然流畅,挥洒自如。被媒体喻为“中国二胡皇后”和“中国当代誉满国际乐坛的二胡演奏家”。宋飞作为倍受中外音乐界、唱片界瞩目的顶级音乐家,因其艺术地位和影响力,已经成为中国弓弦艺术的顶级演奏家,并被认为是中国民族器乐表演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
《光明行》是刘天华先生于二十世纪初为二胡创作的独奏曲。该曲表达了作曲家在当年时代环境下向往光明、憧憬未来的心情。作曲家叶小纲在赴江苏无锡探访和追溯刘天华、阿炳两位民族音乐前辈的生命足迹与故乡后,决定为民族乐曲创作六首与这两位大师相同名字的作品。
《光明行》是叶小纲这六首名曲器乐曲中完成的第一首。乐曲没有用刘天华原曲的任何素材,完全由作曲家重新构思创作,音乐表达了作曲家对刘天华先生的敬仰和追念。此首《光明行》的创作,源自作曲家叶小纲在江苏无锡参观了阿炳及刘天华的故居后迸发的创作灵感。与刘天华的《光明行》同名异质,乐曲体现了新世纪中国在迈向未来的过程中,作曲家在新时代兴奋的心情,以及对充满蓬勃朝气的新时代满怀信心,充满朝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