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奏:中国音乐学院小乐队
黄晓飞(女)指挥家、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民族管弦乐学会指挥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早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留校于民乐系任教,后任教于中国音乐学院,曾任湖北省歌舞团作曲、指挥、中国电影乐团民族乐队、东方歌舞团等客席指挥。1992年被评聘为中国音乐学院教授。1994年获中国国务院为表彰在发展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而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为此项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8年由中国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作“东方之子”介绍。在中国音乐学院任教期间,曾先后应邀赴以下地区及国家指挥及讲学。1984年应邀担任香港青年音乐营中乐团客席指挥。1993年应聘赴新加坡任福州会馆青年华乐团客席指挥。1994年赴台湾、台北于中国文化大学国乐系任客席教授,合奏课指挥,同年六月,应台湾高雄实验国乐团邀请担任客席指挥。1995年再度应高雄市实验国乐团邀请担任客席指挥。1996年3月赴香港,担任蔡雅丝古筝乐团指挥,演出本人古筝作品。1996年9月随中国文化部艺术团访问韩国,任艺术团乐队指挥。1996年10月随中国音乐学院赴韩国与汉城秋溪艺术大学作学术交流,担任中韩乐团指挥。1997年又应高雄市实验国乐团邀请,担任客席指挥。1998年8月-1999年8月担任高雄市实验国乐团第四任驻团客席指挥,为期一年。2002年2003分别赴台湾担任国立台南艺术学院中国音乐学系客座教授。
安如砺(1939-2010),男,1939年9月11日生,汉族,山西榆次人。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会长。曾任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10年6月2日上午8时,我国二胡艺术泰斗安如砺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安如砺先生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本科,是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蒋风之先生的真传弟子,继承了蒋派二胡的精华。并曾先后师从著名板胡演奏家、教育家刘明沅先生学习板胡、高胡,著名京胡演奏家何顺信先生学习京胡。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他的演奏手法讲究而多变,音色淳厚而优美,乐曲处理细腻深刻、朴素完整而感人。如在“汉宫秋月”的演奏中,用细腻多变的手法,把乐曲中凄切缠绵的旋律演奏的如泣如诉。音色优美,手法指法讲究,显出了独特的演奏风格。
安如砺先生从事教学工作近五十年,培养出众多优秀的二胡演奏家、专业教师及专业演奏员。
如宋飞(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音协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梁聆聆(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安如砺先生培养的首位硕士研究生)、曹德维(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弓弦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姜建华(著名二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李梅(中央广播民族乐团演奏家、1983年获全国青少年器乐比赛银奖、1986年首届江南丝竹比赛一等奖、2006年获全国器乐作品比赛《幻想曲》独奏二等奖、李卣(1984年北京青年二胡比赛一等奖)、赵国雄(国家一级演奏员)、朱霖(新加坡华乐团二胡首席、1995年中国乐器国际比赛一等奖、纪念阿炳诞辰一百周年南京邀请赛一等奖)、蒋文华(纪念阿炳诞辰一百周年南京邀请赛一等奖)、殷焱(纪念阿炳诞辰一百周年南京邀请赛二等奖)、陶凯莉(纪念阿炳诞辰一百周年南京邀请赛二等奖)、柳琳(纪念阿炳诞辰一百周年南京邀请赛二等奖)、夏军(澳门中乐团演奏家)、辛小玲(香港中乐团二胡首席)、陈慧君(台湾台北市立国乐团首席)、崔智仁(韩国光州艺术大学讲师)、孔伟娟(中国音乐学院刘明沅讲学金比赛一等奖、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二胡副首席)等。
1983年他与作曲家、指挥家黄晓飞教授合作创作了二胡协奏曲《六月雪》,获中国音乐学院第一届创作比赛二等奖。
1986年他本人获中国音乐学院颁发的“你所教学生在全国二胡比赛中获奖”荣誉证书。1989年获ART杯中国乐器国际比赛“园丁奖”。
1990年、1991年获北京市第六、第七届少年儿童民族器乐比赛两届“园丁奖”。
1995年获“北京市1995年度优秀教师称号”。1999年获文化部99“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
1983年应邀参加由日本日中音文协设立准备会、罔山县日中友好协会、罔山县筝曲联盟主办,在日本各地举办中日音乐文化祭典演出交流。
1989年赴奥地利参加“维也纳艺术节”演出。
1993年赴日本参加日中邦交、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纪念演出等活动。
1994年应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邀请,担任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国乐系客席教授,进行教学及演出等活动,开启两岸学术殿堂交流的先锋。
1995年应台湾高雄市实验国乐团邀请,参加《六月雪》专场音乐会演出及讲座教学等活动。
1996年应邀赴韩国汉城与秋溪艺术大学国乐团合作,在国立国乐院礼乐堂演出了韩国作曲家的新作品二胡协奏曲《风》。
1996年3月在香港沙田大会堂文娱厅举行了“安如砺二胡演奏会”,受到广泛好评。
2001年5月应澳门中乐团邀请参加澳门中乐团《古韵金曲濠江情》音乐会演出。
安如砺先生与作曲家、指挥家黄晓飞合作创作了二胡协奏曲《六月雪》(1983年在北京民族文化宫首演、中央电视台录播)及《锦上添花》(人民音乐出版社、吉林音像出版社)、《怀念》、《啊!西里》(人民音乐出版社、吉林音像出版社)《宵待草》(人民音乐出版社)、《楚江怀古》等多首二胡独奏曲。
1983年中国唱片社出版了二胡与乐队《汉宫秋月》唱片及磁带,1990年北京电视台“日积月累”栏目专题播放了“安如砺二胡演奏风格及传统二胡曲《花欢乐》”,1993年香港龙音制作有限公司出版了“《六月雪》安如砺二胡独奏专辑”CD唱片,1997年吉林音像出版社出版了由安如砺、周耀锟、王宜勤、宋飞演奏的“中华乐苑传统二胡曲专辑”CD唱片及磁带,同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专辑播放“东方之子安如砺”。
撰写了专著《二胡教学艺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二胡教学系统工程》,首次在中国乐器教学领域内,将二胡教学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完整教学体系。
2010年5月18日晚,一场不同凡响的音乐会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隆重上演。音乐会云集了国内外几乎所有顶尖的二胡艺术家,这样的场面在音乐界极为罕见。而这些二胡界的中流砥柱济济一堂,是为了向他们共同的老师致敬。这位老师是安如砺,我国著名的二胡演奏家和教育家,被称作中国民乐国家级的业界泰斗,前不久被告知身患肠癌晚期。音乐会上71岁的安如砺老人拖着病体为观众做了一次难忘的演出,而这场饱含师生真情的同台演出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 2010年6月2日早8时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71岁!
《汉宫秋月》原为崇明派琵琶曲,现流传有多种谱本,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不同谱本,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是民间器乐在流传中常见的情况。《汉宫秋月》现流传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筝曲、江南丝竹等,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二胡曲《汉宫秋月》由崇明派同名琵琶曲第一段移植到广东小曲,粤胡演奏,又名《三潭印月》。1929年左右,刘天华记录了唱片粤胡曲《汉宫秋月》谱,改由二胡演奏(只以一把位演奏)。
蒋风之整理并演奏的《汉宫秋月》,作了很大删节以避免冗长而影响演奏效果。其速度缓慢,弓法细腻多变,旋律中经常出现短促的休止和顿音,乐声时断时续,加之二胡柔和的音色,小三度绰注的运用,以及特性变徵音的多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