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周皓轩 月琴:冯冰冰 板鼓:姜磊
大锣:王庆阳 铙钹:王小旭 小锣:王晨
笙:朱何帅 中阮:褚萩芫 王越家鑫
第十四届“上海之春”全国二胡比赛专业组第一名获得者;
文化部“第五届区永熙优秀教育奖”获得者;
CCTV中国器乐电视大赛评委;
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二胡比赛评委;
国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阅专家;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弓弦乐学会理事;
上海音乐家协会二胡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3岁开始随父亲习琴,1978年考入上音附小;1982年考入上音附中;1988年以优异成绩被保送至上海音乐学院。
提前一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并留校任教于附中至今。在校期间曾先后师从陈大灿、唐春贵、王乙、林心铭、吴之珉等教授。是著名盲人音乐家孙文明的再传弟子。
2015第一届、2018第二届上海“胡琴艺术节”执行总监、项目负责人。
2016年9月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为二胡专业的研究生开设了大课《不同地域风格的二胡作品及演奏技法分析》的课程,王莉莉教授担任主讲。课程的开设在国内音乐学院中尚属首创。
2018年入选上海音乐学院“双馨双成”高水平师资培养计划资助。
2003年成为上海音乐学院首批骨干教师、获上海音乐学院“师德标兵”荣誉称号、三次荣获“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院长奖”。
王莉莉教授培养过的学生曾囊括文化部“金钟奖”、“文华奖”金、银、铜奖。
出版各类二胡CD10余张;二胡专著、教材、曲集10余种;并首次在全国出版探索性质的创作曲目80首,出版《少儿二胡集体课初级教程》。
王莉莉教授的演奏可用八个字概括:高贵优雅、与众不同。技术上,扎实深厚、功力满满;艺术上,严谨而不失生动自然,大气而不失细腻独特。她对每部作品都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与心血,做到了至善至美。她的演奏,旋律线条感强,充满了想象力与感染力。
被誉为:“二胡演奏无所不能的莫扎特、拉弦器乐充满想象力的诗人”。
齐欢,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中国戏曲教育联盟理事。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硕士研究生。曾主持、参与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录制并出版教材、教学视频、个人专辑。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数次受邀出国讲学,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主要音乐作品:京剧《死水微澜》《朱丽小姐》《孔门弟子》《李察王》《开心小屋》《团圆梦》《嫦娥奔月》《徐光启与利玛窦》《雏凤骊歌》《寻找》《生存1945》《马前泼水》,昆曲《偶人记》,交响剧诗《明月千里》等。所创作的作品多次出访欧、亚、美洲进行交流演出。
曾获奖项:第六届波兰国际戏剧院校艺术节“最高荣誉奖”;全国首届京胡北京邀请赛“青年组金奖”;中华青少年文艺英才推选活动“优秀园丁奖”;首届中国戏曲表演程式创编大赛“最佳创意奖”;第八届上海文化新人“提名奖”;在香港中华文化艺术节中荣获第十届国际音乐艺术大赛“优秀园丁奖”。
乐曲根据京胡传统曲牌《山坡羊》和京胡独奏《马踏金秋》移植编配而成,京剧《山坡羊》是京剧中的一种曲牌,属于北曲的一种。《山坡羊》的曲牌名在历史上有着多种别名,如“山坡里羊”和“苏武持节”等,在京剧表演中,《山坡羊》常用于合奏或独奏,通常由京胡演奏,有时会配合司鼓等乐器,旋律节奏舒缓而流畅。《马踏金秋》以快速、激昂的曲调展现了马在金秋奔腾驰骋的形象,表达了秋天的豪迈和壮丽。鼓励人们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展现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2023年10月王莉莉教授把这两首京胡曲移植到二胡上,由青年作曲家齐欢教授进行了编配,以中西结合的伴奏形式展现出京剧音乐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