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二胡、箫与古琴三重奏《流波曲》 宋飞、陈悦、黄梅演奏
华音网
宋飞 陈悦 黄梅 三重奏 《流波曲》
演奏:宋飞 陈悦 黄梅
作曲:孙文明

选自2015第三届中国弓弦艺术节

<传统中的创新——孙文明二胡艺术讲演音乐会>

演奏:宋飞

著名胡琴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职于中央民族乐团、中国音乐学院。现任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表演艺术委员会主任、二胡学会会长。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曾荣获国务院颁发的特殊贡献奖、获国家表彰的“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曾获首届“ART”杯国际比赛二胡专业组一等奖(1989),中国“金唱片”奖(2003),中国唱片“金碟”奖(2005),中国十大发烧唱片奖(2006)、中国音像博览会“特金奖”(2006),亚洲十大发烧唱片最佳唱片奖和最佳演奏奖(2007),杰出民乐演奏家(2017)等重大奖项。

自1995年以来,宋飞在中国以及亚洲、欧洲、北美洲、澳洲各国举办了多场个人独奏音乐会。因其精湛、高超而极富艺术表现力的演奏才华,被誉为世界级的中国弓弦艺术演奏大家。多年来,宋飞作为中国弓弦艺术大师,曾出访了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林肯中心、柏林爱乐大厅、维也纳金色大厅、悉尼歌剧院等音乐殿堂演奏并传播中国音乐,其演奏受到观众的高度赞赏。

宋飞自幼得到其父宋国生教授严格且科学、系统的二胡演奏训练,16岁时已因其精湛的演奏而享有盛名。后曾随刘明源、张子谦、王范地、安如砺、宋国生等中国当代民族器乐大师,学习各类弓弦乐器以及古琴、琵琶等弹拨乐器的演奏,得其真传。

宋飞作为当今中国弓弦艺术领域的代表人物,她的演奏风格和对作品的诠释,她录制的二胡作品,以及由她示范的音像教材和亲自编订的乐谱,已经成为最具权威性的演奏版本,并深深影响着年青一代演奏家的二胡审美观念。

宋飞首演了《竹韵》《楚魂》《燕赵春潮》《野草》《清明上河图》《风雨思秋》《第三二胡协奏曲~诗魂》》《逐梦》《宋词意境》等60余首新作品。宋飞也是唯一一位能够演奏和录制中国一百年来所有二胡经典作品,并获得音乐评论界高度评价的二胡表演艺术家。她曾经在《弦索十三弄》演奏会上,分别演奏各种类型的胡琴以及琵琶、古琴等13种乐器,展示出博学、贯通、出类拔萃的艺术才能。她的 “中国音画《清明上河图》——宋飞胡琴多媒体音乐会”和“无伴奏套曲《如来梦》——宋飞胡琴情景音乐会”,将现代多媒体舞台艺术与二胡的独奏相结合,引领了中国弓弦艺术新的探索方向。多年来,宋飞为国内外电台、电视台录制了大量的音乐节目,出版了《江河云梦》、《长城随想》、《宋飞与爱乐女》、《种子灯焰》、《胡琴与胡琴》、《二胡协奏曲》等十余张独奏专辑。

在二胡教学领域,宋飞编撰和录制有成系统的教材,其中包括《宋飞二胡教学经典》、《中国二胡名曲指导》、《怎样演奏二胡》、《中国二胡考级指导》等大量教学VCD,出版了《胡琴家族演奏入门》专著。宋飞还撰有《二胡演奏风格类型20种》等学术论文,阐发其二胡演奏与教学理论。在二胡教学方面,宋飞不断丰富并提升其父宋国生教授创立的二胡教学法,形成了一整套可谓“手-脑-心-身-体”的系统化二胡教学法。宋飞还开创了独具特色的二胡“双语”教学模式,以开放的理念、多元的思维兼容传统和现代、中国和世界各种音乐风格及元素,启发学生了解、体会不同民族、地域和国家,以及不同时代、语境中音乐的文化特质,从而更好地运用不同的音乐语言来表达、诠释音乐的内涵。为此,她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宋飞师生二胡演奏会》,不仅到全国各院校作教学示范和巡演,同时也带着学生到各地学习传统音乐。宋飞已经培养出一批才华出众的学生,这批学生在全国的高级别专业比赛中均曾获得大奖。

宋飞的二胡演奏艺术,可以说是集各家各派之精华,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她的二胡演奏在已经成为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楷模。她的演奏风格着重于作品的意、情、趣,听来自然流畅,挥洒自如。被媒体喻为“中国二胡皇后”和“中国当代誉满国际乐坛的二胡演奏家”。宋飞作为倍受中外音乐界、唱片界瞩目的顶级音乐家,因其艺术地位和影响力,已经成为中国弓弦艺术的顶级演奏家,并被认为是中国民族器乐表演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

演奏:陈悦

著名笛箫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乐系吹打教研室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管乐研究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赵松庭笛子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竹笛专业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排箫学会副会长等。荣获文化部颁发“园丁奖”、“教学成就奖”等多项殊荣。

六岁随父亲学习竹笛,十二岁成名,著名演奏家、教育家、南派笛子大师赵松庭先生的关门弟子。自幼师从赵松庭先生、蒋国基先生,后师从张维良先生。

到目前为止,陈悦已经出版了九张CD专辑:《情竹》、《无词歌》《箫色》、《中国之悦》、《洞箫》、《陈悦:东西方的碰撞》、《远行》、《对话——箫与竖笛现代作品十首》和《Impromptu乱红》,几乎每一两年就有新的笛、箫专辑问世,每个专辑都有新的理念和创意。

乐曲《流波曲》

《流波曲》是孙文明于1952年冬季创作的一首二胡曲,有着定弦方便、技巧独特等诸多特点。乐曲情绪深沉,节奏平稳,速度变化较小,旋律富有叙事性,采用民间传统的循环变奏结构,配以孙文明自创的演奏技巧,大大丰富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

孙文明与阿炳一样也是一个盲艺人,在黑暗的旧社会,同样过着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这首乐曲正是作者人遭遇的真实写照,是一首感人的叙事诗。正如作者所述,《流波曲》表现了过去流落他乡的困苦生活。孙文明在身世、遭遇等方面与阿炳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他的作品也充满着浓郁的江南音乐韵味,阿炳二胡曲中的一些演奏手法(如波弓、透音)在《流波曲》中也有所运用。有意思是的,乐曲中还出现了一个与《二泉映月》非常相似的曲调,据蒋风之先生介绍说,这是孙文明在听到阿炳的作品后,有意识地将《二泉映月》中的音调吸收到《流波曲》中来的。乐曲不分段落,一气呵成。情绪深沉,节奏平稳,旋律富有叙事性,似乎是一位老人,在娓娓地给我们讲述他的一生的故事。

阅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