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宋飞-二胡与乐队《清明上河图01序曲》
华音网
宋飞 二胡与乐队 《清明上河图01序曲》
演奏:宋飞
作曲:史志有
作曲:史志有

史志有,生于1956年1月9日,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指挥系。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首席指挥、东北师范大学“东师学者、名师教授”、山西大学音乐学院交响乐团首席指挥、亚洲文化交流协会(新加坡)艺术总监、吉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曾指挥首演中国歌剧《伤逝》《古兰丹姆》,中国舞剧《文成公主》《剑》,以及《施光南作品音乐会》《乔羽作品音乐会》《谷建芬作品音乐会》,2008年在国家大剧院举办《史志有交响作品音乐会》,2016年原创大型音画作品《白山松水图》于长春首演。曾创作电影音乐《万里征途》《心跳西藏》,电视剧音乐《司马迁》《林则徐》《隋唐演义》《小小飞虎队》等。为中央电视台创作1995年春晚主题歌《今夜难眠》,参加创作中国申奥音乐,为世界三大男高音“紫禁城音乐会”创作片头音乐。为新中国成立50周年创作主题歌《祝福你祖国》《中国新世纪》荣立国家一等功;修改完成已故人民音乐家施光南未完成遗作歌剧《屈原》获“五个一工程”奖;《清明上河图》荣获2006年国际音博会特别金奖、金唱片奖及2006年十大发烧碟最佳作曲奖。在全球发行个人作品专辑30余部,其中《雪梅》《花神》多年名列欧洲音乐排行榜。

2020年9月20日,史志有因病在长春逝世,享年64岁。

乐曲《清明上河图》

中国音画《清明上河图》以十八段音乐描述了十六个主要的局部画面,从而展现了《清明上河图》的全貌。

作曲家史志有表示:「张择端笔下的《清明上河图》是一部北宋汴京社会风貌的百科全书,内容之丰富是一部音乐作品无法完全表现得完的。中国音画《清明上河图》力图表现《清明上河图》所具有的时代精神与祥和的社会气氛,即使再创作一部中国音画《清明上河图》的续集也不可能完全表现全部细小的局部画面。对于《清明上河图》这样一部宏伟的画卷,曲作者有意将进一步深入研究下去,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出现续集的作品,如果出现,它将会更精彩……」

基于《清明上河图》的地域色彩,作曲家注重强调文化的本土特质。他辗转黄河两岸采集民俗民风长达二十年之久,收集了许多豫剧、曲剧、越调、四平调等民歌素材,并将其融进《清明上河图》的音乐中,以母语为创作基础,表现出传统的语言韵律,可谓集中国民族音乐及语言元素之大成,演义了这盛世的民俗经典。这是一部以中国古代名画来歌颂今天盛世中国辉煌的音乐巨作。

音画《清明上河图》主要由《商队图》、《田园图》、《惊马图》、《汴河图》、《迎客图》、《纤夫图》、《乡情图》、《搏浪图》、《盛世图》、《思乡图》、《远航图》、《看命图》、《寺庙图》、《赏鱼图》、《城关图》、《抬轿图》等18首乐曲构成,《序曲》与《尾声》时空回转,唤醒古都旧事,为遥远的景致平添了新的生命。

这组色彩不同、风情各异的乐曲,描述了《清明上河图》中16个主要的局部画面,依序听来,则完整地展现了《清明上河图》的全貌。其中,一开场的《纤夫图》乐曲之始是坚实沉重的船工号子营造出纤夫们辛苦劳作的图象。渐渐地,音乐的力量不断增长,纤夫们的勤劳、勇敢在二胡的乐声中抒发着对生活的感悟,到了尾声,乐队的全奏与二胡的连续三连音则让劳动的力量冲破了自然的阻隔。

作为最华美乐章的《盛世图》则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混声合唱引出《清明上河图》的主题动机,弦乐队、铜管、打击乐队以宏大的气势奏响了《盛世图》的前奏,那深情的高胡,激动地讲述着祥和的盛世之歌……大段的华彩乐章后,高胡与乐队再次将情绪调动到最高点,让人回味无穷。在「思乡图」中,二胡的小调式色彩在空气中布满淡淡的乡愁,起伏的弦乐仿佛真的编织起了绵绵不绝的惆怅与情愫,而节奏也同时活跃起来。乐队的全奏更加深了此时的相思,最后的合唱伴着弦乐带来了思绪的悠远。故乡,即使在梦中却还是那样的令人百转于心,肝肠寸断。作品全曲演奏时间大约80分钟。

阅读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