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晶,筝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古筝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罗晶古筝艺术团、和风韶华筝乐团艺术指导。师从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何宝泉、孙文妍伉俪。1995年以优异的成绩提前一年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进入上海民族乐团,2002年通过优秀人才计划加入香港中乐团,任筝首席,其间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大学及香港演艺学院。
罗晶深得浙派筝艺精髓的同时也全面精熟于各大传统筝派。其演奏文秀而不纤弱,妍丽而不娇艳,淡雅而不单薄,空灵而不虚幻;显现出恬静闲适、清新雅健的艺术风格。罗晶于1989年获ART杯中国乐器国际比赛少年专业组第一名。1993年起连续四届参加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展演,并获音乐表演奖。1995年获文化部主办的东方杯全国古筝比赛青年组二等奖。1999年于美国卡内基音乐厅举办首场独奏音乐会,之后于香港、台湾、上海、扬州、四川、西安等地举办独奏音乐会。曾先后出访欧洲、亚洲、澳洲、北美洲、中国台湾和澳门等二十几个国家及地区。
1992年推出首张个人专辑《罗晶古筝演奏专辑》,其中首录《茉莉芬芳》和《姊妹歌》深受好评。同年应邀以古筝重新演译《临安遗恨》和《梁祝》,并由上海交响乐团协奏录成唱片。2001年首演古筝与乐队《山水》,2006年首演古筝、笛子双协奏曲《牡丹亭》,2010年首演筝协奏曲《西施》,2021年首演筝协奏曲《英雄泪》。曾录制了《浏阳河》《恒春耕农歌》《川江情》《月儿高》《将军令》及《高山流水》《筝缘》等几十张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2021年编辑并出版《顾冠仁重奏集》及《筝技小曲》。
5岁习筝,201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星海音乐学院附中,师从谢迎英老师、饶蜀行老师。
2022年毕业获星海音乐学院优秀毕业生,获2021-2022年度星海音乐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后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罗晶教授。
曾获:
2024年“敦煌之星”古筝展演专业青年组金奖第一名;
2024年国韵杯古筝专业青年组“未来之星”;
2024上海音乐学院-湖州吴兴区南太湖国际音乐节中国民族弹拨乐器独奏比赛优秀演奏奖 ;
2023年华发音乐·青少年民族器乐展演专业青年组古筝金奖;
2023年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古筝高级专业组银奖;
2022年乐通天下中国古筝艺术展演职业A组银奖;
2022年“⽩⽟兰”国际⾳乐节职业⻘年组⼆等奖。
在校期间多次获得人民奖学金二等奖,曾参与东方卫视、第一财经节目录制、东盟音乐周、上海非遗文化周、上音歌剧院等各种演出活动。
《墨客》是青年作曲家方岽清创作于2010年的一首筝曲,灵感来源于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书法艺术。该曲分为五个独立而又整体的段落,通过“浸染·溶·溅·泼”描绘了古代文人从研墨到最后泼墨作画的豪迈场景,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音乐创作的完美融合。
浸:文人墨客在创作前的准备,研墨、静息凝神墨汁在砚台中逐渐扩散。
染:这一段节奏开始流动,文人在书写中情感逐渐释放,墨汁开始在纸上晕染。
溶:通过大量的分解和弦展现了黑色与水的交融,旋律对应了运笔的轻重缓急,逐渐勾勒出字的意韵。
溅:随着创作的进行,激情与灵感开始进发,左右手的撮音仿佛墨滴飞溅。
泼:情感达到顶峰,展现了泼墨作画的豪迈场景最后作品完成,收笔落款。
每一部分的音乐特色都与书法创作的动作细节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