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东扶(1898——1970)男,汉族,中国著名古筝演奏家。乳名曹小钦,学名曹殿献。
中国四大古筝流派之河南筝奠基人,河南曹派大调曲子创始人。河南邓州市白落乡曹营村人。他出身于贫寒的曲艺世家。父亲曹怀清以唱大调曲子靠乞讨为生。幼小的曹东扶早尝人世辛酸。7岁进私塾读书,仅4岁便因年遇饥荒而辍学,随家人到县城谋生,时县城茶馆酒肆、书场唱曲子之风颇盛、他借沿街叫卖生意之机出入其中,听得流连忘返。他先后拜师蓝文炳、赵锡三、马书章、丘果和等老艺人,学习唱腔及扬琴,古董、三弦,又拜入称“琵琶神指”的马万寿学习琵琶。后曾随父亲到湖北省襄樊一带流动行艺,19岁时在亲朋的资助下,进邓县初级师范读书半年,受益匪浅。
1954年开始,他先后应邀到河南师范专科学校、郑州艺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任古筝、三弦、琵琶教师,使他接触到音乐界许多行家里手,他谦恭求教,博览群书,并打开门户之见,学习双手抓筝、进而兼容众长,创研出一套独特的弹奏技法。如缘于唱工的“咬字”技巧,创造出带有强劲音头的“摇指”;特为演奏低沉旋律而设计的“游指”;超出一般小二度,感情激昂的“大颤音”;悲哀欲绝、高难度的“小颤音”、左手“速滑音”;利用弦的余音而产生特殊效果,袅袅不绝的揉弹间奏等特技,大大加强了乐曲的表现力,加之他对古筝曲深切体会的细腻处理,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及浓郁的地方气息,形成了独特的曹派古筝艺术风格,成为中国古筝艺术四大流派中的河南筝的杰出代表和奠基人,在中国筝坛居有重要地位
曹先生积常年的生活经历和深厚的艺术功力,先后创作、改编的《闹元宵》、《变体孟姜女》、《刘海与胡秀英》等一大批古筝曲,一部分被灌制成唱片,广传海内外。其间曾参与了《河南大调曲子集》(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河南鼓子曲》(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传授编撰工作。与此同时,他还带出了一批卓有艺术造诣的学生,都成为国家及地方音乐学院、文艺团体的专家,教授和艺术骨干。其一子三女也成为享誉中外的古筝演奏家。
1964年返豫,为省歌舞团艺术顾问,并于次年担任省大调曲子培训班主讲。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遭受迫害。1970年初与妻子尹士瑞同被遣返老家邓县,同年因患骨癌,医治无效,于11月27日在郑州去世,时年72岁。
青年筝者,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专委会委员,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委员,白玉兰教师联盟会员,上海戏剧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高级教资,苒苑yaosis创始人。现师从中国杰出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伍洋教授。
自幼习筝,曾受王蔚、宋小璐、陈慧、潘妙兴等多位著名古筝演奏家悉心指导。2020年以全国古筝专业第一名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曾荣获2012年“敦煌杯”全国古筝比赛金奖,2013-2017年蝉联四届上海市学生艺术单项比赛金奖,2021年荣获中国音乐最高奖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上海赛区三等奖、第三届新加坡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古筝高级专业组银奖、“华夏杯”国际古筝比赛青年A组金奖,2022中国古筝艺术展演职业组特等奖等多项国家、国际权威奖项,并多次获得上海戏剧学院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曾多次登上贺绿汀音乐厅、上海文化广场、上海音乐厅、东方艺术中心、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等多地精彩演出,广受好评。在抗疫期间改编创作筝乐作品《坚信爱会赢》,并为抗疫一线人员子女开设了三个月的《音乐鉴赏与赏析》公益课程,被评为“上海市优秀青年抗疫志愿者”。受到澎湃新闻、闵行区政协、中国古筝网、上海戏剧学院官微等各大平台广泛报道,收获一众好评。2024年,她被推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国际文化榜样人物,并出版发表了2024甲辰龙年中国名人名家邮票。同年,在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成功举办百人百场未来大师计划——“琴瑟友之”严壬苒古筝独奏音乐会。
程子悦,上海音乐学院硕士,曾以重庆市艺术统考第一名考入上音音教系本科;后以专业第一名成绩攻读钢琴合作艺术专业硕士。师从唐哲教授。
曾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混声合唱团、上海莘之声合唱团、上海梧桐合唱团的艺术指导。
曾连续两年荣获上音雅马哈亚洲音乐奖学金比赛钢琴声乐全能一等奖; 并在首届舒密尔全国比赛、世界钢琴教师协会比赛、上海、东京、墨尔本、维也纳等诸多专业国际比赛中获奖。多次出演上海音乐厅“音乐午茶”系列音乐会等,现担任上音音乐剧系艺术辅导工作。
现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中国打击乐专业。2018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师从罗天琪教授,高华老师。2023 年由上音附中推免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中国打击乐专业,师从罗天琪教授。
获2021 年加拿大国际音乐大赛马林巴、世界民族打击乐组别二等奖。获2022年俄罗斯第十三届Savshinsky国际音乐比赛西洋打击乐二等奖、民族打击乐三等奖。获2024年第五届南洋国际音乐大赛组合打击乐高级专业11所音乐学院组别银奖。2019年同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吹打乐队赴北京录制中央电视台快乐琴童栏目。同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打击乐团参演2018年及2020年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校庆。同上海音乐学院打击乐团参演2022 年上海音乐学院新年音乐会《古风》。参演2023 年第七届IPEA国际打击乐节多媒体大型交响诗《司岗里的呼唤——本真与前卫的对话》参演2023 年上海音乐学院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建系20 周年“交融”音乐会。
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河南地方韵味的古筝名曲,由河南筝派重要代表人物曹东扶先生在1956年创作而成。乐曲采用多段结构,大量地吸收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河南民间音调,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庆祝元宵佳节时的热闹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