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福建省泉州市艺术学校《元宵十五》
华音网
泉州南音 《元宵十五》

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音乐,其唱法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1日,福建南音(泉州弦管)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泉州南音演奏演唱形式为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这与汉代“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歌表现形式一脉相承。其工尺谱记法自成体系,是古代音乐记写形制之遗存。横抱演奏的曲颈琵琶、十目九节的洞箫、二弦、三弦击拍板等,也都因袭古乐器遗制。南音曲目有器乐曲和声乐曲两千余首,蕴含了晋清商乐、唐大曲、法曲、燕乐和佛教音乐及宋元明以来的词曲音乐、戏曲音乐等内容。南音以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演唱,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音韵。演唱时讲究咬字吐词,归韵收音,南音曲调优美,节奏徐缓,古朴幽雅,委婉深情。

阅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