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海,祖籍河北沧州,1937年8月13日出生于上海,2020年4月11日逝世于北京。
我国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原副院长、国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4年,刘德海拜琵琶演奏家林石城为师,1957年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他在浦东派演奏技艺的基础上广采博纳,又向崇明派的曹安和、上海汪派的孙德裕和平湖派代表人物杨大钧等学习请教,采各家之长,兼收并蓄,大大发展了琵琶演奏的基本功,并具备了深厚的传统音乐修养。1960年,他首次演奏吕绍恩创作的《狼牙山五壮士》,在内容和技术技巧上,对传统乐曲有了较大突破,大大提高和丰富了琵琶的演奏技巧,对现代琵琶演奏艺术,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70年,刘德海任中央乐团琵琶独奏演员。1972年,他和吴祖强、王燕樵合作创作了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首开琵琶大型协奏曲之先河。
1975年,刘德海首次演出了经他改编后的《十面埋伏》,大获成功。从此人们就把《十面埋伏》和刘德海的名字连在了一起。他把这首乐曲带到了世界各地演奏,让世界人民都认识了琵琶,也让世界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1979年,由小泽征尔率领的波士顿交响乐团访华,刘德海与乐团合作演奏了《草原小姐妹》;1981年,黄贻钧在德国指挥柏林爱乐乐团连演三场音乐会,刘德海担任琵琶独奏,这是中国人首次与柏林爱乐合作,刘德海也成为与西方交响乐团合作的民族音乐第一人。
1983年起,刘德海任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副院长,培养了大批优秀青年琵琶演奏家。近年来,他不断探索琵琶指法的创新,积极开拓琵琶乐曲创作的新路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将《浏阳河》《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游击队歌》《马兰花开》等多首歌曲改编为琵琶独奏曲,使其雅俗共赏,又对《霸王卸甲》《陈隋》《浔阳月夜》等传统琵琶古曲进行了整理、改编。刘德海还创作了“人生篇”――《天鹅》《老童》等,“田园篇”――《故乡行》《一指禅》等,“宗教篇”――《滴水观音》《喜庆罗汉》等大量富有哲理性的琵琶乐曲,积极开拓了乐曲创作的新思路。
2019年,刘德海获选第八届华乐论坛暨“新绎杯”杰出民乐教育家,在颁奖现场他演奏了新作《听茶》。
刘德海曾对友人比喻:“我是民族音乐发展道路上的一个爬坡人,明知道它没有终点,我还会就这样一直爬下去,直到我的尽头,哪怕再多的苦涩和寂寞。”正是这种精神,使他不仅在琵琶演奏技艺发展和创新上成为划时代的人物,也使他创作的大量琵琶作品和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文章,影响了民族器乐相关专业的发展和几代民乐人。
中国青年琵琶演奏家。天津音乐学院琵琶教师,中央音乐学院硕士,师从于当代杰出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张强教授。中央音乐学院首届BOB拔尖创新人才。
张雅迪7岁开始学习琵琶,启蒙于周显顺老师,2004年起先后师从琵琶演奏家、教育家李光华教授和张强教授。2017年开始任教于天津音乐学院。近年来,曾多次参加海内外重大的器乐演奏比赛,并获佳绩:
「第十九届台北市民族器乐协奏曲大赛」第一名;
「首届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琵琶少年组第一名;
「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三届全国民族器乐大赛」少年组第二名;
「首届辽源国际琵琶大赛」青年专业组金奖;
「首届中日韩国际琵琶大赛」专业A青年1组金奖;
「第三届北京国际民族器乐大赛」小型室内乐组合金奖;
「首届无锡华乐室内乐大赛」职业A组一等奖;
「首届推新人全国民族器乐大赛」琵琶少年组金奖;
「楚汉杯全国琵琶大赛」少年组金奖;
「第四届金芦笙民族器乐大赛」专业青年弹拨组银奖;
「第二届敦煌杯全国琵琶大赛」专业青年组银奖。
张雅迪曾多次以独奏家和室内乐演奏家的身份出访世界各国,曾与台北市立国乐团、澳门中乐团、香港爱乐民乐团、上海民族乐团、天津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武汉爱乐乐团、广西交响乐团、哈尔滨交响乐团、天津民族乐团、湖南民族乐团、新疆民族乐团、台北簪缨国乐团、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等合作演出。近年来已在海内外多地成功举办多场个人独奏音乐会及讲座。曾首演的作品有:《晚秋》、《品》、《秋花曳影》、《萨拉凡舞曲》、《云水弦歌》、《Encore》等,并获业界一致好评。2015年出版个人音乐会专辑《晚秋》。2016年,与导师张强教授共同编著《快乐学习中国乐器》琵琶教材。
张雅迪曾多次受邀参与中央电视台的各类大型晚会以及CCTV音乐频道风华国乐栏目的录制,且受iartschool及弦上乐平台邀请参与琵琶教学视频的录制。此外,《小演奏家》、《音乐家》杂志,《中国艺术报》、《光明日报》、《中央音乐学院院报》、中国音乐网、华音网、新华网、央视网、爱奇艺、腾讯等各大网站对其进行过专访及音乐会报导。
《童年》出自刘德海的“人生篇”。刘德海先生此曲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童年画卷,曲中不仅流露出他对于童年的怀念与向往,更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笔者从乐曲的演奏与艺术特征两方面着手,剖析《童年》的创作理念与精神内涵,体悟刘德海先生笔下不一样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