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队
1988年10月北京音乐厅王勇笙独奏音乐会实况
著名作曲家,中国培养的第一位作曲博士,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教授,全国优秀教师。曾获得:国家交响乐作曲比赛最高奖、中宣部“五个一”奖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优秀教学团队学术带头人等多项教育奖。
他的音乐创作广泛涉猎中西各类音乐体裁,通过艺术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相融而形成了独立风格,很多作品被作为经典保留在音乐舞台上。作为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教授,已培养了本科、硕士和博士学生,其中多数已经成为新生代创作领域的代表性人物。此外,唐建平还在包括美国、香港、台湾等地的音乐期刊发表学术性论文、参加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很多音乐作品在国内外重要音乐活动中上演深受欢迎,并屡获国家级音乐作品比赛各类奖项。
主要代表作品有: 歌剧《拉贝日记》《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运之河》《青春之歌》《郑和》《鉴真东渡》等;舞剧《风中少林》;音乐剧《彩云飘过山冈》《情暖天山》;大型梵贝交响乐《神州和乐》、大型蒙古族交响音乐史诗《成吉思汗》;大型民族管弦乐交响诗剧《牛郎织女》《仰欧桑》;琵琶协奏曲《春秋》、交响协奏曲《圣火—2008》、打击乐协奏曲《仓才》;笛子协奏曲《飞歌》等,以及为吴宇森导演的电影《赤壁》创作的古琴音乐,为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记录片《故宫》创作的音乐等。

王勇,笙演奏家,一九八八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管乐研究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青年演奏家小组成员。
王勇自幼天资颖慧,悟性敏锐,十二岁时考入兰州军区空政文工团任独奏演员,先后师从笙界前辈艺术家阎海登,笙演奏家曹建国,芦笙演奏家东单甘等,不但掌握了全面扎实的演奏基本功,并具备了演奏传统音乐深厚的表现功底和诠释现代作品高度的演艺素养。多年的演奏艺术实践,使他形成了自己雄浑朴厚洒脱疏放的独特演奏风格。
王勇的演奏早在少年时就已在西北五省声名鹊起,崭露头角。八十年代末期至九十年代初,他更是在艺术上大显身手,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八七年,他随中央音乐学院江南丝竹小组参加海内外首届江南丝竹音乐比赛,荣获三项一等奖;八八年他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办个人笙独奏音乐会,引起音乐界、新闻界的强烈反响和高度称赞,被誉为“中国民族吹奏艺术”新格局的开拓性人物之一:一位不可多得的青年笙演奏家;一九九零年,赴泰国曼谷举办中国民族器乐个人演奏会;一九九六年,应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邀请,以杰出青年艺术家的身份举行中国民族器乐个人演奏会,整场音乐会从吹管乐器埙、箫、笙、巴乌到拉弦乐器高胡、二胡,从古典乐曲到现代作品,无不全方位地展示了他多方面的艺术表演才华。
乐曲具有浓郁的西南少数民族音调。引子及行板用芦笙特有的打音,在打击乐的陪衬下表现出西南山区山峦起伏的神韵。快板以苗族《芦笙舞曲》为音调展现了一幅苗族同胞载歌载舞的动人画面。
此曲作于1988年,同年由王勇于北京音乐厅首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