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扬琴独奏协奏曲《欢歌》王璐璐扬琴独奏
华音网
王璐璐 扬琴独奏协奏曲 《欢歌》
作曲家刘畅

刘畅,青年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教育学院特聘教师,北京体育大学艺术学院教师,中国戏曲学院外聘教师,辽宁师范大学教师。2004年以高中第一名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先后师从于中国著名作曲家杜咏及罗新民教授。在校期间,曾获宝钢奖学金,宋庆龄与古驰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以本科第一名的身份保送至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2013年赴丹麦任教,成为中国第一批赴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孔子学院作曲教师第一人。

刘畅创作的作品近年来在国内外三十多个作曲大赛中获奖并演出,接受百余首委约创作,其创作的作品由中央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北京民族院团,安徽民族乐团,新加坡华乐团,澳门中乐团,台湾小巨人乐团,吉林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国电影乐团等各大乐团与个人在国内外舞台频繁上演。

创作的主要作品有:钢琴独奏《戏影》(美国金钥匙国际作曲比赛金奖);民族管弦乐《酒歌》获2011年台湾TMC国际作曲大赛NCO佳作奖;吹打乐《依我磬声》获2013年中国金钟奖民乐组合银奖,作品获最佳演奏奖。古筝独奏《静水流深》(上海全国民乐独奏作品比赛金奖);交响乐《惊蛰》;民族室内乐《瓷咏》(新加坡国际华乐作曲比赛金奖);琵琶八重奏《面纱》(第三届敦煌奖最高奖特别奖);琵琶与吉他《七个瞬间的随想曲》(第三届敦煌奖金奖);为京胡、琵琶古筝与乐队而作的三重协奏曲《声如歌》;民族管弦乐《神秘的香料》(获2016年由文化部主办的青少年民族管弦乐作品征集展演优秀作品);民族管弦乐《乘风破浪》;阮协奏曲《斑斓》;第一琵琶协奏曲《花漾》;第二琵琶协奏曲《期待》;古筝协奏曲《忆梦》;笛子协奏曲《曼妙》;扬琴协奏曲《烟姿》;二胡协奏曲《近月》;唢呐与陕北说书人协奏曲《天坡》;唢呐协奏曲《城外勺花》;二胡与琵琶协奏曲《园影》;室内乐《七个瞬间的随想曲》《铮铮》《面纱》《赛里木之歌》《听雨》《破风》《花漾》《流年》《大漠》《宕泉》《芳华》《那拉提》等几十部作品。2015年6月,刘畅在中央音乐学院成功举办了个人首场专场作品音乐会,获得热烈好评。

演奏:王璐璐

青年扬琴扬琴员,中共党员。5岁跟随爷爷王贤鹏学习扬琴,2018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2022年攻读音乐表演硕士,现导师上海音乐学院成海华副教授(上海市江南丝竹非遗传承人)。曾担任2018级民乐系班长、系学生会主席、海尚音社团团支书及社长等一职。荣获上海音乐学院人民奖学金、上海音乐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上海音乐学院“三好学生”、上海音乐学院优秀毕业生称号。2022年首届西扬琴选拔展演中荣获“青年A组金奖”;2023年荣获扬琴圈扬琴独奏“研究生A组银奖”;2023年获浙江省第四届扬琴艺术节研究生A组独奏金奖、重奏《阳光大地》金奖、重奏《赞歌》银奖;2023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器乐展演“优秀乐种”组合。2024年申报江南丝竹昕悦组合入选”上海音乐学院音才助飞,成功举办三场专场音乐会。

伴奏:林佳园

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教师,现任民乐系钢琴艺术辅导。2020年以优异成绩获得上海音乐学院钢琴教学法方向硕士学位。期间分别跟随钢琴教育家王庆教授,以及著名作曲家林华教授学习钢琴演奏与即兴伴奏。在校期间曾受邀录制林华教授所著的《中外民歌钢琴曲集》、《巴赫钢琴曲集》等作品集。近几年活跃在各大高校和市级单位合唱团,所辅导的学生在国内各器乐大赛中屡获佳绩。曾担任“复旦大学学生合唱团”艺术辅导,2020年至今担任“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合唱团”钢琴艺术指导。

乐曲《欢歌》

扬琴协奏曲《欢歌》,创作于2023 年 1 0 月。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广西东兰县民歌《哥 划船漂游》。此歌流传于东兰县武篆,三石及巴马县西山等乡镇, 一般是男女对唱,也有独唱。 欢歌,欢:壮语释义:山歌。

作曲家在这首作品中运用了这首民歌,在保留传统旋律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的作曲技法与和声,并加入了多种音乐情绪及多样性元素表达,意图让听众感受到别具一格的“欢歌”。

阅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