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扬琴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及扬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扬琴协会副主席。
1975年就读于安徽省艺术学校,师从扬琴教育家杨荣耀、赵荫河,197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扬琴教育家桂习礼、张镇田,1981年、1985年破格免试为中国音乐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一直师从扬琴教育家项祖华,研究生期间随王沂甫教授学习东北风格扬琴演奏,随著名音乐理论家李西安进行理论研究。1987年毕业,成为我国第一位扬琴女硕士,撰写了硕士论文《建国以来扬琴音乐创作的发展与反思》,并留校任教。
曾在1982年全国民族器乐观摩比赛中获优秀表演奖(扬琴专组第一名)。先后在北京、匈牙利、瑞士、台湾、香港等地成功举办扬琴独奏音乐会。她的演奏专辑已由中国唱片社等多家唱片公司出版发行。乐曲《声声慢》、《竹林涌翠》、《觅》、《土家摆手舞曲》、《林冲夜奔》等,均是以她首演并广为流传。曾出访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演出和讲学。作为艺委会秘书长筹办及参加了文化部主办的200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八届世界扬琴大会”。作为艺术总监发起、组织了中国音乐学院主办的“2006北京国际扬琴音乐周”。作为策划人之一与中国音乐学院乐器博物馆筹建组、国乐系联合举办2014《中国扬琴艺术周》。
近年来出版了首部《中国扬琴乐器法》专著和《扬琴演奏教程精编》、《扬琴新韵 —— 作品专集》、《蝶梦飞竹—— 扬琴重奏、合奏曲集》、《儿童趣味扬琴入门》、《扬琴传统音乐作品精选》、《当代扬琴名家经典演绎 —— 扬琴传统音乐作品演奏专辑》、《扬琴考级辅导大全DVD》等教材。撰写发表了《现代扬琴音乐作品竹法探讨》、《扬琴制音类技法研究及运用》、《扬琴改革的新起点—— 蝶梦扬琴的研发》、《扬琴技法系统分类的构想与实践》、《扬琴改革的历史回顾与思考》等多篇论文。2004年,创建了“蝶梦飞竹”扬琴艺术团,作为中国首个专业扬琴艺术团,曾多次参加国内外的重要艺术活动,2008年“蝶梦飞竹”扬琴组合荣获第三届文华艺术院校奖小型民族乐器组合组铜奖,荣获2012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非传统乐器组合”优秀奖。主持北京市教委特色资源库项目“中国民族器乐经典曲目集萃 —— 扬琴篇”。2006年设计研发了新一代扬琴产品—— 蝶梦扬琴,并获得多项国家专利。
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现任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音乐研究中心副主任;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兼职教授。紫禁城室内乐团成员。
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蒋青教授并得到蒋风之先生亲传。1982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师从刘明源教授,198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至今。
张尊连在音乐舞台上的热情和教学讲坛上的严谨,表现出了他全面的艺术追求,其精准的把握传统音乐的风骨和创造性的演绎现代作品的个性,彰显了他醇厚而富有张力的演奏风格。多年来应邀出访了数十个国家及地区,参加了许多世界知名音乐节。在北京、济南、香港、台湾、青岛、日照、成都、兰州、深圳、桂林等地成功举办了多场个人和师生音乐会。在各大音乐学院及艺术类院校进行多次讲学活动。
在多年的教学中,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二胡演奏人才,在“金钟奖”、“文华艺术院校奖”、“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奖赛”等国内外重大赛事中获奖。
出版发行了《孔雀胆赋》、《二胡名曲伴奏》CD专辑和《汉宫秋月》VCD专辑,以及多张《张尊连师生音乐会》DVD专辑。出版专著《二胡名曲教学》、《重释与再演——二胡名曲教学》、《弦歌不辍——二胡名曲教学》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这是一首比较古老的民间乐曲,据说是明朝魏良辅所创昆曲《花赋》中的一首笛曲。本世纪初,由常州童伯章整理为丝竹乐曲,在江苏南部流传,亦为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全曲旋律富歌唱性,曲调优美、明朗、节奏活泼、生动、充满饱满精神和愉快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