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曲家,作曲博士。
王丹红的音乐创作以其丰富的音乐情感、优美的旋律、恢宏大气的曲风而深受欢迎。近年来,她接受许多乐团的邀请,委约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其创作涉猎民乐、交响乐、舞蹈、影视等各类音乐体裁。
随着她的成名作民族管弦乐《云山雁邈》问世,先后又有《弦上秧歌》、扬琴协奏曲《狂想曲》、古筝协奏曲《如是》、室内乐作品《动感弹拨》、《翡翠》等作品成为了当今民乐创作最具影响力的经典之作;受国家交响乐团委约先后完成了交响合唱《魂系山河之硝烟如虹》、《中国梦随想》、舞剧《1935之舞》、歌舞剧《云上太阳》、电影《柳如是》等音乐的创作,显示了她驾驭各种体裁的创作功力。室内乐作品《梅边四梦》由紫禁城室内乐团委约并在波兰“华沙之秋”国际音乐节、“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萨尔茨堡”艺术节等重要国际音乐节上演出并获得了高度赞誉。大量优秀作品的问世,为她赢得了众多音乐奖项,其中包括:“文华奖”、华乐论坛青年作曲家民族管弦乐作品金奖、CCTV全国器乐大赛唯一最佳原创作品奖等。
2014年,她在国家大剧院成功举办了“弦上狂想——青年作曲家王丹红作品音乐会”。2016年在台湾、北京成功举办了“王丹红协奏曲作品音乐会”。同年,民族清唱剧《大地悲歌》在国家大剧院首演。2017年,民族管弦乐组曲《山西印象》《永远的山丹丹》相继在国家大剧院演出,获得好评。2019年,民族管弦乐音乐会《高粱红了》获得该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民族管弦乐组曲《永远的山丹丹》入选“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
主要民乐作品主要有:民族管弦乐《云山雁邈》《弦上秧歌》《太阳颂》、扬琴协奏曲《狂想曲》、古筝协奏曲《如是》、二胡协奏曲《阿曼尼莎》(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委约作品)、二胡作品《百年随想》《我的祖国》《弦意岭南》、琵琶作品《云想·花想》、箜篌作品《伎乐天》、室内乐作品《翡翠》、《动感弹拨》、《梅边四梦》、《飞旋的艾特莱斯》、《梦入江南》、《邂逅》等。
宋珊瑚,扬琴演奏家,国家二级演奏员,文化部“文华奖”获得者。浙江省“新松计划”人才、浙江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浙江省扬琴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杭州市西湖区音乐家协会副会长、现任职于浙江省歌舞剧院,是浙江歌舞剧院“彩蝶女子乐团”团长。宋珊瑚的扬琴演奏融合了南方的灵秀柔美及北方的大气磅礴,形成了独有的风格,其丰富的舞台表现力和超强的个人技巧更增添了她的魅力。多年来,宋珊瑚多次受邀参加浙江省文化系统为国家领导人及国际政要举行的汇报演出;曾在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等国家最高规格音乐殿堂举行专场演出;多次参与省文化厅组织的各类下乡慰问“送温暖演出”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多次参与由文化部组织的和省政府组织的国外巡回访问演出,足迹遍布全球几十个国家。她多次代表浙江歌舞剧院为中央电视台《风华国乐》等音乐栏目录制演奏节目,接受多家电视及网络媒体、报社、杂志的采访, 并成功出版发行了个人演奏专辑:《阳光丫丫—扬琴独奏专辑》。
近年来,宋珊瑚举办个人扬琴专场独奏音乐会十余场,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各界专家的认可。
主要经历:
2005年获得中国国家文化部“文华奖”金奖。2006年获得“上海市优秀学生奖”荣誉称号。
2007年5月,在浙江省“香溢杯”民族器乐比赛斩获“两金一银”的佳绩。
2007年8月 成功举办“激情飞扬”宋珊瑚个人专场音乐会和浙江交响乐团和浙江民族乐团合作。
2008年11月,在浙江省第七届音乐舞蹈节上,获得两个一等奖,并获得了评委打分的全场最高总分。
2010年在香港地区参加“国际江南丝竹”比赛荣获金奖。
2012年和2013年连续两届在“全国江南丝竹”比赛中荣获金奖。
2017年3月在杭州大剧院成功举办宋珊瑚扬琴专场音乐会。
2017年5月在浙江省政府小剧场成功举办宋珊瑚扬琴专场音乐会。
2017年11月成功举办“庆祝浙江歌舞剧院建院60周年——宋珊瑚扬琴专场音乐会”。
2018年9月宋珊瑚扬琴专场四大风格音乐会。
2019年5月和交通广播电台合作成功举办“美乐音乐会—宋珊瑚扬琴专场”。
近年来,宋珊瑚还走进各大中小大学,努力传播和发展民族音乐以及文化。并且,宋珊瑚培养的学生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学生们经常在各大比赛中荣获各种奖项,其中很多学生考上了全国各大专业音乐院校。
李可威
澳门中乐团扬琴首席,中央音乐学院硕士,全国政府奖第五届文华奖金奖获奖者。
2004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2009年保送至大学本科。2014年继续研究生学习,师从黄河教授。曾在中国丝绸之路艺术节、中央音乐学院弹拨音乐节、中国扬琴艺术节等重要场次中担任独奏、协奏演出并获一致好评。多次受邀作为独奏及主奏演员出访美国、德国、西班牙、安道尔、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举办多场个人独奏音乐会及讲座。汲取当代民族音乐之精华,融合古典与现代之内涵,其演奏独具一格。
曾出版个人专辑《恰空》,录制《中央音乐学院扬琴考级曲目教学示范教程DVD》,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数首作品及影视音乐。 与黄河教授共同改编曲目《恰空》。2021年与星海音乐学院秦键老师共同作曲扬琴作品《离愁》。
曾获
第一届全国民族器乐大赛(文华奖)少年组银奖,
中央音乐学院”天天杯”优秀奖(最高奖),
首届CCTV民族器乐大赛青年弹拨组优秀奖,
纽约国际民族器乐大赛金奖,
新加坡国际器乐大赛金奖,
第二届全国扬琴艺术节邀请赛青年专业组第一名,
第五届全国民族器乐大赛(文华奖)金奖,
第三届全国扬琴艺术节邀请赛研究生专业组第一名等。
著名青年扬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理事,曾先后受中国广播民乐团、北京民族乐团、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团、等国家级院团特邀演奏家,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华大奖第一名,现就职于北京市朝阳区学生活动管理中心,担任北京市朝阳区朝花民乐总团团长、艺术总监,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民乐学校校长。
自幼随鹏程万里学习扬琴。2000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附中随高增培教授学琴。2006年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随许学东教授继续深造。2016年考取中央音乐学院在职硕士研究生,随黄河教授深造扬琴表演艺术及创作理论。
《狂想曲》是作曲家王丹红女士2011年创作的扬琴协奏曲。作品融合了流行、爵士、古典等音乐风格,运用了极具“扬琴化”的音乐语言,展现了扬琴这件乐器的个性与魅力。乐曲动感多变、激情洋溢,在音乐的世界中绚烂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