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焦点
二胡:张咏音、刘宇
板胡:汪淼
扬琴:徐艺芳
琵琶:陈哲
三弦:陈京京
钢琴:杨梦漪
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唢呐专业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艺术实践教研室副主任;上海音乐学院在读唢呐专业博士研究生;上海音乐学院首位唢呐专业公费文学硕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唢呐专业委员会理事;浙江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唢呐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刘英教授。
创作唢呐曲《青竹丹枫》、《星火燎原》、《舞影》等,其中乐曲《青竹丹枫》荣获2019年浙江省民族器乐优秀创作作品奖;首演多媒体音乐京剧剧场《白娘子-爱情四季》、《三个太阳一个影》、《相声》、《唢呐爵士风》等;曾在上海音乐学院管乐专场音乐会、“国乐飘香”浙江音乐学院国乐团专场系列音乐会、浙江音乐学院国乐艺术节开幕式、浙江省庆祝建党百年民族器乐专场音乐会等重大演出中担任唢呐独奏;曾作为独奏演员出访新西兰、捷克、奥地利、挪威、美国、匈牙利、塞尔维亚等国传播中国唢呐艺术。
成功举办多场唢呐独奏专场音乐会及师生音乐会,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厅级科研项目,出版发行多张个人唢呐演奏专辑;曾发表多篇专业学术论文于《音乐创作》、《艺术研究》等艺术类核心期刊。2009年获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演奏奖;2013年获上海市文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2017年指导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玖铃吹打乐团获第六届中国音乐文华奖最高奖;2019年获浙江省民族器乐创作大赛优秀演奏奖。
张咏音出身于音乐世家,自幼随父学习二胡演奏,先后得到吕国峰、陈幼曾、刘尊海、陈洁、宋国生、刘长福、闵惠芬、王国潼、朱昌耀、周维、邓建栋等名家名师的悉心指教,多年来她还研习了京胡、板胡、高胡、中胡、坠胡、擂琴、扬剧主胡等多种民族拉弦乐器。她曾获得首届“敦煌杯”全国民族器乐大赛二胡专业组金奖,“2009年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铜奖,第十、十一届浙江省音乐舞蹈节金奖,“2017年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金奖等。作为青年二胡演奏家,她还先后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二胡表演艺术人才培养项目、中国音协全国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等。
近年来她以独奏家身份活跃于音乐舞台,曾受邀在中国弓弦艺术节、国家大剧院系列演出季、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艺术节、澳大利亚中华文化节、WMD世界音乐节、天津歌舞剧院“名家名曲”系列演出季、杭州G20峰会、国家艺术基金大型项目《清明上河图》《钱塘江音画》《越地长歌》《大河之北》《团结就是力量》《雄安》等重大艺术活动中演出。她曾与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天津民族乐团、浙江民族乐团、湖南民族乐团、山东民族乐团、成都民族乐团、河北民族乐团、河南民族乐团、新疆民族乐团以及王甫建、汤沐海、张列、洪侠、彭家鹏、马海龙、拓鹏、张伟、马帅等知名指挥家成功合作,曾出访日本、瑞典、法国、意大利、美国等进行文化交流与演出。
在钻研胡琴演奏的同时,张咏音也在为二胡艺术的研究、发展和推广做出努力。2019年由她委约著名作曲家王云飞创作并首演的大型二胡协奏曲《铸梦》获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随后该作品还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0—2021年度“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2021年张咏音与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合作完成全曲录制并于上海音乐出版社发行同名个人演奏专辑。她还发表有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发行有《无伴奏二胡套曲-如来梦》《乐典演奏家专辑系列:二胡-张咏音》等独奏专辑。
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二胡教师,CCTV中国器乐电视大赛冠军。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前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获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职业成年拉弦乐组冠军;第九届、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铜奖、优秀奖;第三十二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二胡邀请赛银奖﹑传统曲目最佳演奏奖等。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器乐表演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十四五”教学改革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等。出版唱片《长夜——刘宇二胡独奏音乐会专辑》。在《中国音乐》等全国音乐类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作为独奏家,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与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出访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印度、新加坡等国家交流访问。
浙江音乐学院板胡、二胡专业教师,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自幼师从沈阳音乐学院赵夺良教授学习胡琴演奏,后随王国潼教授进修二胡演奏。现为中国音乐学院板胡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师从博士生导师沈诚教授、理论导师赵塔里木教授。
曾获国际第二届中国器乐大赛板胡专业青年组金奖;第四届“文华艺术院校奖”拉弦乐器组青年组鼓励奖;“华乐之韵”第三届国际二胡大赛拉弦组金奖;全国胡琴小型作品展演中“最佳作品演奏奖”:第四届东北三省民族器乐邀请赛青年组金奖;浙江省“新松计划”青年演奏员大赛民族乐器拉弦 A组一等奖等。
旅欧低音提琴和室内乐演奏家,现就职于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担任低音提琴与室内乐教师。法国Mardi grave低音提琴协会理事,法国那博纳音乐学院客聘教师,曾就职于法国柏辽兹大剧院交响乐团,图卢兹MUSICA交响乐团,法国佩皮尼昂地中海交响乐团等。曾就读于于法国佩皮尼昂国立音乐学院,里昂国立音乐学院、荷兰皇家音乐学院(独奏家文凭)。著名报社《INDEPENDENT》报道,被称做“令人难忘的低音”。在世界各地举办多场独奏重奏音乐会,受邀参加众多大型音乐节及乐团音乐季,如意大利LUCCA国际低音提琴艺术节,法国圣·西让国际低音提琴艺术节,法国比亚里兹低音提琴艺术节、法国里昂室内乐节等。演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音乐厅,巴黎歌剧院、里昂歌剧院、图卢兹大剧院、莱比锡歌剧院、斯美塔纳音乐厅、国家大剧院等。工作后参与演出一系列重要演出,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音乐会,国家大剧院专场音乐会,中东欧16+1专场音乐会,世界教育大会开幕式音乐会等。并参与多项国家艺术基金,省市级科研项目。
曾以专业、文化双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曾获得“2012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扬琴第一名、“国际第二届中国器乐大赛”金奖、“金芦笙”银奖、“文华杯”铜奖等多项国内重要赛事大奖,并多次参加国内大型晚会和音乐节目录制,如“湖南卫视2012跨年演唱会”、“江苏卫视全能星战”、“CCTV风华国乐”等栏目。
入职浙江音乐学院后,获得2015“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奖、2017“江南丝竹海内外邀请赛”金奖、“2020新松计划-浙江省演奏员大赛”金奖等重要奖项;代表浙江省政府、浙江音乐学院出访了美国、挪威、捷克、匈牙利、塞尔维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参演了上百场不同类型的音乐会,并多次受邀在全国各类扬琴艺术节、弹拨乐艺术节中进行独奏演出和讲座;首演了扬琴与乐队《山鸣涧》、《潮赋》、扬琴协奏曲《浙调》、《探》(钢琴协奏)等作品,创作了扬琴重奏曲《侠之乐》等,受邀为二胡曲《悦情对鸟》等新作品编配扬琴伴奏;出版了《碰撞·交融》、《浙调》、《寻古溯源》多张个人演奏专辑,并获得多项院级理论项目、出版项目和创作-表演项目资助,撰写、发表了《"独具匠心理乐法 推陈出新创艺华“-评李玲玲著〈中国扬琴乐器法〉》、《新疆琴声扬神州-记中国著名扬琴艺术家吴军》、 《扬琴制音器教学初探》、《论扬琴制音器的运用》等论文。2016年创建了“竹露清音”扬琴乐团,并指导获得“第四届中国扬琴网/扬琴圈全国扬琴展演活动”专业重奏组金奖;指导学生在“白玉兰国际音乐节”、“南洋国际音乐节”、”浙江扬琴艺术节“等赛事中获得多项专业组金奖。
浙江音乐学院青年琵琶教师,艺术学博士。瀛洲古调崇明派琵琶艺术研究学会会员。自幼随邵秀崇教授学习琵琶。2002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2008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2012年被推荐为免试研究生,2017年攻读博士学位。先后师从董楠教授、李佳副教授、刘德海教授以及理论导师乔建中教授。2024年进入浙音国乐系任教。
曾获“敦煌杯”全国琵琶比赛职业A组银奖等奖项。迄今已成功举办多场个人独奏音乐会参与琵琶教材《刘德海琵琶练习曲》《刘德海琵琶作品全集》编辑校订工作。曾在《音乐创作》《乐器》等全国音乐类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青年三弦演奏家,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教师,中国首位三弦演奏专业博士研究生,现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师从当代著名三弦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赵承伟教授。获2017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最高奖(三弦专业唯一获奖);2017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职业组一等奖;新加坡国际音乐比赛三弦专业青年组金奖;国际第三届中国器乐赛专业三弦青年组金奖等多个奖项。曾受邀参加全国三弦艺术研讨会、北京传统艺术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等多项学术交流活动并在其中担任独奏。首演多部三弦作品包括:三弦与弦乐四重奏《碁》、协奏曲《双档—说书人》等。成功举办《京梦弦韵——陈京京三弦独奏音乐会》《鼗韵弦音——三弦音乐会》等多场专场音乐会。
室内乐作品《江湖传奇》——是作曲家冯石根据唢呐演奏家焦点老师的委约创作,以两把二胡、一把板胡、一台扬琴、一把三弦、一把琵琶、一根唢呐、一架钢琴为编制,全新创作的大型民族室内乐作品。作品深入挖掘以上这些民族乐器的特性,使得每一把民族乐器可以有自己展示的空间,同时又可以和别的伙伴们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该作品首演于浙江音乐学院新时代中国民族音乐高质量发展暨创作表演教学系列活动——“初心”国乐系博士教师专场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