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策划:李景侠
联合主办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
承 办
上海音乐家协会琵琶专业委员会
项目监制:张铁
特邀平湖派琵琶艺术传人
张鸣博士 授课
导师团队:
汤晓风、吴爽、张亮、张凌
金叶、赵瑾、徐榕野、韩妍
(按照姓氏笔画排序)
统筹:庄雅文
撰文:李景侠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琵琶艺术家。
琵琶艺术是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和载体。作为一个关联多方面的一个学科,琵琶艺术所涉及到的传统、传派与传承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流传数百年的琵琶传统作品是承载着历史厚度和巨大空间跨度的鲜活样态。意味着我们共同的过去,共同的文化记忆,共同的精神世界、共同的审美心理构成,共同被影响的今天,是前辈对我们、我们对后辈最自然、最亲切、最有温度的托付。
就中国琵琶艺术而言,近百年的专业教学实践,我们的前辈老师们解决了琵琶艺术作为一个学科的整体生存问题,随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快速更迭,我们面临的是关联琵琶艺术发展全局的生态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传统传派作品在当代专业化教学环境中如何传承。
1927年,近代中国专业音乐教育源起上海。平湖派琵琶大家朱英先生进入当时的上海国立音乐院授课,成为中国琵琶专业教育发端的一个重要时间刻度。由于朱英先生独特的师承背景,平湖派及其历史文化关联就成为构建琵琶演奏专业教育的学科基础。继朱英先生之后,卫仲乐(汪派)、叶绪然(浦东派)、殷荣珠(崇明派)等传派艺术大家都先后在上音任教,并通过教学在更多的区域完成了传派经典作品的代际传承。近百年来国内琵琶专业的教学传承活动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每一次进步,都可以找到来自源头和传统的深层次文化影响和精神推动力。
琵琶传派作品是中国音乐文化的瑰宝。其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要求我们每一代人都必须以审慎、敬畏的态度对待它们。
毫无疑问,专业院校已经成为中国琵琶艺术教育与传承的主体。这意味着从这些学校走出的毕业生们将承担中国琵琶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重任。他们对传统传派艺术的认同和认知就是关乎学科未来一个关键环节。
传统琵琶作品的谱式具有约略性的特征,不同的演奏者在二度创作过程中的诠释差异很难在谱面上记载,许多重要传派艺术风格及其相关的技巧都是在具体面对面教学传承中才能实现的。
2019年10月《致敬中国琵琶艺术传统系列》正式启动,并组成导师团队。在上海音协琵琶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上海大学音乐学院、浙江省职业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平湖派琵琶艺术传承实践正式启动,聘请平湖派张鸣先生为授课导师。
作为朱英先生的再传弟子,张鸣老师早年师从杨少彝先生,深得其真传。他在平湖派深耕多年,演奏及理论都有扎实的积累。他本人的博士学位是非音乐专业,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为传派艺术与专业院校学生的对接打开了一扇独特的大门,让我们在民间和院校之间发现另一种传承的可能。
在两年的传承教学活动中,《致敬中国琵琶艺术传统》系列1先后共计102人参加。
教学传承活动分别以集体课、个别课、小组课的方式进行。学生包括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理论课的授课内容以通识为主,传授平湖派历史渊源及背景、师承谱系、风格特征、文化关联等。
曲目的传承以杨少彝先生1963年授课版本为教材,传授内容包括《普庵咒》《郁轮袍》《阳春古曲》《青莲乐府》《淮阴平楚》《平沙落雁》《塞上曲》《浔阳琵琶》《月儿高》《满将军令》《小霓裳》共11首作品。传承活动中我们保存了全过程完整的声像资料,客观地记录了课堂、课后、排练、音乐会的实际情况。授课学生的笔记,教师的点评等,为整个实践活动提供了视频、学习感悟、及思考。这样一份完整的档案,全方位真实展示了琵琶传派艺术在当代专业教学环境下的第一次探索实践。参与面广,受益学生众多,在如何承续琵琶艺术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提出了我们的思路,我们的方案,展示了整个导师团队的文化责任与担当。
我们的预期目标:
1、接续传统,探寻当下专业教学环境下琵琶传派艺术的传承方式,为此后其他传派的学习提供路径选择和参照。
2、为当下琵琶传派艺术的传播形态,传播空间拓展更多的可能性。
3、完善琵琶传统传派曲目教学进入专业教学大纲设置,并为在教学中落地提供解决方案。
4、建立完整的学习档案,不断改进,为第二期琵琶传派艺术的传承实践做好必要的准备。
我们的想法是以脚踏实地的努力,以做实事的心态,重拾文化
记忆,引导青年一代关注琵琶艺术传统,丰富对传派音乐及其文化附加值的认知,重建并拓宽传派艺术在专业院校传承的通道。我们期待学过传统传派的学生进入社会,能够成为一颗颗带有独特文化基因的种子,经过时间的磨砺,终有一日我们会看到大野芳菲,华冠参天。
传派艺术只有在一个活性生存环境中,才能保存味道与地道。在专业教学中日渐式微的传派艺术如同水库里的水,如果没有民间源头活水的流入,就无法发挥其重要的生态功能。
在这次传承实践活动中,我们的主张以传派音乐独特的表现风格
及特殊技法为本、为美、为主、为重。演奏中强调古音、古韵、古意。反复习之,把握味道、地道、门道。
器乐艺术都是在人类的精神活动的需求中成熟发展的。器乐艺术
改变了生活,让生活变得美而雅。在现存琵琶文献中,传派艺术历经时间的磨砺,其经典性已成为历代演奏大家推崇的文化分量厚重、美学形态丰富、情感认同自然、资源价值高的内容。它所呈现的是一种温暖的有文化意义的心灵图景,更应当回归生机勃勃的,有声的、有意味的生活。作为中国琵琶音乐表达方式的基础,传派音乐是母语,是我们专业语言美而雅的核心,是善中之善,美中之美,重中之重!传派艺术已经穿越数百年的中国人文历史,我们有责任首先把它们尽可能完整的、安全的、郑重的交给后辈。
经典的琵琶传派作品有非常高的文化附加值,经过代际传承才能充分实现。有些方面比如典籍文献、乐器、音响、乐谱、故居等固化的传统载体,利用现代文物保护发展的条例措施可以得到延续,但随人而变,因人而异的演奏艺术,只能在有声的传承中流变,在传承中保持生机。
传统序差格局变迁的速度,让所有与传统文化关联密切的专业都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挑战。音乐专业教学现场都发生在城市,如何在都市时尚的语境下保存传统经典的自然表达空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历史使命、历史责任与历史担当。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文化实践场景变幻复杂,我们今天的努力终将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刻度。在此意义上,学习传承琵琶传派艺术不仅仅是回望过去,更是在历史的表情中看到明天。
就情怀而言,琵琶传派艺术是先辈对我们的一种托付,它不但有文化的重量,还有情感的温度。一代代前辈们不计名利地耕耘才使得今天的我们魂有所依、心有所靠。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研习传派,不仅仅是向前辈琵琶艺术家们致敬,也是一个静心审视琵琶艺术现有生态和发展路径的新契机。如何有效地凝聚起群体的力量,多向度推动琵琶艺术向前、向上、向美、向深发展,形成内生力,是当代琵琶艺术家群体的必答题。
琵琶传派艺术释放的文化能量恒久深远。在我们和前辈艺术家之间永远有一条精神脉络深切相连。大千世界中的琵琶只是一个微小的存在,但这个微小的存在中蕴涵着一个美妙的文化大世界。这次研习平湖派的尝试让我们从多维的视角接近传统,我们期待时间能够客观论证这次实践的意义和影响。
1961年,平湖派大家杨少彝先生曾在上海演奏过《月儿高》,上海舞台绝响整整一个甲子。60年匆匆一瞬!2021年,在我们的传承实践音乐会系列1中,平湖派《月儿高》由张鸣先生带回舞台。
星汉浩渺,皓魄当空,在导师团队的引领下,五所院校的琵琶专业师生们以虔诚敬畏之心参加走上舞台,景仰先辈,在平湖派琵琶经典作品中感知重托,承续文化精妙,共同致敬中国琵琶艺术传统。
敬请大家走进我们的音乐会,感知当代人与先贤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向中国琵琶艺术传统致敬!
上海音乐学院李景侠
2019年11月30日
音乐会现场合影
前排左起至右:吴爽、韩妍、赵瑾、金叶、汤晓风、李景侠、张鸣、张铁、张亮、徐榕野、庄雅文、张凌
张鸣 博士
平湖派琵琶艺术传人
我十分荣幸地受李景侠教授之邀,参与上海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家协会琵琶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琵琶传派艺术研习系列活动”。
在近两年的研习活动中,我一方面尽自己所能,根据少年、青年时期师从杨少彝、樊伯炎先生等前辈学习《李氏谱》暨平湖派琵琶艺术经典曲目的记忆,为沪杭两地多所专业院校师生们研习这些曲目提供一些辅导;一方面深切感知琵琶艺术专业的长足发展,努力克服缺乏长期和系统的技能训练和演奏实践对呈现经典作品原貌所带来的障碍,思考琵琶传派艺术研习的现实与深远意义,对《李氏谱》暨经典作品蕴含的音乐与文化价值再认识。通过这种交互学习,我获益良多,进而更深切地体会到李景侠教授设计和推进这一系列活动的深意。
我国琵琶艺术有着漫长的演进史,但即使在从农耕文明即将迈入工商文明的19世纪末,琵琶仍为“律中小道”(李芳园之父李其钰语),能够体现农耕文明历史积淀的琵琶艺术典籍(以琵琶谱为代表)并不多,而正式刊印、考据无疑、影响深远的当属《华氏谱》和《李氏谱》,前者是文人音乐家在学习过程中收集选录的曲谱汇编,以工尺谱记谱、编创指法符号为特征,后者则是文人音乐家按照一定的题材、整体构想、体裁曲式和审美旨趣,通过对已有作品定型赋魂、对特定题材编创新作而形成的、成熟的音乐文化典籍(以十三大套琵琶曲为主体)。
本次研习活动使用杨少彝先生1961年率学生系统整理、1963年油印面世的四卷文献本《琵琶教材》中的第三卷简谱本,计划分第三个阶段,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十三大套琵琶曲的研习任务,但受新冠疫情影响,止于第二阶段。本次音乐会既是对以往研习成果的检阅,也是接续研习的起点。
在持续近两年的研习活动中,我对于《李氏谱》暨平湖派琵琶艺术的价值和传承有了一些新的体悟:
一是《华氏谱》和《李氏谱》共同构成我国琵琶艺术、民族音乐乃至中华文化范畴内的、真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人音乐家的“自为”(相对于“自在”)和经典作品的文化性(相对于自然性与民间性以及现代音乐的专业性)是这一文化遗产的核心特征,故应当倍加珍惜;
二是应当以文化学习与传承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这份文化遗产,而不是持功利性、工具性的态度和方式,朱荇青、杨少彝先生等先贤是典范;
三是当代琵琶艺术兼有音乐、教育、演艺等多种功能,适应和满足着大众多样化的音乐生活需求,而以李芳园为代表的数代文人音乐家和以《李氏谱》为代表的经典作品则秉持琵琶艺术发展的教育取向,即恢复、弘扬儒家“六艺”中的乐艺教育传统,这是其超越民族器乐门类、民族音乐专业和一般意义上的音乐领域的价值所在;
四是我们应当像研读《诗经》和《论语》那样研习《华氏谱》和《李氏谱》,努力保留它们所记载的、可以再现的音乐信息原貌,弄清它们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正确理解其与琵琶艺术后续发展直至建国后数个黄金时期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或许就是李景侠教授反复强调要“原汁原味”和使用“原始版本”的道理。
我愿和大家共同挖掘《李氏谱》暨平湖派琵琶艺术这一富矿,使之能够为琵琶艺术的持续发展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
张 鸣
2021.10.26
在新媒体时代下,华音重新发挥网站整合功能,以演奏家、活动、乐器或机构为维度聚合“碎片化”民乐信息,提供演奏家更为全面的动态、演奏音频视频和学术文章等内容。且页面布局可根据不同音乐家提供的内容进行个性化调整,页面内的任何内容均可“零门槛”在线观看。
华音网站 以传播中国民族音乐为己任!
Copyright @1999-2021 www.hua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